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甘元彦
[导读] 本文就将主要分析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甘元彦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永川  402160)
        摘要:建筑事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是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了工程建设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将主要分析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扩大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和可塑性能,因此,也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就有必要在混凝土结构作业中合理选用混凝土材料,并对加固施工技术予以全面掌握。
1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的意义
        房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建筑项目规模较以往明显增大,土地资源也逐渐呈现吃紧状态。为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十分常见,建筑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老化问题,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结构老化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建筑超负荷应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为此,在建筑项目设计中,一方面要注重设计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工程评估,准确把握建筑物损伤概况,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做好修复工作,以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该处理方式无需重建,利用局部加固技术便可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社会资源消耗,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
2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
2.1加大截面法
        加大截面法主要指将混凝土注入到建筑受弯和受压的区域,以此扩大截面的高度与面积,增强构件正截面与斜界面的抗弯和抗压能力。该加固技术需要结合建筑钢筋长度、面积及受力情况,对工程建设予以全面调整。这其中构件正截面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如在工程施工中可浇筑与建设区域相同的混凝土截面,充分发挥新旧构件的作用,完善建筑性能,增大混凝土的承载力。该加固方式相对便捷,但是施工周期较长。
2.2外包钢加固技术
        外包钢加固法是利用外焊接、环氧树脂灌浆和浇筑水泥的方式,加固钢材梁柱周围的包型钢,从而增强建筑物的承载力及构件的抗压力,提升建筑的延伸度。利用外包钢加固法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建筑物在静力加固基础上形成的二次受压问题,另一方面也可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对建筑外观的负面影响。
        外包钢加固基础材料的稳定性和粘结力优势较为明显,同时灌注便捷,抗老化效果较好。外包钢加固法主要分为干式外包钢和湿式外包钢加固形式。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的基材。低强钢材主要的作用是减小结构间摩擦,增大二次组合结构间的粘着力。水泥和混凝土能够提高基材的收缩性,优化构件部位的粘结性能。外包钢加固法能够增大构件的局部承载力,也可延迟或预防建筑裂缝问题。这种方法可用在承受静力作用的受压及受拉构件上。如环境温度在6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无明显的化学腐蚀环境之中。若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则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足C15,不得使用该加固方法。
2.3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与加大截面法原理大体相同,虽然该建筑加固方法并不影响净空,但是需要长期处于潮湿的作业状态。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能够弥补混凝土受压区域的强度不足,增大建筑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置换混凝土法主要应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或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受结构破裂或混凝土存在蜂窝、孔洞和疏松等缺陷的影响,混凝土强度较低。施工人员利用挖补的方式需要置换劣质混凝土,以此保障结构的功能。而该方法能够在加固施工后恢复结构原本的形态,不影响原有的使用空间。但是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效果不佳,且挖凿过程中容易对构件混凝土造成损伤,作业周期较长。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多种不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局部加固处理当中。
2.4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主要分为预应力拉杆和预应力撑杆两种不同的方式和类型,预应力拉杆加固前,施工人员需合理调整拉杆的尺寸及所处的位置,做好安装工作,认真检查零部件后方可张拉。螺杆、螺帽和焊接接头质量均应满足规范要求,从而维护传力杆张拉施工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应用预应力撑杆法时,施工人员需保证撑杆尾部与混凝土构件焊接牢固,若满足要求,则可使用螺栓固定两端,灌入适量的环氧砂浆,实施加固处理,之后在局部涂刷防锈漆,切实完善构件的防腐性能。
2.5植筋技术
        钢筋植入法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在结构受力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构件的位置确定植入钢筋的位置,在完成钻孔、清孔和植筋施工后,利用结构胶粘合钢筋与混凝土材料。浇筑混凝土时需做好新旧混凝土的衔接工作,优化构件的受力性能。加固补强技术施工便捷,工作面较小,且无需投入较高的成本,适应性优势明显。所以,在混凝土工程结构补强施工中得以普及。植筋胶以自身的粘结材料锚固力锚固了结构钢筋,可强化锚杆与基材的加固效果。完成原构架加强补强施工后,植筋产生的粘结强度与机械咬合力承受了构件的荷载。所以说,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一方面提高了锚固强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锚固抗拔力。
        综上,五种建筑加固技术的优缺点,可以总结如下表1所示:
表1建筑加固技术优缺点对比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获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结构老化问题,进而威胁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在加固混凝土建筑时,施工人员科学应用外包钢加固技术和预应力加固技术可有效提增加建筑构件的承载力,同时也可科学应用植筋技技术,强化混凝土加固效果,以此推动建筑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晓晴,倪青.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混凝土,2020,No.367(05)
[2]陈光达.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分析[J].信息周刊,2020,000(010):P.1-1.
[3]赵晓灵.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7).209-210,212.
[4]李蔓.解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加固技术[J].四川建材,2017,(6).18,20.
[5]李伟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加固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6,(1).41,65.
[6]吴田明.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探讨[J].房地产导刊.2020,(17).86.
作者简介:甘元彦,1980年3月,男,重庆市,汉,研究生(博士),高级工程师,重庆文理学院教师,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方向: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