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先文
重庆大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需求大大增加,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量较大,如果建筑工程在给排水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则会致使建筑工程在正式投入运行以后发生资源浪费的问题,这和当前我国实施的绿色节能发展方针是完全相悖的。所以,在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需要积极贯彻落实节能理念,引入节能技术,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化、稳定性发展。
关键词:BIM;建筑给排水工程;应用
引言
BIM技术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该技术是以数字化虚拟模型展现,模型的设计元素是由建筑工程项目的构件组成,建筑构件的几何数据、物理性能、材质数据等信息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建筑综合虚拟化的整体数据库。BIM技术出现以来,对该技术的定义,因其不断发展而有众多不同的解释,虽然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统一的理解,但是受到比较广泛认可的定义是:BIM技术作为软件技术,不仅能构建建筑模式,而且能将过去比较粗放式的建筑管理经营模式转变为更为细致、高效、精确、一致的管理工作模式。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建筑及其相关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建筑人员密度较大,用水量大且频繁,一旦给排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甚至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建筑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在保证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系统分区设计,将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划分,在保证各个分区独立运转的同时,保障故障区域的用水安全。这样,即使某一区域的给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其他系统也不会受到影响,并为问题分区提供暂时性给排水服务。2)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要合理分配系统给排水管网的连接材料及其走向,同时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的考虑。由于我国建筑的排水量较大,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中一定要尽量采用强度相对较高的软性连接材料。3)建筑内部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一旦建筑内部出现火灾险情,建筑内部人员很难有逃生的机会。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也是保障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设施。进行科学的给排水管道分区设计,能够提升给排水工程的稳定性和消防系统的科学性,从而保证建筑的消防能力,提高居民的安全性。
2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2.1提升管线设计的可视化、直观化水平
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比较隐蔽,设计要求比较严格,对设计结果需要进行不断的审核检查。设计中,要利用BIM技术针对工程的平面图、系统图绘制比较详细的样图。针对工程的关键部位,要建立专业的设计图集,借鉴其他建筑项目给排水设计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项目建设需要进行设计。给排水设计是基于土建工程来进行的,因此要全面准确掌握土建工程图纸,确保能按照土建工程的实际尺寸来进行给排水设计。而且要不断丰富BIM模型中包含的数据信息,如给排水管线的材料报表清单等,这样方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估计和报价,也便于设计人员探索引入新型绿色给排水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建筑项目的节能效果,提高建筑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果。
2.2管线综合设计
BIM可以直接反映三维管道系统集成后的管道净空高度。在BIM模型建立管道系统模型的每一个过程中,管道系统模型所呈现的三维管道系统模型展示的是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最真实运行状态。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在绘图中不仅能够实时观察到三维模型图中管道发生的各种碰撞冲突现象,而且还能够在三维绘图模型制作完毕后,采用碰撞检测的方法和功能,或者是利用其他检测软件对管道进行软碰撞、硬碰撞的综合检测。其中,硬碰撞指的是碰撞冲突发生在某种物理的意义上,软碰撞指的是设计师使用检测器对空间、安装以及检修的软件进行校核。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实时检测BIM三维给排水管道的碰撞冲突,并及时向其他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师进行反馈,保证设计修改和综合设计调整的准确性、及时性,进一步完善建筑给排水管线的综合设计。
2.3协同设计
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式中,设计过程基本只能由一人主导完成。而BIM技术可以让多人加入协同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与设计合理性。设计团队基于BIM技术和CAD平台的支持,可以共同完成建筑模型分析和图纸绘制工作,并且能够更加充分细致地考虑到对结构载荷、用电载荷的相关处理问题,最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BIM技术可以模拟多个设计方案的水泵实际用电量,因此设计团队就可以根据方案对比结果做出选择和调整,令给排水设计方案更为专业化。而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式中其设计质量对于设计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过高,也几乎不可能实现团队化设计。在应用BIM技术作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支撑之后,能够切实提高设计的联动性与有效性,让各类设计难题能够得到合力解决,各个设计漏洞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完善,最终达到切实提高设计质量的目标。
2.4仿真设计的应用
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仿真设计的优点是能对施工起到技术指导作用。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空间狭窄,管道复杂且数量多,从而对管道的安装会产生一些影响。管道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和科学安排施工时间,保证管道施工安全稳定运行,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建设资金投入。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要明确施工预算目标与所需的基本材料,相应的编制材料清单,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并且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和合理规避各种风险,尤其是管道穿叉处应合理布置,防止因为工期进度问题仓促解决问题。应用BIM技术进行仿真设计,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及时调整不合适的部分,检验施工过程的科学合理性,避免施工中无效因素的影响。
2.5参数化设计的应用
BIM系统需要分析和解决的一些数据模型,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其中包含相应的数据表、二维视图与三维视图等形式,然后对相应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与整理。如果实际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相应的数据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将对建筑的平面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相关人员需要对相应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当相关人员利用BIM系统设计相应给排水工程参数时,这会大大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具体表现为:利用BIM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时,可以将这部分信息快速导入计算机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高效率。此外,参数化设计可以以模型的形式呈现,使数据分析更加直观。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使用Excel,操作技术不是很大,数据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因此,在将BIM技术应用于参数化设计时,大多数人使用Excel作为工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并且会大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BIM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领域。此技术的广泛应用,弥补了以往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不足,提升了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阳.探讨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18):27-28.
[2]何娴.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