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男 马金孝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基于我国建筑产业在市场占有率逐年升高的社会背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我国建筑有关产业已加大了对此方面的研究调研力度,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品质建筑市场。为此,文章将对建筑产业的建设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监督管理问题,深入挖掘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与之相匹配的质量控制监督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途径;措施
前言:从社会发展宏观层面分析,质量控制监督管理行为的发生是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使用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在我国建筑产业相关文件与政策的支撑下,使用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动态化监测的过程被称之为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质量控制监督管理行为通常发生在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由工程建设、施工、监理等质量责任主体单位负责实施,而此项工作的实施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若忽略了对此方面的研究,便会使建筑工程质量差,甚至会影响到整体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倘若一味地使用造价低廉的材料,或存在一些违规施工行为,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系不够科学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工程量大、人员流动性大,在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很多的设备与技术,会对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合理,分包单位施工范畴没有得到合理划分,部分分包单位的实力以及所承包施工项目难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等问题。若制定的管理体系不科学,会直接导致施工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施工技术和材料均无法获得良好的管理,难以达到预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
1.2成本与质量未得到有机协调
建筑工程需要在规定时限内竣工,也就要求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但是,部分施工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选择施工材料时以次充好,导致安全隐患。部分施工环节还会因施工质量不达标而返工,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3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很多施工企业均制定了工程监督制度,但依然存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后续施工的质量。部分施工企业的工程承包制度与监理机制均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导致项目负责人不能对工程施工过程分包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使总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另外,因为监督管理力度的不足,一些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劣质原料进行工程施工,使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使施工总包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1.4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该行业的员工录用标准较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此外,部分施工企业还没有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施工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强,管理力度不足,对于施工流程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规范化管理效果,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控制体系的策略
2.1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涉及非常多的内容,要求在结合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思想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体系要求强化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施工进度与经济效益,还应注重施工质量,强化所有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促进施工人员的施工素养得以提升,引导所有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作业,还可以保障施工作业有序开展。
2)组织保证体系。要求成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保障该检测部门工作性质的独立性,并且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经济保证体系。对于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并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要求建筑承建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益。
2.2做好工程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建筑企业加强对该方面管理内容的重视。施工进度可以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只有保障工程项目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工,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进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保障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进度管理与施工计划管理工作保持一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不一致,需要及时进行施工计划的调整,通过相应措施进行进度控制,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2.3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只有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为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原材料成本管理、机械设备成本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的人员费用管理等内容。其中,原材料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施工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货比三家,并选择一些有资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够让劳动力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获得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一方面能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上述施工成本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资源节约效果,还能促进工程质量跟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2.4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监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明确材料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影响,如钢筋、水泥、混凝土及钢筋焊接制品等,均必须通过机械性能检验,保证其机械性能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水泥,需通过稳定性测试,测试水泥的强度、细度等指标。在钢筋以及水泥的质量监理方面,可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钢筋同一批次、同一牌号不大于60t取样一次,水泥袋装同厂、同等级、同批号200t取样一次,要在监理的见证下,现场取样复试送检合格后方可投入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否则不予使用。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最为关键的质量影响指标为配比,必须选择最优配比下的混凝土,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相关研究表明,在影响混凝土配比的众多因素中,影响较为明显的有混凝土水胶比、混凝土含水率、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混凝土的稀释程度等,因而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业人员进行监控,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最佳配比性能。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体系对建筑企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求建筑工程企业从进度管理、成本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从而为承建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畅.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J].河南建材,2019(5):133-134.
【2】李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9(4):144-145.
【3】石艳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并探究有效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