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前法
信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邮编:271600
摘要:暖通和给排水设计是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一环,其关乎绿色建筑整体对于各种资源的开发度与运用度,对于绿色建筑本身节约高效运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绿色建筑暖通和给排水的节能设计。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暖通;节水
引言
在提倡环保节能的今天,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建筑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暖通空调作为绿色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建筑采风、建筑通风和空调系统等部分。暖通空调的设计是绿色建筑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对于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在降低暖通空调消耗能源的同时,也要提升住户的居住体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能型社会。
1暖通空调设计遵循的主要原则
1.1绿色环保原则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城市化的热潮下,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居住的住宅要尽可能地做到舒适。因此要提高住宅的居住质量,暖通空调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然而,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若是提倡环保节能,必定会影响到一些污染性和资源消耗性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时,要基于环保的理念,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使用可再生资源,并坚决抵制劣质资源的运用,提高暖通空调施工的质量。
1.2循环利用
在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环节,为控制施工成本、减少材料消耗量,必须遵循循环利用原则,在保证施工质量达标、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各类由废弃材料二次加工形成的,或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绿色材料。因此,在开展返工作业,或材料破损时,可以将所产生的废料进行二次加工,从根源上减少建筑废弃物产生总量、控制施工材料的实际用量。
2暖通空调系统在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控制方法
2.1变频技术的应用
目前,虽然变频技术已经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具体效果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难以达到相关的节能要求。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变频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优化,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变频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利用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力工作,提高变频控制的精确程度,既可以降低能源的过度消耗,又能够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负荷,从而降低系统因负荷过度而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
2.2地源热泵技术
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将建筑周边地层中所分布的地热资源作为主要供热、制冷能源。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仅需输入一定的高品位电力能源,系统即可将热泵所采集地热资源转换为高温热源,从而起到建筑暖通供热效果。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系统也可以持续提取建筑室内空间所释放的热量,完成冷系统、余热系统之间的功能性转换操作,将多余热量向建筑周边地层中释放,起到控制地层温度均衡的作用。根据地源热能采集方式,可以将地源热泵系统细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地下水地源热泵、地表水地源热泵。此外,在采取地源热泵技术时,设计人员可选择构建配套的温度调节系统,根据用户需求控制所转换高温热源的具体温度,确保可以满足用户个性化使用需求。同时,采取防漏保护措施可以避免地源热泵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泄露安全事故。在我国北方区域,由于气温温度较低,地源热泵系统很难从地层中采集到充足的地热资源,因此应额外设置辅助供热设备。
2.3太阳能技术
暖通空调能源技术在绿色环保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可以将太阳能运用到暖通空调的能源设计中,太阳能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等优势,而太阳能在发热和发电等领域的运用也比较成熟。在绿色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运用到太阳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绿色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太阳能的优势,可以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安装太阳能收集的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到绿色暖通空调循环系统中,保证暖通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秉承环保的原则。而在绿色环保建筑中太阳能供暖系统主要用于热水的供应和地板采暖,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集热器。虽然太阳能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但是太阳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遇到阴雨天气时,太阳能就不方便使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暖通空调设计的过程中加入燃气炉,进行辅助加热。保证居民在阴雨天气和冬季也能进行日常的取暖。
3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的措施
3.1分质供排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生活和生产用水量也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的矛盾随着水资源的匮乏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集中式给排水系统已经跟不上绿色建筑的要求,分质供排水系统是适应绿色建筑节水要求的新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的目的,按水质的质量划分的供水一般分为三种:优质饮用水,市政供水和中水(中水和雨水)。因此,建立相应的给排水系统进行分质排水分类,主要包括优质杂排水、杂排水和生活污水等三种,以达到收集,再生和排放的目的,节约水资源。?在某些地区,充分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缺水问题的方式也包括有效利用降水和海水。
3.2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计
由于房屋屋面雨水污染程度比较小,因此可以对这部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建筑排水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完善室内外雨水管网,引导雨水逐次流经分流井和雨水弃流控制井以及过滤井,最后进入清水池中,通过消毒处理后,再利用变频供水措施应用于建筑卫生间和园林浇水等方面。由于在房屋建筑中不利于布置立管设备,所以为了高效利用雨水资源,在雨水收集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沉淀池中引入雨水,根据虹吸式压力流系统来高效收集雨水。在建筑排水设计中,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重要的一部分,设计人员可以对建筑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同时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将其应用于小区绿化和马桶清洁等方面,可显著节约水资源。
3.3新材料的应用
传统给水系统中采用氯气进行消毒,氯气本身有毒而且溶于水后对金属管道有腐蚀性,这不仅会造成管道、阀门等损耗,而且容易造成渗漏。管道腐蚀后,表面坑洼不平,水头损失就会增大,无功损耗增加。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选择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U-PVC、PP-R、PE等新型管材,避免腐蚀和渗漏现象,实现节能目标。另外,对屋顶结构进行创新设计,比如做成架空屋顶﹑种植屋顶﹑蓄水屋顶或者铺设保温材料,实现节能保温,减少能量损耗和给排水能源浪费。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绿色建筑暖通和给排水设计的节能途径,可通过绿色建筑自身条件优势以及技术设备革新来进行,既要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给予暖通和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便利,也要积极借助先进的节能设计与信息技术、设备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麦明辉.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J].冶金管理,2020(15):76-77.
[2]杨丽萍.公共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202-203.
[3]袁康婕.暖通系统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要点[J].应用能源技术,2020(6):50-52.
[4]林晓星.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探究:评《给水排水技术》[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