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益
32072119840222**** 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515041
摘要: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应用最为频繁的一项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最为关键的部分,它与工程建设最终的质量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市政路桥项目的建设质量。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以市政路桥工程为研究方向,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
前言:市政路桥施工技术对现代化建设项目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符合目前我国拉动内需的发展需求。混凝土施工作为市政路桥工程的关键环节,具有抗压性强、造价低、应用广泛、质量稳定、耐久性强等特点。由于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些动态因素是无法预计控制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各个环节,加强质量控制,协调各项工序有效进行,进而提高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将着重分析市政路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1.1 抗拉力弱
普通混凝土是由碎石、砂砾、水泥和水拌和硬化而成,碎石和砂砾作为混凝土的骨架,能够有效地避免水泥出现收缩情况,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水泥和水拌和的水泥浆被用来填充骨料之间的缝隙,为硬化的混凝土提供润滑的效果。但是,由于碎石和水泥都属于脆性材料,混凝土本身脆性大、抗拉力弱,一旦桥面受到弯力或拉力就会出现开裂。
1.2弹性差
普通混凝土路桥具有较强的抗压性,抗压强度在60MPa内,根据现场的要求适当添加参合物或减水剂能够提升混凝土强度,使其达到100MPa以上。但是混凝土的弹性性能并不高,一旦桥面受到超过路桥能够承受的荷载量且桥面受力不均就会引起桥面出现裂缝,甚至断裂。所以市政路桥通常规定载重大的大型车辆不允许上路桥。
1.3路桥断裂
路桥断裂易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如桥面经过日晒雨淋,特别是夏天的高温,容易使桥面出现裂缝,如果市政路桥的维护人员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应力,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当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力时,路桥就会出现裂缝;裂缝一旦超过路桥可包容的极限,就会导致路桥直接断裂。市政桥梁裂缝如图1所示。
图 1 市政桥梁裂缝
1.4路桥变形
除了上述提到的路桥断裂,路桥变形也是市政路桥常见的问题。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一旦混凝土内部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并且普通混凝土经常会产生凝结硬化的情况,凝结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会下降,导致整个混凝土的体积从内开始缩小变形。在收缩过程中,桥路面的水分会出现蒸发的情况,如果蒸发量过大也会出现导致桥路面开裂。
2提升市政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2.1 加强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要想对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改善,首先,要加强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在对混凝土技术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则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对于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相关的施工管理单位和机构,应该要结合传统混凝土施工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其分析和探索,共同讨论和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管理体系来杜绝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材料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获取,而以次充好或者是混凝土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操作不规范行为等,都属于人为问题,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而完整的施工管理体系建立,则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例如,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先期所制定的管理体系进行巡视,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在采购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是由一个采购人员所决定,而是要经过整个采购部门的多方面人员的同意才能够进行采购,并且,还要将具体的采购清单交传给督察小组进行二次核验,只有在核验合格以后才能够进行具体的采购,保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促进其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有效应用。
2.2 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温度
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在市政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常常会受到周围温度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导致混凝土成型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温度控制,一旦发现温度过高的问题应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降温,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温度范围内。还要通过不断地优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来减少温度差异现象的出现,在出现温度较高现象以后,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泼洒冷水的方式,来实现快速的降温,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提升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避免传统混凝土施工中通过自然冷却降温,而导致的施工效率和进度受到影响。还要控制好混凝土凝结过程的表面温度,通常采用浸水降温或覆膜保温两种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引起开裂。
2.3不断应用新型的混凝土材料
再次,要不断地应用新型的混凝土材料。
目前,传统施工技术和材料难以符合当前市政路桥工程的实际需求,所以,对于混凝土的材料进行更新和换代,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对于混凝土施工在市政路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帮助。例如,在对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进行更新和换代时,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刚度和韧性,一旦混凝土新材料的刚度和韧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就无法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对混凝土新材料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材料的刚度和韧性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它的材质密度较大,跟一般混凝土相比,高强度混凝土的利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展,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2.4 做好混凝土配比和养护工作
最后,还要做好混凝土配比和养护工作。混凝土的配比和之后的养护工作也是提升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例如,在针对混凝土的配比工作时,混凝土施工人员就应该要对材料的凝固时间和骨料的比例进行充分的、详细的了解,要经过多次的试验调查,来确保最佳的适配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而言,在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的终凝时间大多数都维持在6.5h左右,施工人员应该要对其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避免终凝时间过长或者是过短,以免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而在对混凝土之后的养护工作进行开展时,应该要先对实际的路桥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养护方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避免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正常的使用。还要不断地对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地针对混凝土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
3工程实例效果
由本人主持施工的市政配套项目(一期)—道路工程,工程造价7105万元;主要参与施工的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工程造价约5000万元。从工程开工准备工作开始,就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避免混凝土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从以下几个方面现场施工细节着手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1 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控制
(1)重视路基施工
①填筑路基前,首先,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避免路基受水浸泡。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②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
(2)基层及面层施工
进行基层施工时,需要认真做好施工放样工作,经过复核确保放样的精度。面层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时,运行的速度需要均匀,碾压机械的选择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
3.2严格控制配合比
(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宜在7~8h;(2)控制坍落度;坍落度宜为 90~100mm;(3)含气量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1.7%内;(4)骨料选取:对于粗骨料的选取,其粒径正常范围为5~31.5 mm。对于细骨料的选取,细度模数要大于2.5。(5)掺合料:首要选取矿物掺合料。
3.3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控制
(1)振捣
①人工振捣、机械振捣:结合施工情况,在开展振捣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②二次振捣: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进行施工,加强其稳定性。
(2)浇筑
①浇筑之前:浇筑是路桥施工的关键流程。只有颜色一样的情况下,才能开展浇筑工作。②浇筑过程:要控制好每一层的浇筑厚度,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 (3)模板施工
无论是从模板强度还是平整度来说,都需要保证其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安装与拆卸时,要保证模板方便安装与拆卸,尽量降低在施工当中的非技术性问题。 4.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在拆除模板之后,采用浇水的方式对混凝土外表面进行防护,也可采用将覆盖物盖在混凝土表面的方式。在模板拆除之后,养护时间均应大于12h。并对混凝土中的缺陷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补。
4.5 接缝施工
(1)纵缝设置与施工
当铺筑宽度小于路面时,要设纵向施工缝,位置要避开轮迹,并重合或靠近车道线,构造可采用平缝加拉杆型。(2)横缝设置与施工当每天摊铺结束或摊铺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位置与胀缝重合,若因特殊条件不能重合时,施工缝应采用设螺纹传力杆的企口缝形式,在胀缝处其构造与胀缝相同。(3)胀缝设置与施工胀缝施工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胀缝钢筋支架应预先加工、安装和固定,并在使用手持振捣棒实胀缝板两侧的混凝土后再摊铺。
4.6 锯缝与维护养护
在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路面进行锯缝作业,要合理控制锯缝的深度,深度宜控制在 1/3~1/4 的板厚,这样才能确保锯缝作业的有效性。此外,还要对水泥混凝土市政路面的后期进行维护、养护管理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具体工程施工工序的严格质量控制,基本消除了道路裂缝的产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基本做到工程交验后使用零投诉,受到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李禄.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加固维护措施探析[J].中华建设,2020.
【2】郑家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