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单陕西建工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1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而不断发展,其带来的污染排放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污水处理厂在正常运作中常因池体施工渗水而影响工作效率,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明确污水处理厂常见的渗水部位及原因,分析池体施工渗水防治的有效途径,提升污水处理厂池体结构的稳定性。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池体结构;施工渗水
前言:从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水废水因其污染物含量或浓度过高,无法达到排放相关标准或会对环境容量带来一定的压力,可能会导致水系统的自净能力和循环能力受损,因此从工厂排放出的污水和废水要先经过人工强化处理才能考虑排入自然环境中或重新进行再利用,这是污水处理厂就需要发挥作用,采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式结合先进技术进行污水处理。
而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因池体结构或池壁出现裂缝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池体施工渗水的问题,会对污水处理厂的施工建设和后续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限制了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污水处理厂施工管理部门要重视池体施工渗水的防治。
1 污水处理厂池体常见渗水部位
污水处理厂池体需要具有较高的抗渗水抗裂缝能力,但由于处理厂池体结构长期承载污水废水,污水废水会对池体结构进行一定的腐蚀和损害。污水处理厂池体结构平面面积大,高度较大、池体底板较厚且池壁较薄,当池中蓄满水后会产生较大的力梯度,这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设计不当在后续的使用中极易产生裂缝。由于污水处理厂的池壁中预埋污水管和其他部件,因此池壁处易产生施工缝,池体处易产生变形缝,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渗水问题。为满足污水处理技术需要,池体还要安装刮泥器、堰板等设备,池体结构的尺寸和高度偏差需经过严格设计,若结构尺寸设计出现不匹配现象,会直接影响池体及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污水处理厂的防渗水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施工管理部门要首先明确池体常见的渗水部位及渗水原因,以便在后续的施工和使用中予以重视。
1.1池体结构
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池体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振捣问题如漏振或不规范,会对整个池体结构造成渗水质量隐患。
1.2施工缝
施工缝是因池体墙壁为预埋其他污水处理设备而设置的,具体是指因施工需要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而在前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了一道接缝即施工缝。渗水防治对施工缝部位的质量把控要求很高,若无法保持施工缝的质量稳定,则会出现施工缝部位的渗水问题。
1.3变形缝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总称,污水处理厂池体可能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情况,严重时产生破裂会对其他结构或设备造成压力,变形缝是为有效缓解这种情况而在施工过程中预留的构造缝。对变形缝的质量把控也十分重要,这一部位若在设计中出现不合理或质量把控不严,出现渗水的几率是最大的。
1.4池壁拉杆
污水处理厂池体结构中的池壁混凝土模板拉杆是常出现池体渗水的重要部位,池壁混凝土模板拉杆是一种临时的支护结构,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制作应用可以时池体的混凝土结构和其他部件按设计规定成形,并固定正确位置。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设计过多的混凝土模板拉杆,当个别模板拉杆出现质量偏差而达不到相关规定标准时很难及时察觉,加上污水处理厂施工管理部门的材料部件质量检测工作实施不到位,会因个别拉杆的质量问题导致整个池壁拉杆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出现池体渗水的问题。
2 污水处理厂池体施工渗水的有效防治
2.1 钢筋绑扎安装
为有效提升污水处理厂的池体施工防渗水能力,在池体钢筋绑扎安装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检测。首先要保证使用的钢筋材料表面光滑干净且没有锈迹,要钢筋材料出现了部分锈蚀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除锈处理,若钢筋材料已无法进行全面的除锈处理则不能投入使用。其次,要将钢筋结构骨架的各连接点利用韧性良好的铅丝进行绑扎固定,铅丝在进行扎固的过程中应绑成八字形,同时要将位置固定误差控制在规定可接受的范围内。在钢筋绑扎安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护层的添加,若保护层的选择和安装不合理或不符合规定,会导致钢筋与池体模板直接接触产生磨损,或因钢筋结构直接贯穿内外池壁而导致钢筋结构与混凝土接合的缝隙部位产生渗水现象,因此施工部门要根据池体结构和钢筋的实际尺寸及位置,选择相匹配的保护层垫块尺寸和合适位置,并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钢筋结构与模板直接接触。在后续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结构可能会因为受到测压的作用而发生位置偏移,施工人员要予以重视并及时调整其位置,防治混凝土振捣时再次使钢筋结构发生位置偏移,避免出现露筋现象而导致污水处理厂池体结构的渗水问题。
2.2 模板支设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池体渗水防治工作中,模板支设技术是一道重要工序,其施工技术效果不仅会对池体的外观结构产生影响,还会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密实度来影响池体的防渗水性能。为达到理想的模板支设效果,在进行模板支设前要根据池体的实际尺寸形状进行支设方案设计,在进行模板支设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尺寸匹配准确,从而使结构接缝紧实平滑。要选择稳定牢固的腋角吊模,同时在模板支设拼接处和拐角处增垫10mm厚度的宽岩棉,从而保证拼接处的缝隙和拐角处不会发生渗水漏浆现象。模板支设的工程规模较大,其结构复杂需要数量较多的对拉螺栓进行位置固定,同时按照对拉螺栓的部位也有可能产生渗水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选用止水环焊接质量较好的对拉螺栓进行位置固定。因此在进行对拉螺栓位置固定工作前首先要经过质量检测,检验其止水环部位的焊接是否牢固,确认其质量符合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要注意选择尺寸匹配模板支设要求的对拉螺栓,根据结构调整间隔距离,进行螺栓固定后要将其两侧用双螺母旋紧锁住其增强其稳定性。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后拆模时,可将凸出在池壁外的对拉螺栓头进行切割,将凹陷位置适当填补,注意填补凹陷处时要先适当的喷水使其保持湿润,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次喷水并保持5-7天。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因污水处理厂的池体结构大多都是采用混凝土材料,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池体施工渗水的防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首先要优化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选择,选择水灰比例在0.40-0.45之间的抗渗水性混凝土。其中的水泥部分要求要较好的稳定性能,将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控制在每立方米300kg左右,要注意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能超过0.14%,且不能在混凝土中额外添加含氯离子的混合剂。控制碱活性骨料反应的活跃程度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水能力,碱在混凝土中的含量不能超过每立方米3kg。其次要优化混凝土的浇筑设计,在进行池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前要设计好浇筑线路,保证输送架和模板支设结构的浇筑分开,避免二者同时搭设产生晃动造成池体结构裂缝,同时要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以防止离析现象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要注意在池体施工过程中和结束后进行混凝土养护,可以在池壁内预埋冷却导管,打开冷水流通开关可有效缓解混凝土内部问题,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以提升池体结构的防渗水能力。
结束语:污水处理厂的池体施工渗水问题会对其整体正常运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管理部门要重视池体施工渗水的防治工作,通过优化设计和内部结构来提升池体的防渗水能力,从而为污水废水处理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伟,贾烊,文向峰.基于螺栓锈胀效应的池体防渗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21):36-37+44.
[2]白快,张科,涂帆.大型污水处理厂水池结构设计的探究[J].居舍,2020(01):87.
[3]白秀军.防渗抗裂技术在污水处理厂构筑物施工中的应用——以中白工业园一期工程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70.
[4]胡永生.污水处理厂构筑物渗漏防治技术探析[J].福建建材,2019(0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