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要点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6期   作者:王渊 吴佳
[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城市市政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需要从路基、路面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王渊 吴佳
        61272219851007****     4201111984021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城市市政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需要从路基、路面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市政道路工程软土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水平,若未对软土地基进行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市政工程的使用,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进行相应的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要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攀升,道路建设总公里数依然跃居世界第一,这离不开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更离不开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支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市政道路建设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软基处治时,应按照软基的地质特征,并在与路基有关的处治重点相配合的基础,明确把握处治根据,从而针对性地使用碎石桩法、填换垫层法、排水固结法等工艺,以保证软基的处治成效。
        1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而言,软土地基的存在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流动性强的特点,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缺乏稳定性,而且易出现安全隐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软土地基的出现会造成市政道路工程出现明显的缝隙,而且承受荷载后被压缩,阻碍市政道路工程的正常施工,如果未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而直接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不仅会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性,提高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也会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所以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非常必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要针对软土工程产生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索,进而制订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对负面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强夯法
        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强夯法可以将饱和度低的地基进行加固。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一般应先以高能量夯击2~3遍,最后再用低能量夯击1遍。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引进了强夯法,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强夯法不仅具备使用机械设备简单的优点,而且还能快速有效地推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进度。
        2.2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能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含水量大的问题,在填土工作开始之前,要集中处理地表水,挖掘沟槽是较为直观的管理措施,能在降低含水量的基础上,确保机械常规化运行工作符合标准。而在沟槽挖取的过程中,要集中将透水性较好的砂砾和碎石块放置在软土地基内部,能实现盲沟处理效果,完成自身因素管理和自然坡度排水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运行和管理机制能避免软土地基内部出现渗透水问题,全面控制填充土的沉降问题,对坡度的变化予以集中监督和处理,实现排水能力的全面优化。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对沟槽的间隔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整体质量的同时,不会由于沟槽问题而导致河道被切断。
        2.3深层水泥搅拌桩
        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措施能借助水泥作为固化剂,保证软土地基强度的全面优化。在地基中借助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机制,能将固化剂和软土结合在一起,确保强制搅拌效果的最优化。利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处理机制,能维护地基处理办法,保证路桥工程项目的整合效果,目前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就是淤泥质土和砂土项目,处理效果较好,且整体应用水平也更加符合标准化需求。

在地下水或者是泥炭土情况下,其自身具有腐蚀性,要借助试验措施对桩基处理效果进行全面约束,确保施工流程和施工效果的最优化,避免低温对软土地基产生制约,实现处理效果的全面升级和综合性优化
        2.4冲击碾压技术
        冲击碾压技术是一种较新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具有使用范围广、施工效果好的特点。冲击碾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物理的反作用力进行地基施工,主要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冲击式压实机,通过冲击式压实机能有效开展运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的地基施工作业。冲击式压实机主要是通过上方的一个轮滑结构,将压实轮拉起来,从而产生一个重力势能,然后松开压实轮,压实轮自由下落将势能转变为动能,从而进行压实作业。同时冲击式压实机有3个圆形并且进行错位排列的滚轮,能有效地利用多变滚轮运行时产生的时差的位能落差,从而对地面产生更大的作用力。以高振幅和低频率的方式进行压实作业,作用力更强,碾压冲击效果更好。
        3市政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要点
        3.1施工过程应用地基下沉处理要点
        在市政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处理项目开始后,较为常见的就是地基下沉的问题,因此,在处理地基下沉时,要将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作为研究重点。为了规避其下沉对路桥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地基下沉项目进行分析,采取填补或者是铺垫过程对其展开多元化处理。在石灰工艺中,要结合施工流程开展管理要求,保证操作的完善性和完整程度,结合施工流程严格整合相关操作。另外,要集中清除坑内的积水,保证整体设计结构和技术应用体系的完整程度。并且,要在坑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生石灰,深度一般要控制在坑深的三分之一位置,保证碾压效果和处理机制的完整性。在整体工作结束后,要保证处理效果和软土地基结构的紧密性,维护地基抗震效果以及抗裂效果,从根本上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能力和水平。
        3.2施工过程应用加载与置换处理技术
        为了避免工程项目出现有害性沉降和下陷问题,利用技术能促进地基沉降,确保稳定性符合标准,在加大荷载数量的同时,利用加固技术对填土进行集中处理,置换技术的应用则能利用优质软土对其进行替换操作,确保地基强度得以全面提高,减少沉降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加载和置换处理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土层进行压实施工处理,保证技术运行体系符合标准,维护加固操作的完整性。
        3.3注意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处理方案应考虑生态环保的因素,选取的建材应易于取用。在施工过程中,要着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以避免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及效率。
        3.4注意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大量的基坑、机械设备等,应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要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关注要点,制订安全保障规章制度,制订施工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避免由于各种因素而造成安全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施工设备逐渐向现代化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故大范围的应用自动化设备能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失误,同时也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了人力投入。现代化设备具有精准度较高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及效率。同时,不能仅依靠于科技,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且完善相关的安全制度,将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心中,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市政工程项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体系性管理工序,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就要着重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提升其稳定性和加固效果,针对处理不到位的现象予以重视,在实际施工流程管理中选取更加合适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枫婷.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运用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4,14(24):89-89.
        [2]李钢.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5(10):48-49.
        [3]宁力奇.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9):108,111.
        [4]李季东,耿守仁.刍议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5,(14):75+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