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新1,魏凯蕃2,李晴晴3
1身份证号码:37032119800206****
2身份证号码:37032119870126****
3身份证号码:37120219860623****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其它行业发展迅速,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过程中,建筑施工的落实,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施工技术,应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手段,实现施工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就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引入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施工效率的改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创新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走向,同时关系到其它行业的发展进程。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施工工期长,所涉环节众多,其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与创新对于实现管理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可提高国家重要行业建筑地位,提升使建筑工程服务与质量,要求建筑使用在提升建筑施工速度的同时,加强对使用质量的控制。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设计指标、满足建设施工需求,应科学合理地实施建筑施工技术,发挥其的质量控制作用。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需要利用管理智能与科学手段,促进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指在施工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要求、上级相关部门的技术指标与规定,对各项技术工作进行控制,确保建筑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与要求,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可利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条件与工程特点,选取合理和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使建筑施工质量达到相关实际要求。可通过新技术与新工艺控制施工质量,对操作人员加以培训,不断增强建筑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在优化建筑施工方案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相关的技术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技术改造与研发投入力度,创新施工方法与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2.1抗震接地设计应用
接地设计是抗震技术应用的重要部分,能够充分起到抗震技术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抗震技术中的接地设计较为复杂,对于设计的科学性和技术性要求都较高,必须做好设计质量的严格把控。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建筑会受到四周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通常情况下抗震和保护地都需要在大楼基础钢筋网中进行接地处理。比如电源TN-S5系统的应用,需要将底层变电设置引出接地,保障接地的安全性。主要原理在于建筑基础钢筋网可以起到自然接地网的良好作用,通过柱子的钢筋内部设计,能够在下线引出的同时直接将屋顶的接闪器进行链接,使楼层钢筋实现抗震的电位面,既能够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够使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2.2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1.门窗的防渗漏技术,门窗渗漏较为常见,在实施环节应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提升其密封性。门窗四周结构衔接部分可通过防水剂进行密封性处理,防止出现渗漏的问题。外墙窗口部分的施工应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要求,以提升防渗的质量水平。建筑物窗框安装阶段,应综合分析窗盘反水问题后进行预留处理,保证窗洞、窗框的密封性到达相关标准,应使用铜帽或塑料帽密封窗框,可使用密封胶、泄水口,防止出现水流湿气凝结,导致渗漏问题。
2.加强墙体砌筑质量控制,填充墙体阶段应加强缝隙部分的质量控制,梁柱与砌体夹缝可通过砂浆进行填充处理。墙体砌筑阶段,应保证与楼底部位高度为200mm左右,剩余部分应在间隔至少7d后,在下部结构稳定性达标后再进行侧砖或立砖部分的挤压施工。砖结构应和梁、板、柱等部分全部顶紧,砖斜砌与水平方向呈现60°,方可达到要求,空隙部分应使用砂浆进行填充施工。
2.3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现阶段的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需要占用较大范围的土地资源。因此,有关建筑企业和部门要想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一定要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选取最为高效的手段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成效,而且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成效和我国当前全面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在建筑企业开展建筑工程各项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而建筑企业要想确保基坑支护技术的利用成效,那么在利用此技术之前,就要全方位的对建筑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和分析,进而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增强环境保护力度的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作业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2.4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操作步骤也同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模板结构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先检查模板支撑布置状态,查看各模板支撑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模板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松动的模板或缝隙较大的连接点位进行调整、加固,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浇筑效果。完成对模板的检查后,即可开始进行正式的浇筑作业,灌注混凝土浆料时,要注意控制浆料的输送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保持匀速的状态,控制好混凝土浆料的灌注速度能获得理想的浇筑效果,进而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进而达到保证浇筑质量的目的。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创新
3.1积极应用生态化施工技术
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化,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必须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生态化施工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当中,保证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技术创新中,需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同时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一些低耗能与低污染的材料,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环保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在具体施工环节,必须要重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提升各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需要重视保护周围的环境,为人们营造更为优质的生活与居住环境。
3.2优化信息化管理
现今信息化时代来临,信息化管理也被广泛运用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但建筑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管理中其信息化管理理念和策略也较为落后。对此,建筑管理人员要优化信息化管理策略和理念,能够高效利用信息传递对各个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质量实施监管。现代化建筑信息化管理更利于提高建筑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降低人工管理的成本,更对建筑行业的管理技术与管理策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企业要充分将信息化管理优势发挥出来。信息化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语
从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要加强研究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施工思路,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施工设备,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唐胜全.试析新环境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J].建筑技术研究,2019,002(006):185-186.
[2]邹磊.新环境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J].城市周刊,2019(12):64-64.
[3]肖文德.新环境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J].建筑·建材·装饰,2019(11):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