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第5期   作者:陈昱嘉
[导读] 在现今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明显提升的时代,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不用为了经济困难、吃不上饱饭的问题而发愁。

        陈昱嘉
        喀什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阿克苏分院 新疆843000
        摘要:在现今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明显提升的时代,几乎每家每户都可以不用为了经济困难、吃不上饱饭的问题而发愁。在农村,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地变好,农村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农田里的庄稼,而要想一年到头来的劳动努力没有白费,就要积极关注农田的水利工程的工作发展。在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人们比较关注河道的治理工作,因为河道的治理是此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今虽然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初步完成,但是完成后人们仍然会面对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隐患还未完全清除。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分析
        1小型农田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
        改造和治理河道是一项重要工程,它是加强水利建设,防洪,加强灌溉,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水质和环境的有效措施。小型农田河道整治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经济建设,二是改善沿江人居环境,改善水质,恢复生态自然。河道整治是疏通水流的最佳措施。有效的河道整治可以保证雨季来临时不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同时可以保证旱季农田的有效灌溉。在城市供水不足的情况下,河流处理后的水源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河道整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水体的自然资源,使水体中的生物种群处于自我调节的平衡状态,从而大大改善了水体的水质,称之为自然的平衡,同时提高了水体的抗污染能力和自净能力水体将得到加强。河道整治后,沿江环境也将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在城区,可以建设沿江风景带,这将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也可以达到整治的效果美化城市,起到招商引资、促进城市经济建设成效的作用。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分析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保护缺失。
        目前,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往往被忽视,整体重视不够。而且,在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后期养护管理方面,更是不受重视。因此,诸多因素的存在,都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整治不到位,缺乏保护意识。同时,一些农村在河道整治阶段,管理手段和应用的设备设施相对落后,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甚至可能出现沿河两岸垃圾堆放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整治的价值和必要性,最终导致河道无节制采砂、通航功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修建违章建筑而逐渐失去排灌功能,对工程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2.2河道水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是导致水资源污染的最大问题,由于没有对污水排放的规避或对水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渠道的完善规划,造成了清水的污染。此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小,污水处理规划不多,周边环境不够坚强,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道的污染不仅对周围的农作物和植物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周围人民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一旦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河道排水也不断流出,很可能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因此,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把河流水资源的污染作为一个重点问题,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仔细的检查,然后对污水的排放进行规划,避免污水在河流中过量排放,造成严重的污染。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整治责任主体比较。
        一般来说,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的是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开挖,有的是当地人共同完成,甚至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河流。因此,由于管理主体的不确定性较强,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责任主体往往不明确,河道污染治理不能到位,不能深入问责。同时,由于合同治理原则不明确,也会使管理力度相对较低,无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由于河道水流特性强,对上下游以及左右两岸的整治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如果河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各部门往往相互指责,导致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受到严重干扰,农田受到间接破坏。


        3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河道整治的策略
        3.1搞好河道截流和拓宽。
        对自然形成的水道的观察表明,它们的形状往往是弯曲的。虽然线路较为优美,但凹侧更容易受到河流的冲击,而凸侧更容易发生泥沙淤积,这将对河流的畅通形成障碍,使河流的防洪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弯道的一部分截断,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整条河流的抗洪能力,进而保证河流的畅通。因此,有关部门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在综合考虑水流、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河道进行截弯处理,设计导流方式,提高河道平面,保持河流畅通。同时,有关部门还可以适当增加河道宽度,使行洪时能有效限制水面上升幅度,进而避免洪峰到来时河道宽度限制造成的洪灾。此外,在河道拓宽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做好河道两侧房屋、树木的补偿工作,尽量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施工完成后,要全面调查河岸整体效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增强大坝稳定性。
        3.2改善河流水质。
        随着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应用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可能给河道带来新的污染。对此,提出虽然不能彻底消除污染,但可以通过人工截流进行清理,并配合河道的自净能力,可以有效控制河流污染形势的恶化。它采取的形式是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并在土壤中种植根系和植物。前者利用浮船清除河道淤泥,并将淤泥运至其他位置进行填筑,以确保施工安全。后者是人工湿地,即修建人工沟道,或在相应位置放置隔水层,以控制渗漏,而隔水层中种植根茎植物,则是建立天然过滤网,当污水通过根茎时,根茎表面生物性变差面膜会自动净化水源,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人们还可以修建生态护岸,增加河道两侧植被的数量和种类,固定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河岸与水生态的平衡。
        3.3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在健全的管理机制下开展和实施,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河岸设计建设、河道整治、河岸整治、生态绿化等采取有效的机制或制度保障。使河道整治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同时也要明确河道各断面的责任主体,通过整治和监督,确保河道整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确保一系列治理措施能够准确有效地落实到位,加强污染治理,保障水质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因此,有关管理或监管部门应督促责任方开展日常、系统的河道清理工作,以达到河道整洁的目的。
        3.4增加资金。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购置先进的河道整治设备,聘请专家指导河道整治工作,利用人才优势,招聘综合素质人员加入河道治理队伍,加大对河道整治的投入,使河道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保证,专业化管理工作得到良好的启动,从而提高河道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使河道整治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必须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河道整治工作,实现河道整治现代化,建立河道整治信息平台,收集河道整治相关数据,分析了河道整治的方向和方法,使河道整治工作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河道整治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居民生活和工厂发展影响很大。而要促进工厂和农业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河道整治的全过程,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就要开展河道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依法招商引资,才能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王汉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5(24):69.
        [3]韩晓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研究[J].陕西水利,2016(S1):182-184.
        [4]葛振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