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杨
沂源县市政工程公司 山东256100
摘要:水资源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企业生产的基础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全世界都遇到了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因此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个人都要重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减少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运用
一、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对能源以及各种资源的消耗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不仅在进行建设时会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同样非常大,导致本就十分严重的能源问题变得更加紧张,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环境遭受的破坏导致经常发生自然灾害,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加强了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使得以上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建筑过程中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运用,利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部分有限资源发挥同等作用,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程度上保护了资源。
二、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
1、热水系统节能技术
(1)利用太阳能加热
太阳能作为一种常见的清洁环保能源,具有绿色无污染、永不枯竭可再生的特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利用其对水进行加热来获得热水,比电、气等加热水的方式更加节能和环保,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太阳能热水设备基本包括了热管式和真空式两种,集热功能都比较高,保温效果十分明显,还可以进行自动化的运行工作。太阳能加热无论是在操作性和环保性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势,维护和管理也比较方便,使用寿命长。(2)利用其他自然热源加热。除利用常规太阳能加热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自然热源进行加热,比如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技术。空气源热泵、风冷热泵等具备节能、环保、设备应用率高、调控较方便等优点;水源热泵具备节能、节省投资、安装灵活、计量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地源热泵具备节能、环保、可分户计量分期投资、一机多用等优点。这几种技术形式均能较好地满足节水节能工作需求,由低温冷媒不断吸收低品位热能,并将其提升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从而将冷水进行加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
2、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
在节水型卫生器具的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节水性效果,还需要考虑价格因素与使用性能。①可将普通水龙头用瓷芯节水龙头来代替,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瓷芯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源,节水量处于3%~50%之间。在静水压力越大、普通水龙头出水越大的部位,节水效果更为显著。②选用小容积水箱坐便器,现阶段,我国在大力推广6L水箱节水型坐便器,设计人员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保障大便器的节能性。③选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与光电控制水龙头,在给排水系统运行时,水龙头将会关系到系统的节能效益,如果采用的是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可以在出水一段时间以后,自动关闭,有效避免了长流水下的水资源浪费,出水时间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实现自动调节与控制,当出水时间加以有效控制以后,完全可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涌水需求,对于一些使用性质相对单一、固定的场所,适用性较好,比如车站、码头等区域。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使用时,不需要人力控制,虽然其节能效果相对较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较高的价格限制了其推广。
3、实现对供水管道的升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实现对供水管道的安装升级。在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用水量的最大压力值进行设定,从而确保供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在后期对管道进行检修、维护的时候,也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源等实际分布状况对系统的水压情况进行检查,不断对供水管道系统进行升级与改造。
4、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4.1新材料的应用
传统给水系统中采用氯气进行消毒,氯气本身有毒而且溶于水后对金属管道有腐蚀性,这不仅会造成管道、阀门等损耗,而且容易造成渗漏。管道腐蚀后,表面坑洼不平,水头损失就会增大,无功损耗增加。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选择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U-PVC、PP-R、PE等新型管材,避免腐蚀和渗漏现象,实现节能目标。另外,对屋顶结构进行创新设计,比如做成架空屋顶﹑种植屋顶﹑蓄水屋顶或者铺设保温材料,实现节能保温,减少能量损耗和给排水能源浪费。
4.2新设备的应用
使用充气水龙头、瓷心水龙头等新设备,实现自动减压,采用该方法的节水量能够达到20%以上。使用节水马桶等设备,减少用水量,同时采用超漩喷射虹吸等新技术,增加冲击力,从而实现节水目标。老旧建筑采用“水泵—水箱”供水方案,水箱容易出现锈蚀,导致水污染,造成电能和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可以采用不锈钢、玻璃钢和陶瓷等新材料,或者在水箱内部镀膜,实现防腐防渗的作用。为实现节能需求,可以采用二次供水设备,使用变频供水或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在用水高峰提高水压,在用水低谷降低水压,避免电能的浪费。自动变频器检测水泵的状态,如运行压力低于额定荷载的20%即低压运行,如在运行压力的60%以上,即增加水压。
5、雨水渗透技术
绿色建筑中,雨水渗透技术应用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自然系统的构建,来保护区域内的土壤,进而为建筑物提供更为稳定的水资源。在雨水渗透技术下,基本上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大面积的污染,甚至不会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任何干扰,可以保持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现阶段,随着雨水渗透技术的广泛应用,分散渗透、集中渗透是主要类型,对分散渗透而言,由于其规格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在整个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采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以有效缓解对雨水收集系统所造成的压力,及时补充地下水。但是,分散渗透下的渗透效率相对较差,在渗透性差、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一般不能采用分散渗透。相比较而言,集中渗透的规模与储水容量也相对较大,净化能力更强,在绿色建筑群中更为适用。
6、新型供水方式的实际应用
在当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比较常见的新型供水方式有两种,第一是变频调速供水,第二是叠压供水。其中,变频调速供水的方式是主要借助先进的变频调控技术,在变频调控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水泵运行的速度会随着供水量的变化而持续不断的进行调整,这样一来,便能够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达到节水效果,还能节约泵组运行所消耗的能耗。其次,叠压供水方式,是在节水节能设计中脱颖而出的供水方式,原因在于叠压供水模式不仅不需要设置水箱水池,而且也不会发生滴水的现象,它可以利用水管网的有效水压来进行抽水供水控制。
结束语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绿色建筑逐步成为当前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建筑结构。而给排水作为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提高绿色建筑的整体效益,需加强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各种水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利用,发挥水资源价值,满足基本的用水、节水需求。
参考文献
[1]原宇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4):267.
[2]曾垂胜.研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9):127-128.
[3]孙晶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2):265-266.
[4]梁松.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