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豆及玉米栽培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王训海
[导读] 本篇文章将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对我国大豆、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王训海
        曹县庄寨镇人民政府 邮编274404
        摘要:大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对于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玉米作为我国农作物的主要种植构成之一,其种植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本篇文章将基于现代农业技术,对我国大豆、玉米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农业技术;大豆;玉米;栽培技术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已取得了十分良好的进步,其有效地增加了我国农民的生活经济收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引进和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地促使了我国大豆、玉米等多种特色农作物的健康发育生长,提高了其经济产量与品质;而且大大地增加了我国农民收入,推动了当代我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务必高度重视新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带动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1】。大豆和玉米属于我国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主要作物之一,其栽培和种植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为了提高其品质与产量,就必须对其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为我们提炼出最有效的栽培技术方法,带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高速增长。
一、农业技术概述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借助先进生物科学技术,来创新转变对现代农作物加工种植与土地栽培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地根据每一种农作物的不同生长环境特点,制定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栽培技术与培养方法,促使其健康发育。新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地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培训,为其他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加大推广的力度;同时也要进一步地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引起每个广大农户的了解和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地借助于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种植的科学技术,来改善和提高各类农作物的质量和生产率。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品种产物的把控,提高它们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二、大豆栽培技术要点
(一)重迎茬的影响以及防治
        伴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进步发展,相应的大豆连作技术也日渐提高。所以,现阶段我国种植大豆的结瘤个数已经逐渐下降。在此条件下,使得大豆的根茎乃至枝叶,原先的含氮与磷量也不断减少,特别是大豆的含磷量往往不到最初的二分之一。为此,大豆在重迎茬的时候,很大概率上会引起根瘸病,对大豆的后续生长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最终导致大豆减产。针对这一问题,其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首先在进行大豆种植栽培时,对于其根部的病害要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其发病的规律,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预防。第二,大豆重迎茬周期时,还可能会引起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就要根据重迎茬的病虫害规律,通过药物的喷洒,来有效地预防其他的病虫害。
(二)落英与落花的影响以及防治
        在进行大豆的栽培和管理过程中,若出现大范围脱落等情况,将可能会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减少【2】。一般来说,花荚的数量,将直接地影响到大豆的成熟和结果,因此也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减产。导致花荚多次大范围地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大豆在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没有从植物中汲取充分的养料,引发了生育功能失调,严重地影响了植物的健康和发展。所以当新鲜大豆在自然界中生长的过程中,其枝叶相对茂密,植物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小,阳光所照射的区域范围也就会被极大地限制,枝叶的光合作用就可能会被极大地削弱,导致新鲜大豆在自然界中生长的营养素含量不足,引起花荚的脱落。落英与落花都可能是由于大豆植株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营养素含量不足。针对这一突出的问题,其有效防治方法为:第一,在进行大豆的种植工作时,要及早地做好大豆的施肥准备工作,保证大豆的底肥充足。

此外,还要注意保证各个植物之间的地理距离能够科学合理,保证光合作用的开展。第二,在开展大豆种植后,还要定期对土壤进行灌溉、施肥、病虫害等防治,保证土壤生长期间的营养充足,促使它们快速地生长。
(三)注意事项
        首先是商品品种的选取要恰当。只有将良种和良法进行充分的结合,方可获得最大化的产量,必须选拔出有较强产量和市场潜力的优秀大豆。狭行密植技术宜尽量选用低矮秆、半矮秆为主的耐密品种,不宜直接选用生育期太久,植株密集程度过高的品种,保证其密集程度上有利于获得高产【3】。其次是为了保证播种的质量,其播种深度不宜太浅,也就是说要做到播种的深浅统一,否则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发芽。再者就是注意均衡施肥和分层进行施肥,应关注不同肥料的具体使用量,并合理选用使用比例,注意不同阶段大豆对于肥料的不同使用量要求。
三、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种
        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其品种选择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选择发芽率相对较高的品类,才可以大大地改善其生产的质量。一般来说,需要确保发芽机率。才能够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购买玉米的种子时,需要考虑选用颗粒比较大且饱满的种子【4】。然后再展开实验,观察它们的出芽几率。
(二)田间管理
        在进行玉米种植和幼苗栽培之前,要先对其进行定期施肥,这样才能够为其生长提供足够的植物营养,保证其出苗发芽率。在玉米成熟后,需要仔细地观察土质疏松变化程度。当植株变得比较容易疏散时,需要继续进行新苗展开或者进行补充新苗;植株比较密集时,需要把薄弱的几个苗子全部除去,做到枝大苗全、枝叶齐、苗壮。玉米在成熟之后,生长的发育速度相对比较快,需要根据每个时期玉米的不同生长发育状态和生理特征,来研究制备一些富含大量氮、磷的有机肥料。在进行一次施肥之后,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排水灌溉,有效促进玉米根系获得充分的营养吸收。在出现下雨天又或者是土地积水较多状态时,种植人员应立即打开深沟进行积水的排出,改善土地的通风和排水环境。在第一次播种后,需要依照播种玉米的实际生长发育状态,实施第二次的肥料给予。此外,第三次进行施肥时,还可考虑采取固氮复合肥。
(三)病虫害防治
        玉米在生长期间,遇到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蚜、大小蚜及叶斑蚜虫病、锈病等。其主要防治发展途径可分为土壤化学防治、生物性防治、农业防治和土壤物理性防治。化学防治往往是利用化学药物对玉米进行喷洒,继而起到防止病害虫的目的。相较于其他防治技术,该项技术起效时间较短,对玉米的防治效果也比较显著,此外,该防治手段对玉米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额外的影响,并且对于玉米后续生长不会造成影响。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基础且常用的一种防止手段【5】。而物理防治即利用玉米病虫害的具体表现,研究其内部物理反应规律,继而进行合理的防治。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技术也跟着快速地发展起来,现代的农业,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投入使我国农业日益发展,新的生产技术也是现代农业迅猛发展的一股驱动力,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农作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种植的范围也相对比较广泛。为了提高其品质与产量,就要认真做好栽培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大豆栽培技术的主要要点是做好落英与落花的影响以及防治,玉米栽培技术的主要要点是选种管理、田间环境保护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宋秀娟. 浅谈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科学技术创新, 2016(36):344-344.
[2]徐鑫喆.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253.
[3]徐云峰, 雷传芳. 大豆、玉米栽培技术与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分析[J]. 农技服务, 2015(04):46-46.
[4]刘静.浅谈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67.
[5]金双义.玉米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