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工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第4期   作者:韦燕丽
[导读]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各方面需求以及资源的使用量方面较大。

        韦燕丽
        横县马岭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林业站)  广西 南宁市横县530300
        【摘要】: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各方面需求以及资源的使用量方面较大。按照我国现在的森林资源覆盖率来看,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提高而带来的改变,而且森林生态环境也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找到森林与环境的平衡点,从而制定相关森林资源培育以及保护工作措施,各地区林业工作人员应该重视起环境的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森林资源的情况,基于此,给出了相应的培育以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
1引言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较多且较为复杂,生态环境一度恶化,相关环境部门也积极采取了较多方式,例如退耕还林、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倡低碳节能等。森林资源是以木本植物和高大乔木为主的生物群落,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森林系统的发展平衡可以对地球的居住环境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比如减少雾霾、风沙等恶劣天气的发生,也有着净化空气、改善地球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做好相应工作的策划,提高其重视程度。
2加强我国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的意义
        (1)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森林对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其具有储蓄水分、防风固沙、稳定环境湿度以及减少恶劣环境发生等多项功能。森林可对温度进行调控,能够使土壤湿度以及空气温度保持在较为稳定的区间,大大减少温度的升高,以及土壤水分以及空气水分的蒸发,从而大大减少森林灾害的发生率。由此可知森林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绿化以及森林资源培育工作的重视,保证其森林生态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使森林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其对空气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大大减少空气污染。并且森林一直充当的是大自然的吸尘器,有杀菌、减少噪音以及净化空气等功能。并且森林中蕴含的资源为人们提供着更好的生活质量,也促使研究者对森林资源的探索。除此之外,森林也作为较好的观光地点,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森林的保护,重视起该项工作。
        (3)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工作,满足其社会资源的需求。森林具有大量的财富,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较多资源,不仅有树木,还可以从树木中提取相应的工业原料,与此同时,森林中还有大量的动植物,对于药材的提供也具有巨大的贡献。要想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力度,在未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的各方面需求。
3 森林与环境的关系
3.1 森林与水分
        森林也被人们誉为巨大的天然储水池。当该地区降雨量较多时,森林可以帮助人们储备较多的水分,可以帮助农民在旱季中解决缺少水源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旱季来临时,通过蒸腾储备水释放到空气中,可对该地区的空气温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
3.2 森林与温度
        在天气较为炎热的环境下,树木可通过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各生物进行保护。通过吸收大量的热量,保证其林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在低温情况下也可减少寒风的进入,保证林内的温度。森林可保证林内温度与林外温度相对平衡,相差的区间也保持在5度左右。
3.3 森林与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对其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保证森林的生态平衡以及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其土壤内部的平衡。与此同时,植被的破坏也将直接影响到土壤的内部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例如常见的土壤沙化。
3.4 森林与大气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制造出较多的有毒气体,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如工业产生的一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大大影响空气质量。而森林的存在就可以吸收这些有害气体,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人体必需的氧气,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
4 做好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做好成熟林管理工作
        树木生长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自身的特质都会影响到周边树木的生长条件。若两者不合,将会导致不适应的植物死亡。面对该情况,森林工作者需要对死亡的植物进行及时的清理,从而保证整个林区的环境不被相关病毒所侵害。

在前期造林工作时,需要加强森林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树木的选取栽种,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实现树木的存活率达标,反之,将做无效功且无法形成森林。森林的保护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林地以及新造未成林。新造未成林,指的是树苗刚刚栽种,还有大面积的裸地,在这种情况下,极易生长较多的杂草,也会吸引一些小动物树苗进行破坏,这样一来,大大影响到树苗的存活率,所以在该阶段需要对林地进行保护工作,封闭该区域防止动物的破坏。但与此同时,也需重视起防火工作,因为火灾对于森林的破坏力度是非常大的,极有可能会变成一片废墟,因此需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把控力度。
4.2 依法治林,加强采伐源头管理
4.2.1 限额采伐,加大采伐源头管理力度
        现阶段森林资源并不充裕且存在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结合实际情况限制采伐数量,根据《森林法》的相关规定,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进而实现生态平衡、科学砍伐、再生利用等现代化经营思想。限额采伐也大大避免了因过度砍伐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象。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砍伐工作的控制,保护森林生态平衡。
4.2.2 依法监督,加强资源管理
        要想做好资源管理工作,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相关管理部门需将责任个人质划分相应的管理区域,若一旦发现超额砍伐过度砍伐等现象,相关管理人员须根据相应法规对其进行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的追究。二是依法行事。真正实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态度,对森林资源破坏者严惩不贷,加大森林的检查工作力度。三是培养素质较高,执行力较强的执法队伍。要想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就必须有一支执行力高的执法队伍,需把控好执法队伍的整体质量,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增高其综合素质,加大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4.2.3 群防群治,加大森林防护力度
        自然灾害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是不可小觑的,其中火灾占据重要比例,会对森林资源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防火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相应的防火措施。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将责任个人化,划分相应的工作区域,将防火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想真正减少火灾的发生,防火意识的培养必不可少,加大防火宣传工作,每日进行搜身清零,严格禁止火源的代入,做好各部门以及游客工作。在森林内部设有扑火队伍以及配备相应的扑火工具,设立勘测火灾情况点,进而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与此同时,需重视其病虫害防护工作,以免对森林造成严重的伤害,可在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应对工作。
4.3明确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的重点和目标
        要想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就必须先保证森林资源。根据以人为本的宗旨,将森林保护有效地与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在开展培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效结合起来,摆正对林地的态度,要像对待耕地一样对其进行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育系统,对其森林资源进行管理保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生态系统,使森林资源价值实现最大化。为相关工业发展以及产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
5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5.1 营造人工林
        植树造林不可急于一时,需要合理科学地栽种且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树苗,按照造林项目的要求,将阔叶树比例控制在30%以上,根据土壤情况多样化种植数目,改变树种单一的现象,做好相应的树种配置结构,不可随意搭配,要遵循植物的生长条件。
5.2 加强培育林木树苗
        选择较为优良的树苗进行栽种,进而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在进行培育工作时,应选取生存能力强的树种进行播种,加大树木的自繁自育能力。要使林木种苗变得更加规范,可集中进行树苗的培育,在保证树苗质量的前提下,满足造林的需求。
6 结束语
        森林蕴含着巨大的财富,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就目前情况来看,森林资源的培养以及保护工作还不太完善,其中仍存在相应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以及林业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忘记环境的重要性,保证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东.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措施分析[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 000(001):167.
[2]刘志平, 刘美英. 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工作的思考[J]. 南方农业, 2019, 013(008):61-62.
[3]卢凯誉. 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策略分析[J]. 农家科技, 2020, 000(003):142.
[4]赵保彦. 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J]. 现代交际:下半月, 2015.
[5]胡启荣. 解析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J]. 花卉, 2016, 000(004):61-62.
作者简介:韦燕丽,女,1992年4月出生,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