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庆
身份证号:37130219910124****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进一步刺激建筑行业的繁荣。由于工程建筑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资且极其复杂的施工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改良施工设备,切实做好项目工程建设。本文就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进行相关讨论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因为其本身土质的缝隙比较大、含水量较高、压缩性强、承载性差等问题,导致软土地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无法承受建筑物下压力加大而造成地基强度承压过大以及出现变形等情况,很难满足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设计。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改良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确保其稳定性、使其逐渐符合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
二、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深层水泥搅拌桩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水泥用作固化剂,然后使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殊的搅拌设备在地基的深处将软如和水泥等物质进行实地搅拌,提高软土密度,使其逐渐硬实,增强软土地基自身的强度。这种方法是当前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软土地基比较常用,也比较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1)试桩
试桩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主要是用来搜集水泥浆中的水、灰的兑入比例、泵送压力、搅拌设备的提升速率、钻进速度和搅拌深度等信息参数,为接下来的工程建设中,大规模开展水泥搅拌桩作业提供数据支持。在试桩施工作业中,要按照相关规定划分标段,而且每个标段中的试桩不得超过5根,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试桩可以采用6d后直接挖开取出或者在15d后直接取芯的基本原则,以更好的做到对搅拌的水泥融合程度以及水泥土的强度。在这个环节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只能试桩作业成功以后,才能开展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作业。
(2)施工准备
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桩作业时需要对地面或者地上的施工障碍物予以清除,如果施工区域出现坑洼时应做好回填土的工作,回填土主要应黏土为主。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应选择使用质量合格的水泥。同时对所必需的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相关质检人员必须要做好对其的质检、检测工作。
(3)施工要点
在进行水泥搅拌作业时,应遵循以下的工作流程:(1)首先需要按照施工设计对桩位进行分布;桩位分布安置完成以后,将钻机调整准备就位;然后在检测完成以后,按照施工设计的深度进行循环钻探;再将高压注浆泵开启运行;开启之后再反向循环的提升并喷水泥浆一直到钻至施工标准0.4m以下,然后再反复下钻搅拌并注入水泥浆至先前的设计深度,完成之后反向循环的将钻提升至地面,这样整个深层搅拌水泥桩作业才算完成。(2)在进行水泥搅拌作业时注意的一点就是在钻井之前,需要对管道进行检查并用水冲洗整个管道以防止出现管道堵塞现象。(3)在开展钻进和搅拌作业时,需要在钻机设备上悬挂一吊锤,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在作业过程中保证桩体得垂直度,而且也可以通过吊锤来控制钻杆的钻进方向(4)搅拌作业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每根搅拌桩进行质量检查,重点是检查水泥的使用量、在进行压浆时有没有出现断浆现象、提升搅拌喷浆的时间、反复搅拌的次数。(5)在进行水泥搅拌作业过程中,应使用四搅二喷的技术。进行首次被下钻时为防管道堵塞,可选择带浆下钻,而且喷浆量要超过总理的一半才能带水下钻。在进行首次下钻以及提钻的过程中,均使用低档操作,在进行反复搅拌时,可以将档位提高。
2.深层石灰搅拌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中塑性指标超高的黏土软地基。在一般情况下,用石灰做固化剂对软土的加固效果要好于用水泥的固化剂。
所谓的深层石灰搅拌桩指以石灰作固化剂,在软土地基中,将其和地基土进行强制搅拌,以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方法。这种解决方法对施工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而且造价比较低,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软土层下沉等问题,同时也对加强软土层的承压力有着重要帮助。
(1)材料要求
在进行深层石灰搅拌作业过程中,应先将石灰磨细,同时为了有效的预防试桩中出现石灰聚集的现象时,石灰的粒径不能超过1.9mm。而且在选取石灰时,应最好选用无杂质的石灰,石灰,其中氧化镁以及氧化钙的包含量不能低于8.0,氧化钙的整体含量不能小于79%。而且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石灰存贮时间不能超过100天。
(2)施工准备
如果施工区域内的地表层薄弱,需要使用砂、石进行垫层,以方便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顺利移动;在对地基土以及灰土进行测试检验时,应采取原位测试或者室内试验的方法进行相关检测,并得出它们相关的化学指标,并选择合适的含灰量作为掺灰量的设计标准,同时对作业过程中的搅拌范围进行明确设定,并选择合适的桩长、截面以及数量。
(3)施工要点
在进行深层石灰搅拌桩的作业过程中,应遵循施工流程:首先将桩体进行相应对位,然后再进行下钻,并按照要求钻进,最后反向循环并提升至地面。在进行定桩间距选择时,应依据施工现场地基结构的承压力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确定。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搅拌区域内的桩体数量和搅拌桩所占用的整体面积计算出来。此外在对桩体进行排列时最好呈三角形,当然也可以作四方形布置,并且桩体的直接不能超过1.5m,间距不能大于1m。在搅拌作业过程中,桅杆和钻机要安设在承压力比较强的地面区域。同时也要做好对石灰的控制使用工作,防止在石灰的使用过程中因施工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当对钻头进行反复提升至地表时,应提至距离地表40cm时停止喷粉,防止其溢出地面。
3.砂石垫层同砂石层之间的相互换填
(1)材料要求
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大都是选用构造坚硬的粗砂、中砂以及碎石屑等物料。如果有的施工区域缺乏粗砂等原料,也可以按照相关比例将碎石等物质和细砂混杂掺入使用。用于排石固结地基的施工材料中含泥量不能小于31%。而且石粒的直径不能小于51mm。
(2)施工准备
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应将基坑中的杂土去除,并稳定好基槽两边的边坡。如若施工区域内坑洼、洞孔时应填土加实。当基槽中的地下水位超过施工标准时,应进行采取有效的排水以及地下水回降等措施,将基坑中的地下水降至施工标准之下。人工制造的砂石材料应按照相关比例进行搅拌填充捣实。
(3)施工要点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砂石垫层和砂垫层的底面应按照相关要求铺设在同一高度之上,如果在作业时,出现深度不一样时,应遵循先深后浅的步骤开展施工活动。将土面挖成倾斜面塔接或者是台阶时,塔接处应加固捣实。分段施工时,应将结合处看成倾斜坡并进行每层错开,错开的距离不能超过1.1m,同时做好加固捣实工作。如果使用碎石垫层时,为了预防基槽底层软土遭到破坏,要在其底层及周边区域加铺一层砂之后再进行碎石铺垫。
总结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都大力开展建筑工程建设。由于我国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再加上土地资源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切实做好建筑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确保在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切实做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杨雷. 浅析软土地基的处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0)
[2]陈庆明. 浅论软弱地基处理的强夯法[J], 科技资讯,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