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光伏运维管理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宁涛
[导读] 成熟度研究的方向主要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上,而对光伏电站运维管理阶段的成熟度研究尚未开展。

        宁涛
        (上海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0000)

        摘  要 成熟度研究的方向主要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上,而对光伏电站运维管理阶段的成熟度研究尚未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目前光伏运维和成熟度评价现状,总结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成熟度模型评价体系的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为光伏运维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光伏运维;成熟度模型;层次分析法

1 引言

        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等优点,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应用成熟,安全可靠,无任何排放和噪声。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已经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走在工业化前列。光伏电站呈现蓬勃发展的同时,光伏运维管理也暴露出种种弊端。首先,运维人员缺乏光伏发电系统专业理论知识,无法及时的响应运维活动。其次,监控软件过于老旧,不能快速、规范的响应运维活动。最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大量出现,但是相关配套设施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和系统性。
        部分公司注意到光伏电站运维存在的弊端,通过从设备监控、组件清洗、智能巡检等方面对光伏电站运维工作进行优化升级,提升光伏电站运维效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目前光伏电站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对组串进行监测,通过对不同组串的电流和离散率对比分析,可以较好的关注组串造成的电量损失。同时,也利用先进的无人机搭载热成像相机巡检光伏组件,通过巡检,可以及时的发现不发电或者破碎的组件,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目前国内外对于成熟度研究的方向主要在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上,而对光伏电站运维管理阶段的成熟度研究尚未开展。所以对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评价研究急需开展,有助于光伏运维公司从管理的角度寻找影响运维管理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和咨询专家,对基于成熟度模型的光伏电站运维管理进行评价分析,并给出适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
2 成熟度评价在国内外的现状和趋势
        成熟度模型(Maturity Model)最早来自软件开发领域,但是自从问世以来便受到追捧,作为新兴的评价技术,广泛运用于商业、工业、项目管理、市政等各大领域。
        赵敏通过对质量管理成熟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企业可以从明确质量战略、建立对标管理体系、实现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适时过程优化、建立信息质量管理系统等五个方面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1]。
        王晓玲、谢康从过程质量、结果质量构建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系统模型,并根据系统模型提出了基于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三级指标体系[2]。
        欧立雄和纪文宝等针对水电项目规模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通过基于项目管理成熟度理论建立了水电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3]。
        K. J. Wang 等提出了一种结合服务的新框架经验工程方法和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集成以服务于创业公司开发新的创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4]。
        ChengSiew和S.M.ASCE等通过研究构建了用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成熟度模型[5]。
3 光伏运维成熟度模型构建思路
        在研究方法上,从光伏电站实际运维管理情况出发,构建以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设备监控管理、生产运行管理、执行力管理、安全管理等七个维度的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并对其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价。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模型中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在评价模型中的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伏运维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成熟度水平。光伏运维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光伏运维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 光伏运维成熟度模型的建立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构建的模型能够客观反映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水平,各项指标的定义和指标来源科学。
        (2)可操作性原则。选取的模型指标对模型的准确性影响效果不大,获取方便、简单。
        (3)通用性原则。模型指标为光伏电站常见指标。
        (4)目标导向性原则。该模型能够反映光伏运维管理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4.2 成熟度模型评价方法
        (1)调查访谈法。将评价指标做成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光伏电站运维实际情况,访谈对光伏电站运维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站长,根据评价指标制作评分表。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由美国教授T.L.萨迪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其理论逐步走向成熟,并应用广泛。AHP具有系统、灵活、简介的特点,通过使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使复杂评价问题简单化,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
        (3)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可以对多因素或对象作总体评价。
4.3 光伏运维成熟度模型研究框架
        根据前述评价思路,光伏电站运维管理成熟度评价过程包括建立多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和综合权重、对单向和整体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系统评价,得出智慧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成熟度模型评价过程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综述光伏运维和成熟度研究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成熟度模型基础理论和构建成熟度模型的方法。
        (2)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主要以,某光伏电站为例,通过结合成熟度评价模型理论,构建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和建立评价体系。
        (3)成熟度评价。在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分析等来分析确定光伏电站成熟度等级。
        (4)结果分析与改进。通过四象限改进图对影响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意见。
4.4 创新之处
        (1)成熟度模型评价目前广泛应用于于商业、工业、项目管理、市政等,尚未涉及光伏运维,学习和研究成熟度理论及模型,在总结研究前人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光伏运维管理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评价和分析,有助于光伏运维公司从管理的角度寻找影响运维管理的因素和光伏运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在光伏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对光伏智慧运维成熟度的研究,能及时发现光伏运维公司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弱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也让所建立的管理体系更加符合现状,并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
5 结论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目前光伏运维和成熟度评价现状,总结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成熟度模型评价体系的光伏运维管理成熟度模型,为光伏运维管理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敏.质量管理成熟度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5):31-33.
        [2]王晓玲,谢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6):0-22.
        [3]欧立雄,纪文宝,岳褀琦.大型水电开发企业项H管理能力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2):115-117.
        [4]K.J.Wang,J. Widagdo, Y. S. Lin, H. L. Yang,S. L. Hsiao.A service innovation framework for start-up firms by integrating service experience engineering approach and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J].Cross Mark, 2016,10:867-916.
        [5]Cheng Siew Goh and Steve Rowlinson.Conceptual Maturity Model for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Legal Affair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nsstruction,2013,(4):191-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