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霞
永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23300
摘要:城乡规划核心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传统文化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各国城乡规划的发展历程。本文总结了对城乡规划法实施的看法,并针对城乡规划法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城乡规划法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科学编制规划,建立多层次的规划体系,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措施与建议。本文概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趋势及应注意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落实;措施、建议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外来法律文化对中华文明,特别是对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城乡规划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然而,在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时,中国是否应该接受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需要什么样的理论依据。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比较,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国对城乡规划法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是规划研究者和教学研究者。他们一般没有深入的法律知识,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法律人才,也会导致重要经验的探索失败,造成制度修改和修正的不准确。
1规划行政部门落实城乡规划法的概述
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实体和经济实体,而且是由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居民组成的。没有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城乡发展就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成了空中楼阁。在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中,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城乡规划法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法律,不可避免地涉及公共权益。
城乡规划在一定时期内,对市、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进行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因此,城乡规划应更加重视社会公共权力问题,并将其作为城乡规划的价值取向。作为公权力问题,要让公众参与、征求民意,使城乡规划法的制定更加符合公众的需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应当包括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就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实施而言,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上。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可以分为知情和决策两个层次。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应该是知情的和参与决策的。城市规划的制定不仅要“告知”公众,还要创造多渠道、畅通的渠道,将民意纳入城市规划决策。否则,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中的权益冲突仍会暴露和加剧。
从《城市规划法》的表述来看,我国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公众参与明显被排除在“一书两证”的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由此产生的矛盾也显而易见。公权与私权(有时甚至是私权与私权)的矛盾是城市规划实施中最常见的矛盾。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舆情处理虽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如何有效推进城市规划决策和实施的民主化,应作为城市规划法修改的价值取向予以关注和体现。
3实施与落实城乡规划法的措施和建议
3.1依法科学制定计划
首先,从大规划格局入手,将不同部门统一纳入“大规划”体系,结合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统一规划。积极推进战略目标任务,以规划部门为龙头,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边界,规划新区建设,积极推进城乡规划法统一进程,努力实现无缝衔接,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效率。
3.2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科学规划,建立多方协调机制
规划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过程,需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目前,设计部门或其他部门的规划应以本部门和行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另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规划难以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缺乏科学性。因此,一是有必要建立多方协调机制;二是积极听取群众意见;三是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使规划更加科学。
3.3依法加强规划监督
目前,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由地方城乡规划来管理,因为城乡规划是由地方政府来操作的,而且由于地方领导的不断换届,往往有很多不同的规划没有连续性。当前,规划落后现象严重,各级领导把城乡规划作为一项绩效工程。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规划编制入手,收回部分规划权,合理运用城乡规划的法律手段,加强规划监督,向社会公开规划信息,依法对规划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结语
一般来说,人类活动的密集促进了各种大规模城乡地区的形成。同时,人类活动所要求的便利、舒适和健康,使大多数城乡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城乡规划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以适应人类活动对未来新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城乡规划的需要,确定城市的各项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并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在城乡规划中,必须贯彻规划的基本原则:合理节约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并已落实到城乡总体规划中。城乡建设用地要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城乡统筹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确定并严格执行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城乡人口和土地利用规模控制目标。同时,政府要落实相应的法律文件,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作为从中受益的市民,应该多给政府和规划师出谋划策,取长补短,让自己居住的城市或城镇更舒适,更好地适用城乡规划法。
参考文献:
[1]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析[J]. 廉东涛.??山西建筑. 2020(02)
[2]规划管理“一张图”综台信息平台[规管2019]——基于一张图、云发布和大数据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J]. 城市规划. 2019(01)
[3]关于城市规划实践的思考[J]. 王明珠.??住宅产业. 2020(08)
[4]城乡规划批后管理的对策研究[J]. 梅庆.??中华民居(下旬刊). 2020(09)
[5]谈城市规划批后监督管理[J]. 赵艳丽.??山西建筑. 2020(19)
[6]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 曲山杉.??住宅与房地产. 2019(16)
[7]中小城市城乡规划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周晓曼.安徽建筑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