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英 姚祎晗
杭州余杭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近期“未来社区”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提及。“未来社区”到底是什么呢?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宗旨的人民社区,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三维价值导向,围绕社会全生活链需求,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实质,构建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第九大场景,创新、引领生活方式变革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临平新城就有这样的一个未来社区,鼎湖社区。
关键词:关键词:城镇化 未来社区 九大场景
一、全球城镇发展的挑战
全球化模式正在破坏众多城镇的独特性,威胁着它们的活力和文化。复刻化的模块建设,给城镇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城镇形象与体验趋同化,以及环境可持续性受到破坏等问题,全球化系统冲击下的“克隆镇”困境日渐凸显,更长远、更高效的城镇开发模式是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土地利用压力、生态环境退化、文化景观消减、空置住房增加、城镇人才流失、精神活力缺乏等问题不断涌现。
纵观全球城镇,人口占比基数巨大,这些庞大群体对城镇建设以及发展有着极大的需求空间。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都在城镇开发与运营中迎接充满巨大想象的黄金十年。
二、城市的觉醒
在高度全球化的“系统冲击”下,快节奏生活模式被高速复刻,丢失了原有个性色彩的城镇重新认识到地方独特性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将“克隆镇”的身份转向“社区镇”。以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与环境活力去营造更具个性和长远发展观的城镇生长模式。
小城镇基于山水格局、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独特的城镇肌理,通过真正以人为核心的规划设计,更易呈现相比大城市更鲜明的自身个性、人情联系与文化魅力。诸如基于小城镇生活风情的“微空间”密度的增加与多元功能的设计,大大提升着小城镇的内在活力。
三、未来城镇的笃思
(一)未来城镇的资源之思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新老城镇建设因规划与设计的缺失,巨大的城镇用地普遍存在低效利用的现状。很多城镇实践依然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忽视了对土地的科学利用。在开发数量的增加和面积扩张的同时,城镇内部用地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用更长远的角度,通过“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开发,保持竞争力。提供“策划+研发+设计+建设+运营+资本”的城镇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激活本地文化、紧密社会情感链接。
(二)未来城镇的形态之思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居问题突显,尤其在粗放规划的城镇,人居环境开始极速下滑,健康宜居的场景,是对未来城镇设想的重要关注环节。宜居性还取决于场所的实体属性,包括形式、布局、设施和建筑等。生活场所流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关系。营造丰富的生活场景,希望为居住者创建家与工作地之外的第三场所,通过空间的社会构建丰富居者的生活形态,提升生活质量。
(三)未来城镇的精神之思
相比大城市,小城镇延续着更鲜明的历史文化。在小城镇的主题规划和营造中,临平新城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坚持人本优先营造人情社区;生态化多维立体绿化低碳高效智慧;数字化 多元数字共享串联社区功能;
四、临平新城鼎湖社区的搭建
鼎湖社区位于杭州临平新城核心区,规划了一心两轴多组团,一心即邻里中心;两轴即景观生态廊道、高线连廊步道;多组团即品质回迁组、品质商品房组团、产业联盟组团。
(一)功能配置和建设内容
未来社区相较于传统社区,社区功能更为多样化,地块内有丰富的配套服务设施,精致的生态景观,共享式的开放空间、创新类的创客文化,满足高端人群对社区的需求,形成活力、开放、多元的空间氛围,高品质的自然居住环境。根据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的思路,提出社区功能配置。邻里文化交流中心、社区幸福学堂、住宅、人才公寓(智能宜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双创空间、商业、社区健身中心、物业用房、物流收发用房、邻里开放式公园。
(二)鼎湖社区九大场景的打造
1、未来邻里场景
邻里特色文化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公园明确社区特色文化主题丰富 社区文化设施构建社区文化标志。邻里开放共享、特色社区文化体验、文化精神空间展示、社区民众价值认同、邻里公约、社交活动、趣味竞技等;邻里中心、公共活力中心,通过立体连廊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邻里活力网络。共享邻里纽带,通过共享邻里轴把各空间单元联系起来。
2、未来教育场景
教育空间功能配置:托育全覆盖、通过数字教育平台与社区外优质教育资源衔接、幸福学堂、启动全时教育、依托智慧平台、云课堂等。
3、未来健康场景
健康空间功能配置:打造活力运动健身空间以及智慧健康管理空间,配置养疗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混龄开发社区,创新社区跨代合租互助养老新模式;配置智能健身绿道;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医养综合体创新。
4、未来创业场景
定制化创新创业空间:以创新需求为导向,强调空间与服务的共享化,因地制宜的“共享办公+共享服务+人才公寓”三大功能;建立人才落户机制,通过人才落户机制,建立住房“定对象,适当限价格”的特色人才落户机制,配建各种面积 段的人才公寓,营造吸引年轻高层次人才入户。
5、未来建筑场景
各功能区块、住宅、人才公寓等通过风雨连廊体系与TOD、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到达各个组区。建筑立体复合,结合地下空间打造复合商业、办公、创新交流空间等功能叠加的地铁上盖建筑群;地下空间贯通,通过风雨连廊、地下通道、建筑复合体 与公交站点、社区微公交、无人接驳巴士站点无缝衔接;实现地下空间全部贯通,结合地下车库、地下商业、地面公交接驳、上盖商务办公,打造高度复合的创业单元。
6、未来交通场景
交通出行做到 “ 小街区、密路网 ”;智能共享停车,建立智能停车系统 ;供能保障与接口预留、社区慢行交通、物流配送服务等。构建“快慢串联场景,智慧互联天地”未来交通场景。
7、未来低碳场景
多元能源协同供应建设“ 光 伏 建 筑 一 体 化 + 储 能 ”的供电系统 全拆重建和规划新建类实现集中供热(暖)供 冷。公共建筑配置了中央供冷供热装置、提高社区综合节能率、内部建筑采用主动节能和被动节能相结合方式、增加地面透水能力、资源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集中定点智能投放模式。
8、未来服务场景
依托智慧平台构建“平台+管家”物业服务模式、大数据平台+AI社区数字化系统,更加方便快捷的物业服务方式;社区应急与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安保等预警预防体系及应急机制全方位的消防预警系统,完备的安保力量;构建无盲区安全防护网,应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推广数字身份识别管理无盲区安全防护网。
9、未来治理场景
建立社区党建引领的治理机制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构建社区综合运营体系居委会、社区边界统一。政府导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组建未来社区工作委员会;居民自治,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和志愿者队伍培育。
结束语:鼎湖社区的规划建设,落实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生态优先和资源保护、优化城市功能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高临平城市首位度,推进高品质都市新区建设,提升多维化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