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京义
身份证号:37090219841022****
同时降低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加大重视力度和管理力度,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保证进度的合理推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安全管理、作业水平、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众多因素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对工程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安全隐患存在于建筑工程中,频繁引发安全事故,需要施工单位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来实现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工程作为重要支撑行业,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施工过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目前依然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施工,尚未实现全自动化作业,在施工中任何安全管理漏洞或人为操作失误,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损害了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而且威胁着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使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需要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员工操作行为进行规范,最大程度的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一个时期,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依然采取畸形化管理模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即粗放式管理与目标式管理有机结合,一方面过于重视工程进度,对安全管理有所忽视,使众多安全隐患存在于施工。另一方面缺乏严格的监管,对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我国建筑行业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相关人员会按照施工项目特点,对安全管理内容以及相应标准进行制定,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结合,但部分施工企业在实际设置安全条例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与实际工程施工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只落实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2.2施工设备管理有待提高
现代建筑施工需要投入多种设备与机械,而同一类别设备又分为不同型号,使用与管理相关较为繁琐,设备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设备使用不当、机械故障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会对施工形成直接影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这一部分管理,也是安全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
2.3安全检查细致程度有待增强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常用手段,能够及时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就意味着,如果安全检查不够详细、全面,就可能会使诸多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与处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事故,并不利于工程施工,会加大工程施工风险系数,所以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关注,要提升整体检查详细度与全面性,避免安全隐患进一步恶化。
3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3.1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质量
针对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各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对自身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改变以往错误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方式,应对施工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指定与调整,以保证管理制度开展质量;另一方面应对现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强化,要对第一责任人进行确认,并要结合施工综合环境,对施工每一位人员进行考核,要将工程特点渗透到制度之中,完成制度制定完善性。同时还应建立专业施工安全监督团队,要对每位安全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并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真正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保证各种安全隐患可以被及时发现并排除,并要对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监督,要对整改质量进行保证,以保证最终施工质量。
3.2优化施工设备管理方式
在对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时,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施工设备管理:第一,选择适合的设备操作人员,要对人员操作水平以及设备维护常识等内容进行考察,以保证机械设备操作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人为方面的失误;第二,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与考核,只有考核合格者才可上岗,否则要继续参与培训,并要按照人员操作技能以及性格特点,对其所操作的设备进行科学分配,且要对设备管理与保养责任落实给个体,以保证机械设备使用质量与完好率;第三,要对设备用油品、燃油以及润滑油等产品进行合理挑选,不能一味关注油品价格,要按照机械设备实际需要,对各种油品进行科学筛选,以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效果;第四,要对机械设备操作与运行进行监督,尤其要对设备技术规程以及作业注意事项执行情况进行明确,以便在问题发生时,可以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纠正;第五,要在每次设备使用前后,都对设备安全装置以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要对配件备用质量与数量进行审查,要尽量避免带故障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以免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
3.3增强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为实现高质量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施工企业还应对安全隐患整改力度进行增强,一方面要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要对保卫、安全施工模式以及消防等内容进行检查,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整改;一方面要明确本次工程重大危险以及可预估的安全问题,并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要对危险源安排专人进行看守,如果问题发生,要及时作出应对;另一方面要对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安装以及悬挑脚手架搭设等,设定专项管理方案,并要实施施工全程监督模式,确保每项环节施工都能得到有效监管,保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被及时整改,以为后续施工开展提供保证。
3.4实施动态化安全管理模式
施工企业要多现代化技术与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借鉴,要在实施动态化安全管理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被动式的管理方法,而是要是问题发生之前,及时对其进行排除,从而最大限度对施工安全进行保证。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要借助监控系统,实施24小时全程施工巡查与监管,要将定期检查与全天候检查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要对冬雨以及施工高峰期展开专项检查,以便为工程施工提供保证;其次,要对管理重点进行明确,有的放矢对各项施工进行管理,尤其要对机械、高空作业以及电气线路等内容进行着重检查,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在对进场设备与材料进行监控,要明确工程各环节施工要求,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设备性能以及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并要在设备安装之后对其展开安全调试处理,并要对废旧设备进行淘汰,以便从源头起,杜绝安全问题发生;最后,要对所有设备、材料进行登记,特别要对设备保养、故障以及维修过程进行记录,以便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地数据支持。
4结束语
鉴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安全问题的研究力度,要准确分析出安全问题产生原因,明确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通过运用落实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增加安全费用投入等手段,不断对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进行提升,从而确实切实安全问题发生几率,实现高质量安全管理施工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强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6):134,136.
[2]王雄.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及优化对策[J].建筑技术研究,2020,3(1):20-21.
[3]冯宏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