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衡,宫兴华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改善我国民生的同时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在建筑工程正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影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导致这项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制订相应的对策,从而充分发挥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不利因素及对策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使我国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水平。安全施工是建设行业的第一原则,目前阶段,我国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只有有效分析安全事故成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采用合理的预警系统,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建筑安全事故。
1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1.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很多企业在为未发生安全事故前,意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只追求施工的进度,对安全的认知只停留在浅层次,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地进行宣传教育。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当需要削减成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追赶进度时,也较少地考虑员工们的身体素质,没日没夜地进行高强度工作,容易促使员工疲劳过度发生事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的不重视,导致企业与安全相关地规章制度不完善,无法规范的执行;并且没有领导的支持,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很难推进执行,间接地导致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成由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所引发的种种形式主义行为,成为诱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1.2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建设,建筑承包方式呈现着多样化。例如,施工总包、施工分包、劳务分包等。将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拆分细化了,在一个建筑工程范围内甚至出现多分包商同时进行施工,但却没有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对施工安全进行保障,导致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表现的很无力。虽然大多数分包企业施工单位,在其单位内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却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使其不能发挥应有价值,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不健全,难以对事故责任进行确定,对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人员都是一种不负责任表现。
1.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由于施工企业在工程安全成本的投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施工人员在正常施工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威胁着施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安全成本投入成为影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
2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不利因素对策
2.1加强安全成本的投入
在加大安全成本投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些成本投入的监管,确保其实际应用到了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的采购中,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预防和分析的投入,在这一环节中的投入能够充分提高对安全隐患的辨别和防范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环节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并且还能够在有效预测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2.2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
要想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性,关键就是应该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部分,其建立水平的高低可谓是与安全事故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依据最新的法律制度的规定以及发展的需求,在企业的内部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在施工中使用生产责任制,让每个职工负责具体的工作范围以及管理好岗位上的各项工具,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提升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当出现问题时,也可直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建筑企业的领导应该根据工程的情况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当情况发生时,就可以减少事故多造成的损失。
2.3建设合理的信息监控平台
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在先进科技的有效应用下,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有效的信息监控,整理分析安全监控系统搜集到的信息数据,得出有效的结论报告。利用信息监控平台实现科学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可靠信息,也为工程决策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可以说,利用信息监控平台,可以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也是未来阶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展现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
2.4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应加强自身整体的安全意识,培养每一层级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场地施工人安全意识的建立,绝对不能对其掉以轻心。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1.对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研读,对其理解进行加深,以此为根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相关的安全检查组织,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进行考核;2.成立监督委员会,对成员进行正规培训,增强组员的责任感和专业能力,对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巡逻和监管,排查安全隐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查力度,提高员工的警惕性,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能保持警醒的状态,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3.加大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基层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不能因为成本问题忽略掉对个人的安全培训。设立专门的基层施工人员培训部门,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对每一个人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规范的操作行为以及建立较强的安全意识,杜绝因操作不规范所导致的事故的发生。4.增强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将培训落实到实处,不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进行,聘请相关的专业讲师,每次培训后都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知识考核,通过考核不但可以增强企业对员工安全意识强弱的了解程度,也能促使员工将其牢记在心,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5提高安全监管的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安全监管力度是做好安全事故预防的手段之一,落实安全监管就需要对一切可能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因素进行细致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于一些问题存在难度,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尽早研讨出解决办法对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安全监管人员要以身作则,对于不符合施工规范一系列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理,将建筑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2.6建立应急控制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没有征兆的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事故,在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损失。应急系统的应用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是事故产生之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全面排查,规避技术隐患;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应急控制系统,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习。帮助员工培养良好心态,在事故来临时,可以镇定自若地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守海.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144-145.
[2]刘超军.影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利因素及对策[J].建筑安全,1999(11):20-21.
[3]陈少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26):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