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技术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陈业山
[导读] 本文就对如何监测漏损和如何使用控制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帮助管理人员寻找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管道的漏损问题。

        陈业山
        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城镇的供水管道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会出现漏损等问题,必须加以控制否则会导致问题恶化。本文就对如何监测漏损和如何使用控制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帮助管理人员寻找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管道的漏损问题。
关键词: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
引言:供水管道的漏损问题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常见问题,为了控制漏损,必须做好监测和管控工作。目前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监测和控制技术,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保证对管道漏损问题的控制。
1 供水管网漏损概述
        供水管网经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由于管道本身的老化,外力引起管道损坏等原因影响管道的稳定性,从而出现漏水问题。其次,管道周围的房屋、道路、地铁等施工建设也会对供水管网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威胁,会导致管道的损坏。如果管道出现漏损,不仅会直接给自来水公司带来损失,还会降低供水的水质,降低管道的安全性,损伤地下管网,导致管道爆裂等严重事故[1]。为了控制漏损问题,必须加强管道的管损问题监测,以及做好控制工作,降低漏损所导致的影响。

图1 老化供水管道漏失
2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方法
2.1 建立独立计量分区
        对计量区域进行分区,是进行监测工作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的思路是对多水源供水分界线将水源进行分区,利用有向管网拓扑图实现对不同供水源的划分工作。使用该方法可以对水源点进行初步划分,然后可以对方案进行耦合,可以对水压、恢复力指数等的等相关性能进行评估工作,也可以在耦合过程中优化,获得一套可控性更好的分区方案。比如采用社区结构法,能够将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视为一个社区,社区内部的节点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连接,但是不同社区之间的节点连接则相对稀疏[2]。之后使用贪婪策略,加入群其他顶点并计算每个社区的大小,最终能够获得超过最大规模的分区分解,可以在保证节点最小服务水头的情况下识别出社区的边缘,从而获得最合理的分区。
        还可以基于图论的方法对社区进行分区,将管网看成一个图的模型,然后就可以使用数学方法完成对管网的分区工作。之后可以使用深度优先算法、广度优先算法来分析供水管之间的强弱连接,行程连接的子图,然后对强连接的子图进行聚类,并建立聚类的连接性矩阵,最终完成对供水管的自动分区工作。
        在进行大型供水管网的管理工作中,会使用多级管网分区的方式,比如通过拓扑耦合的方法,根据压力流量耦合构建3层管网分区,结合不同分进行优化调度,有效调配水压力,减少够损问题。
2.2 基于造成信号和独立分区计量的管网综合监测
        很多供水管网出现漏损问题是因为漏损监测水平不足,工作效率低精度差,不能在出现暗漏时及时发现问题。使用漏失探测仪进行漏失监测时,能够找到漏水点的位置,但是并不能对漏水点的大小作出判断,因此难以确定漏失情况。在分区计量管理的支持下,能够更新对漏失问题的管理尺度,通过独立分区计量可以更为精准地监测流量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区域漏失量,但还不能确定更加具体的漏水点的位置[3]。虽然在理论上能够通过逐步缩小监测区域确定漏失点,但是采用该方法工作强度非常大,会给测量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多数工作都要在夜间进行,会对某一个区域频繁开启关闭阀门,将会导致内部水压发生频繁变化,容易对管道造成进一步破坏,还会导致管道内的水垢脱落,造成水质恶化等问题。目前,会采用分区流量计量和漏失探测仪结合的方法,先利用独立分区计量确定漏失的大致情况,然后结合夜间最小流量曲线,使用漏失探测仪确定漏失的位置,能简化漏失的监测工作,并且提高对漏失的检测效率。
2.3 供水管平衡分析法
        我国目前的漏损指标主要棉线供水管的漏损情况,虽然规定了漏损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但是目前依然有构成要素不足的情况,导致对漏损率的评价缺少和合理的方法。水量平衡是分析漏损的主要工具,已经被很多国家的供水部门采用,并作为供水管网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我国的管网特征,以及在计量方式上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供水管平衡分析法时应该对原有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良,使其能满足我国的监测应用要求。
        例如在吸收国际标准的同时,继续进行内容的调整和细化,以便能够方便我国测量人员进行分析和使用。比如需要将计量误差作为单独一个大项,然后将窃水、拒查等归入到其他损失中。对于真实漏损进行进一步细分,划分为明漏、暗漏、背景漏失三个方面,并继续细化为水箱、水池渗漏。经过修正后,该方法能够更符合我国的应用习惯,而且各种要求也更加清晰。
3 漏损的控制方法
3.1 做好压力管理工作
        管道出现漏损很大程度上来自压力的影响,而为了控制压力,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减压阀,避免管道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保证管道内部水流的稳定。所以需要做好对管道减压阀的优化布置,保证管道的安全[4]。在控制时,目前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控制、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等方法。自来水厂可以根据管道运行的实际情况、自身经济因素确定控制方式,减少漏损所导致损失,提升供水的稳定性。
3.2 水厂泵站和DMA结合
        使用DMA技术,能够展现不同分区管线的情况,从而确定该分区对调节的需求。控制过程中,水厂泵站就可以结合DMA计量法对管道的压力进行调整,保证不地区获得最合适的压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有效控制漏失量。
结束语:如果供水管道出现漏失问题,会对管道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导致安全风险和损失。为此,必须合理使用技术,通过分区计量、水平衡等方法,加强对不同地区管道压力的监测。使用监测结果,确定管理方式,优化对管道的管理,合理控制压力,保证管道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徐强,张佳欣,王莹,谢涛,强志民.智慧水务背景下的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20,40(12):4234-4239.
[2]王子瑜,彭绪华,李树平,周佳雯,王诗雅.基于压力管理策略的供水管网漏损评估与控制[J].净水技术,2020,39(S2):103-106+110.
[3]戴锴妍,庞胜华,宋珍娜,陈惠珊,陈瑞煌,骆树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策略的国内外差异与思考[J].市政技术,2020,38(06):210-214+219.
[4]王晨婉,强志民,徐强.供水管网漏损研究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J].给水排水,2020,56(10):141-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