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徐建兵
[导读] 本文以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徐建兵
        身份证号码:32120119861225****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其诸多优势逐渐被普及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有效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
        引言
        工业是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利润优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更好推进工业生产的效益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工业生产技术不断的被发明和引进,这对于我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也开始逐步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二者的强强联合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提升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1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有效整合各种技术以实现智能目标的科学技术,包括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该技术已被运用于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的优势,并在实施过程中对目标进行监控和优化;可以有效配置整个系统的资源,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物理结构包括连接各种设施、电网和机身,通过传输技术调整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状态,将控制信号和信号转换为可用的传输信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信息要求控制和分类各种相关动作,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它不仅可对信息进行处理,而且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信息传输,以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具体运用
        2.1传感技术的应用
        机电设备一体化相关产品广泛涉及现代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人们日常生活、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如集成电路自动控制生产线、激光材料切割加工设备、印刷包装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化、微型数控机械、飞机、雷达、医学检验仪器、环境监测等,当前机电设备一体化相关技术与现代智能机械制造相关技术正在相互交叉整合,更好服务于现代工业生产。此外,两者完美相互融合也为其各自产业发展方向带来了更大市场发展应用空间。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壮大与成熟,相信它的技术应用领域范围也一定会更加广泛。若将其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工业生产中,则将有机会对其发挥巨大推动作用,而普通智能传感器则使用效果不显著,若要正常使用还须重新构建与其对应的智能传感器以及网络管理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各种信息之间的技术对接与数据传输,并可以借助计算机将所需要收集和得到的各种信息综合进行技术整合与数据分析,从而可以使整个智能生产管理过程完全得以有效率控制。纵观当前各生产商和制造中所普遍使用的电缆传感器,发现其主要产品使用的大都是新型光纤无线电缆接口传感器,且部分使用的是标准化电缆接口,这样一来可能会大大降低系统设计的操作难度与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2.2数控机床生产的工业应用
        数控生产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该技术能够分析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并通过有效的技术进行分配。有利于全面提高生产精准度,还能使加工、生产更为科学。

通过利用可编写的程序和具有人机交互界面电子控制驱动装置、光电电子控制驱动系统等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各种现代通用电子和压力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现生产机械过程自动化,构建支撑起一条自动化的机械生产线。自动包装机械与自动包装生产线,这个控制系统的一大重点问题是如何能够有效借助这种电子技术全面简化控制系统的日常操作生产流程,并且这种电子技术的应用发展较为普遍。数控系统是一种通过利用数字信息技术进行机械工作控制过程以及能对机械运动状态进行远程控制的机电结合一体化装备。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业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有效实现了对产品生产和物料加工机械作业的全过程精准自动控制,使得机械产品的工艺、质量、性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应用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装备为主要代表的多种智能过程控制核心技术,数控控制领域不仅可完全达到传统高性能化和智能过程控制的技术要求,还实现了智能模拟、拓展和智能延伸等多种信息处理控制功能。通过模糊控制、在线自动诊断、面向多个生产线和车间的自动编程技术等,大大提高了工业智能机床制造的技术水平。
        2.3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包括数字控制管理系统、信息过程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各种物料运输储运控制系统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制造系统,属于工业自动化制造系统范畴。柔性制造系统在工业智能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市场分析统计结果的准确引导下,对加工产品整体生产流程进行整体相应的结构调整与综合优化,不仅可有效使现有生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还能有效促进加工企业整体生产管理效益不断提升。从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角度来讲,该系统不仅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动产生的各项机械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整合、处理与数据分析,之后它还会以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为信息载体,将各种机械设备按各个层级不同级别进行自动控制。从加工物流配送系统设计方面角度来讲,主要特点是在品种多样化物流运输以及联合配送装置等的辅助下,将各项加工物料物流配送作为实际加工过程任务中的重要组成任务,是系统构成柔性制造系统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柔性制造系统而言,利用该系统进行软件设计、管理、控制和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均可以高效完成。
        2.4智能机器人的应用
        人工智能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社会生产生活中,从网页浏览搜索引擎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依照用户兴趣爱好进行的海量信息收集择取,还是智能手机上的语音识别助理,都已经包含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另外,机器人的研发、升级也是目前推动世界科教科技事业和社会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模块。从技术应用性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和通用机器人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上都具有很大发展前景。从技术上各个层面来说,它可以集控感、信息合成技术、仿生学三大概念成为一体。工业装备制造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化和机器人,无疑充分体现了机电装备一体化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的技术先进性。它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工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工业规模化,保证工业产品质量,减轻部分人类生产劳动力的负担;能够迅速、统一及时更新系统信息库和处理操作系统指令;能精确高效及时完成一些人类大脑无法及时处理的、较为复杂的业务工作。因此,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将直接彻底改变现代人们的经济生产力和生活工作模式。
        结束语
        总体而言,智能制造可以有效代替人工操作,高效解决问题,在工业领域快速实现智能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机械设备与计算机的结合对我国工业领域实现智能制造具有重要意义,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周琴.智能制造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12):64-65.
        [2]王军亚.探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0):27-28.
        [3]周仁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7):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