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旭
身份证号:32032319950821****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给排水项目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加,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对给排水设计既是契机,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由于给排水体系内容复杂,影响因素多,选择经济、合理、可行的给排水方案已经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
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包括很多内容,如管道、阀门、地漏、仪表等,在设计过程中要遵照施工便利性、外表美观性等基本原则来进行。不但要实现基本的给排水功能,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这对于给排水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按照具体情况及建筑的实际特点进行综合设计。
1 建筑给排水设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 管线布局问题
管线位置会直接决定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质量,建设单位应当和建筑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对接,避免管线布置不合理而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厨房下水管道不设置在墙角,会破坏厨房的整体布局,降低厨房的使用空间,提高厨房的装修成本。同时,可能导致下水管与上水管距离较大,上水管需要多次转角才能与下水管道重叠,折弯处会受到水流冲击,从而加剧给排水管道的老化。给排水管道空间关系和间距是影响建筑给排水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间距过小或平行布置,当排水管漏水时,容易渗入给水管道,影响其水质。如果因特殊情况给水管线和排水管线必须平行埋设,两者间距也要大于50cm。
1.2 地漏水封效果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应当重视人的使用体验,并确保污水管中的异味不会散播至居住空间。但是部建筑在投入使用后,由于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工程造价,选择了劣质的水管材料、水封产品或水封高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此时地漏水封质量较差,水流中的杂质容易在管道中沉积,导致下水管道堵塞。同时,如果地漏水封破坏,会破坏整个房间排水系统的平衡,下水道臭气涌出,影响业主身体健康。
1.3 给水压力问题
为了实现土地面积的使用利益最大化,目前城市建筑结构以高层建筑为主,这对于给水设备的水压供应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般而言,建筑结构越高,所需要的给水压力越大。如果供水设备提供的水压过小,则难以满足高层居民的用水设备出水大小及力度要求。水压过大,容易导致能量损失、水资源浪费,经济上不合理。同时,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混乱也会明显提高给排水管道的压力。设计人员通常会选择低区供水+高区供水(屋顶水箱供水)的方案来为实现建筑给水,但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节约成本,会将水箱设置在高度较低的位置,造成高层水流量过小或无水可用的现象。
1.4 地下室污水提升困难
目前,住宅建筑结构物经常会设置地下室夹层。为了提升地下室污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污水池,且污水池体积应大于功率最大的水泵5min的抽水量。这种做法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且污水池池盖密封性较差,容易污染室内环境。
1.5 排水管和通气管设计不当
建筑结构中的排气管和通气管设计不科学不仅会引起排水管道堵塞、有害气体扩散,还会提高维修难度,如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结合处无水封装置,有害气体会沿管道渗进室内;卫生间排水管选择普通的PVC管,水流在管道中流动容易出现噪声,并顺着管道传播。
2 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2.1 合理设计建筑给水压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城市给水网的水压难以满足高层住户的用水需求,因此,大部分建筑的给水系统都需要采用分区给水这一设计方式,即由城市给水网直接供水给建筑低层的用户,而建筑高区则通过水泵的加压供水。在进行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时,相关单位应该对其使用要求、材料设备的相关性能、建筑物层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实际情况,借助室外给水网的水压对建筑给水系统进行合理分区。
2.2 科学设计建筑屋面及阳台的排水系统
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还要加强对建筑屋面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视,避免出现雨水渗入阳台的情况,以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屋面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汇水分区,结合屋面坡度将汇水区域设置在坡度最低的位置,并且将屋面划分出多个排水区,使其能够将雨水引入相对应的雨水口,然后在雨水口处安装雨水斗,保证雨水斗的承接面积能够包裹住整个雨水口,这样则能够促使屋面汇集的雨水全部落入雨水斗之中,通过排水管有效排出,有效防止渗水情况的出现。另外,在设计建筑阳台雨水的排放系统时,设计人员还需要结合设计情况,使用无水封的地漏实现对大量雨水的有效收集,同时还能够及时排放阳台上的雨水积水。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加强对地漏设计的重视,地漏能够利用存储的水对地下管道以及化粪池管道进行隔离,若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则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如果要保证水封质量,相关设计人员则要遵循水封设置的标准要求,将其深度设置在5cm以上,同时还要定期向水封中加水,以免水封出现干枯的情况,致使异味散出。
2.3 科学合理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通气管
在进行室内排水管设计时,一定要保证排水管管径尺寸,一般情况下横管大于75,干管不小于100,以此确保管道的畅通,降低后续维修费用。在管道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屋面情况,确保排水通气管高出屋面,防止外部污染气体进入室内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在排水管设置时要尽可能远离卧室,以此降低噪音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对于高层建筑,为对水流速度进行有效控制,最好将排水管设置为乙字管,通过导流装置使得水顺着管壁向下流动,以此来降低水流对于排水管内壁的压力。在进行卫生器具排水管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排水管远离卧室,可通过UPVC螺旋管或UPVC管道来降低噪音影响。相对于内螺旋消声塑料排水管来说,塑料排水管的噪音要超出10dB左右,并且楼板间的隔声效果相对较差,而内螺旋消音塑料排水管可有效降低噪声。
2.4 合理设置倒流防止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在供水干管及供水环网之间设置倒流防止器,以此来有效控制管道内部水的流动方向,能防止管道内部介质发生倒流而影响城市供水环网的水质。另外,在倒流防止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以下4个方面。(1)倒流防止器要设置在引入管上,并且将其进行水平安装。(2)要尽可能将其设置在离杂物较远的区域,保证环境的干净整洁性,同时要确保倒流防止器周边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后续维护的便利性。(3)倒流防止器需配置安全排水器或者空气阻隔器来共同使用,需将空气阻隔器的出口连接到下水道或排水管网当中,并且要保证出口距离地面不小于30mm,要保证出口点远离杂物及积水点。(4)为便于后续进行有效测试及维护,要在空气阻隔器和排水器出口之间设置球阀,同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要确保球阀处在开启状态。
2.5 合理设置地漏水封
在进行地漏设置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规范来进行,要确保地漏水封在50mm以上,并且需采用水封不易被破坏或蒸发的地漏。一般情况下要将地漏设置在卫生间、盥洗室等容易排水的区域,对于不经常排水的区域来说可不设置地漏,防止地漏水封干涸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除此之外,在进行地漏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厨房等较为特殊的区域,若是厨房用水频次较低无需设置地漏,对于需经常洗涤的区域要设置地漏,防止因为区域积水而造成水淹的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的有效设计能够将节能环保的理念有效落到实处,同时也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睿.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6):15–17.
[2]王菊芳.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浅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5):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