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鹏1李闯2
1身份证号码:23022119910605****
2身份证号码:23270019910528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人们在建筑上的需求逐渐增高,不仅注重建筑的质量,在美观上也要更加有创新性。以此,为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地基施工处理技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建筑工程发展时,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
引言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主要由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的优劣决定。在建筑工程中加固地基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施工稳定性。为此,研究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地基施工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与试验相结合的专业研究,导致加固后的效果难以满足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对于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实际需求。鉴于地基施工加固在建筑工程中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提出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分析,通过对其技术要点的分析,提出了新的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措施,致力于通过加固的方式提高建筑工程中地基承载力,为获得优质建筑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①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年限,建筑工程使用年限是评估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指标,而建筑工程结构则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对建筑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可提升工程安全性和功能性,减少质量问题发生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延长建筑工程建筑的使用年限。②增加建筑工程耐久性,在建筑工程中,耐久性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工程施工中受人为破坏、施工方式不合理、材料问题以及维护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会降低土木结构的耐久性,使其与施工设计标准不相符,影响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增加质量和安全方面风险。而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结构耐久性,利于提升工程质量。③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土木结构的抗震能力是衡量工程安全性重要指标,尤其在地震高发区,若工程结构设计和地基加固技术不到位,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威胁。而通过对建筑土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可提升建筑项目坚实稳定性,利于提高工程抗震能力。
2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要点分析
2.1挤压法地基加固技术
挤压法地基加固技术是一种较为传统且古老的地基加固技术,其由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提出,也叫作振密法或挤密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碎低饱和度黏性土、较为松散的碎石土等地质建筑工程地基加固中,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适合那些需要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建设项目,如水利、交通、港口等工程;当处理非饱和性粘土地基或高饱满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时,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需要分别采用连续夯击或安置必定数量的碎石桩以进行加固处理。以强夯法为例,其涉及动力密实原理、动力固结原理等物理原理,包括大能级强夯、冲孔强夯置换等多种工艺,分为主夯、副夯、满夯三阶段,包括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夯点位置标记、检测控制等施工步骤,通常以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主要施工设备,通过重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能够使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变化,进而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使土层产生强制压密,消除饱满砂土地基的液化。具有使用设备简单、施工费用低等施工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建设应用强夯法之前,需要选择一定试验区来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且地基加固效果与重锤落距、土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相关。
2.2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
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地基情况选择桩型,提前落实试桩工作,合理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搅拌机参数,有序落实施工工作。在水泥搅拌桩设备开钻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及时清理施工管道,避免发生堵塞问题。在下钻阶段要避免发生管内带浆问题,合理配置参数之后,控制喷浆量在1/2以内,保障石灰试浆的稳固性。在软土石灰搅拌桩施工中,需要控制水泥浆的配比,合理掺和水泥和石灰,在下钻阶段避免发生管内带浆问题,确定参数配比之后,控制喷浆量在1/2范围内,提升深层水泥搅拌桩的稳固性。
2.3地基加固技术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施工中常用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换土垫层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地基的下部持力层出现土层软化情况,通过换土垫层可改善土层硬度不足问题。在具体施工中,先去除施工地点软地基土层,使用高强度砂土取代原有土层,如砂垫层、碎石垫层等,铺设后可满足施工强度要求,优化基础施工条件,该施工方式常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冻土地区。二是置换技术。若建筑工程地基土层较为松软,且并非土层软化导致的松软,应对地基进行加固施工。为保证施工方式使用的合理性,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人员应掌握工程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应信息,选择适合的地基加固方法,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4排水固结法地基加固技术
顾名思义,排水固结方法主要适用建筑工程建设中那些水位较高的软质地基加固工程,如各类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其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通过超载预压的方式以及在地基上设置排水装置,可以将地基中的孔隙水排出,从而加快软弱土层排水固结,改变地基原有的排水边界条件。该方法主要由排水系统与加压系统两部分构成,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将软土水分有效排出让土层间隙变小,可分为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施工工艺,以提升地基土质密度、坚固程度。比如塑料PVD排水板竖向排水固结法,其排水系统主要由具有优良透水性的PVD排水板构成,加压系统主要由超出设计标高的回填沙构成,具有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强、稳定性好造价低等优势,技术原理主要是加压系统产生的孔隙水应力、附加应力与排水系统的共同结果,使得孔隙水含水量随之降低,促进地基固结;再如真空预压法,适用地基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如新吹填土、超软粘土地基,其加压系统主要由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产生的空气压力构成,使得地基承受一个大气压pa的作用,而排水系统主要由垂直排水通道构成,在此方法下,运用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形成压差以实现排水固结,具有适应力墙、工序简单等优势。
2.5静压桩处理技术
落实静压桩处理技术,施工单位需要首先开展放线测量工作,因此确定桩位,施工单位需要准确放线,放线工作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规划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在放线测量阶段,需要精准性的放线,比较各种放线方式,从而选择最优的放线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审核放线结果。
结语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建设质量下降。建筑工程结构和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增加建筑使用风险,还会缩短使用期限,降低工程建设水平。因此,施工中须对建筑工程结构和地基予以重视并加以观察,在掌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点和地基加固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适当改进,建立适合的施工环境,提升施工水平,进而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娜,蔡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9):64.
[2]袁志强.关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认识[J].建筑技术研究,2018,1(6):113-114.
[3]程亮亮,张松.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地基加固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67.
[4]孙绍利.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3):183-184.
[5]庄玉海.建筑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0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