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黄世辉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工程管理存在许多危险因素。

        黄世辉
        防城港市港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防城港 53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工程管理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其中,工程与经济学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工程经济学,因此工程经济学最重要的就是风险管理与风险预防,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润,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和风险。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对策
        1 做好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分析
        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形式也复杂多变,并且存在于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及时地加以管理和预防,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整个工程地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采取相对应地措施将风险一一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对于随时有可能面临的突发状况进行提早预防,更具前瞻性地对已经发现和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整改和估测,从而来保障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工程经济管理中具体风险分布
        2.1 投标报价风险
        (1)因为建筑市场工程比较少,而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很多,一些施工单位施工企业为了让施工人员与设备得到充分运用,进而把价格压低来中标。
        (2)业主没有准确地认识招标工作的意义,以为招标竞价就是为了让工程成本降低,就是压价。
        (3)建筑市场规则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对业主缺少必要的约束,施工方处于劣势位置,导致业主迫使施工方让利垫资的情况屡见不鲜。
        2.2 工程清单项目和计量统计的不一致
        首先,不严格的招标过程,存在部分企业自身就对工程整体的工作量不明确,也就不能为中标方出具相对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基本上是由承包商自己依据招标图来计算清单的工程量。其次,业主所供应的工程清单内容和计量统计的不相符合。招投标的时候,对于报价的处理,必然程度上,非常容易让人出现心理误解。以上两种状况,报价一旦存在偏差,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就变大。
        2.3 承包合同的风险
        承包合同中的风险条款,对于承包人来说不容忽视。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首先,合同中明确规定的、某些风险必须由承包者来进行承担。例如,有的合同有这样的规定,当施工价格在某个范围内波动时,价格仍然保持不变。其次,业主单方面提出不对等的条款来转移风险。例如,有的合同中规定,业主对第三方干扰所造成的工期拖延不进行相应的补偿,而是由承包者全部承担,这毫无疑问把工期拖延带来的风险转移给了承包者。最后,签订合同的双方合同条款模糊、单一、遗漏而造成的风险,如合同中缺少业主拖欠工程款的相关处罚条款。
        2.4 劳务分包管理中的风险
        工程施工项目展开最根本的是需要施工人员,现在很多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即便在进行施工培训之后仍对施工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施工安全意识不强,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这样的后果是很容易造成质量不合格和工伤,各种纠纷无法避免的产生,施工企业法律风险明显增加。
        2.5 质量、安全、工期管理中的风险
        首先,由于质量不合格而造成验收不通过,这样的结果是工程必须返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其次,不到位的安全措施会使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其结果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工程成果付之东流,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赔偿。最后要说的是,因为自然和人员等因素而造成工期的延误,使得工程经常拖期完成,浪费了更多的投入,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2.6 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物价在不断攀升,建设工程所用的钢材、水泥及建筑劳务用工价格当然也会增加,造成施工成本越来越大。对于某些确定单价或总价的承包项目而言,承包价格如果不能随着物价的变化而变化,则施工单位将面临巨额亏损。工程项目中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所带来的花费,但是材料价格越来越高,使得承包者会遇到更大的风险,这样带来的风险无疑给承包者有很大的不利,使得企业得不到发展。
        3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的对策
        3.1 提高工程经济管理意识
        想要提高工程经济管理的效果,首先要提高工程项目人员的管理意识。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较为复杂,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性管理。如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考虑成本和工程进度的关系,在实现成本控制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工程项目施工时,有时会出现追赶工期得情况,这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只有把成本、安全、进度、质量等科学合理的协调,才能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实现成本最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2 提升工程经济风险分析能力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关注风险发生的预兆以及其发展变化,以采取必需的应对措施。如因设计变化、标书所规定的施工方式不合理、现场施工条件的变更、工程量的增加、人力不能抵抗的自然条件导致进度延误、业主对施工顺序提出更改以及提出超过合约范畴而导致的施工费用增加等。
        3.3 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在工程项目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设计与施工实际脱轨的现象,虽然制定了设计方案,但在现场施工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与设计不符的实际问题,设计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而作调整,但是项目人员还是按照最初设计进行施工,造成预算与实际造价的差异,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造价人员要和设计工程师保持沟通,对经常出现变革的项目进行分析和交流,认真研究,使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相结合,这样就避免了工程造价和实际施工费用不符合的情况出现。
        3.4 构建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建设企业要构建工程经济管理部门,全面管理工程项目的运转工作。企业需要建立设计和营销等专业化机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工程经济管理部门能够保证将经济管理落到实处,监督工程成本的预算,将各个部门的经济管理有机结合。企业的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制订、施工分包以及资金调动等工作,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安全的监督。企业必须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施工漏洞有据可循。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尽量使工作透明化,以保证招投企业的利益。在材料采购时,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构建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机制,形成科学的材料配送网络,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
        3.5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领导公司运营的主要重点是相关人员,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公司的成长。公司的成长取决于其人才,成功的建设项目需要良好的管理团队和良好的员工队伍。当公司单独雇用工人并组建劳动力团队时,提出要求,在雇用过程中会提高雇用标准,直接雇用具有工作经验或高学历的人员,并雇用专门技能对雇用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进入会场时,要强调安全知识,并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根据施工顺序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我们正在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以防止施工中发生事故。如果公司将项目的一部分外包给具有相关资格和成熟技能的专业团队,则该团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定并签署合法的劳动合同。
        结语
        总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完善的管理机制给工程经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了保护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质量,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这样,项目的总体效益就可以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向敏,剖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08):18
        [2]李多修,汪孝奎.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的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19(01)25
        [3]赵东丽.浅谈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