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5期   作者:涂维涛
[导读] 伴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随之增多。

        涂维涛   
        身份证号码:32083119900104*****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随之增多。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中,常常由于工程施工不规范或者道路结构设计等问题导致遗留相应的隐患。其对于道路安全及车辆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工艺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分析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原因,从而探讨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引言
        我国现有一些早期修建的道路桥梁存在病害问题较多的情况。受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桥梁的整体质量并不高,只能勉强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桥梁问题逐渐显露,其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进行加固,在消除病害的基础上,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1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1.1桥头破损
        就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桥头破损是一种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工程病害。桥头破损主要表现为桥梁两端发生了一定的变形,进而导致桥梁整体应力结构出现一定的变化。这一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工程整体稳定性受损,所以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处理,对桥梁的使用安全可能造成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桥头破损问题,必须要针对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了解其原因并针对性地予以处理。通常情况下出现桥头破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施工作业材料问题造成的,材料质量不佳使得桥头承载力与抗冲击力相对不足,进而在使用过程中被车辆反复碾压,出现了桥头破损问题。
        1.2钢筋锈蚀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钢筋是除混凝土之外最为重要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桥梁的使用寿命。锈蚀是钢筋中较常见的病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加剧,当锈蚀达到一定程度时,钢筋可能会发生断裂,使构件丧失承载力。不仅如此,钢筋锈蚀后,会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导致钢筋与包裹在外面的混凝土表面产生剥离现象。目前,可将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中氯离子含量过大时,引起钢筋锈蚀。(2)混凝土发生碳化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进而导致锈蚀。(3)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容易造成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4)环境的温湿度会对钢筋锈蚀有直接影响。
        1.3裂缝问题
        在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极易出现裂缝病害,造成这一病害的主要原因是:(1)温度。沥青混凝土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基础成型中,材料经过脱水收缩后会出现一些规则性的水平裂缝。(2)荷载。现阶段,汽车数量持续增加,导致桥梁承受荷载不断加大,引发超载、超速问题,导致桥梁承受的竖向荷载超出设计承载力,造成路面裂缝问题。
        1.4伸缩缝与支座病害
        伸缩缝病害较为常见的是伸缩缝不贯通或者存在质量缺陷,造成的影响就是桥台侧翼墙、防撞护栏和栏杆扶手的裂损,进而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分析该病害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伸缩缝施工不到位,混凝土振捣不紧密所造成的,很多时候施工人员对于伸缩缝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导致伸缩缝施工时重视度不足。支座问题主要指的是桥梁支座安装不到位,或者钢构件生锈等,这对于工程的长期使用也是非常不利的。造成支座安装不到位的原因,一般是数据测算精度不足,垫石厚度不够或施工作业不规范造成的。对于此类病害的防范,关键在于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做好质量问题的预防。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技术
        2.1桥头搭板托空处理技术
        受季节性水位变化,桥头填土沉降等问题会引起局部弱支撑、桥头搭板沉降变形、桥头跳车等问题。防止和处理此类桥梁病害,可以在施工时采用桥头搭板脱空处理技术,把桥头搭板安装在桥台、悬臂梁板顶端、填土等内部,避免桥端连接部位出现沉降问题。另外,可以在出现病害后,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填充桥头搭板处空隙,加强桥头填土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2.2钢筋锈蚀处理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钢筋锈蚀等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在路基等结构层次上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及时将雨水排出,并且与地下水进行阻隔。选择钢筋材料时,要整体考虑环境及使用寿命等,同时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操作,加强质量控制。一旦钢筋发生锈蚀现象,工作人员需要对钢筋的外表进行打磨,或者喷涂钢筋除锈剂,消除锈蚀部分后将钢筋放置到原来的位置进行绑扎,做好善后工作。
        2.3桥梁破损修补
        在对桥梁中破损较为严重部位进行处理时,应将该部位松动的混凝土全部凿除,使其露出骨料,并对裸露在外的锈蚀钢筋进行除锈,用微膨胀水泥浆作为界面剂,通过环氧混凝土进行修补。对修补的部位进行凿毛,用清水对混凝土基面进行清洗,从而使基面达到清洁、干燥的要求;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对聚合物砂浆进行拌制,随后在缺陷部位涂刷一层。当缺陷修补好后,用钢丝刷将混凝土接缝处的浮浆去除掉,并以清水进行冲洗,晾干后抹环氧树脂浆液进行封闭。桥梁破损部位修补完毕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其中环氧砂浆的抗压强度应达到规定值,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无油污,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部位应无裂缝且外观平整,钢筋表面也应无锈蚀的迹象。
        2.4伸缩缝与支座处理
        伸缩缝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展开,确保伸缩缝贯穿,同时保证每一施工环节,诸如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均达成质量标准。对于支座的安装设计工作,首先务必要对支座的具体数据做出科学、精确的测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些数据予以有效落实,确保支座垫石厚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对于支座的钢构件务必要通过刷防腐涂料等方式,做好防腐蚀处理。更换支座时,可在墩顶安放超薄千斤顶,梁底与千斤顶接触面设置横向刚性连接,以保证横向同步顶升及提升顶升稳定性。顶升高度不能超过1cm,顶升后更换破损支座,再进行落梁。
        2.5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技术
        针对道路桥梁结构发生的一些病害,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技术,根据原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及工艺进行具体设计。首先,道路桥梁可以用增大混凝土结构物的截面面积和配筋进行加固,可以实现对主要支撑构建的加固。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范围及尺寸结构进行计算,明确病害的位置,加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混合,从而达到预期的要求。其次,可以采用植筋技术,在原有结构上加大其承受范围,将新的钢筋通过空洞的形式插入其中,从而避免结构变形对于道路桥梁的整体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导致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所下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消除病害,提升桥梁承载力,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加大对桥梁加固技术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外,还应开发一些新兴技术,为桥梁工程加固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蔡川.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5):110,112.
        [2]孙志恒.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0):156-157.
        [3]周凯.浅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与装饰,2020(2):116-117.
        [4]刘庆浴.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18):107-107,110.
        [5]陈明.试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智能城市,2020(10):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