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苏甫江·艾拜都拉
和田地区建筑勘察设计院 新疆和田 84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在快速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传统建筑业施工条件差,工期长,材料浪费严重。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会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资源浪费,与我国社会发展所倡导的节能减排目标背道而驰。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质量,而且可以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施工质量更稳定,对环境的影响更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是近年来我国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装配式结构之一。
关键词:预制构件;剪力墙结构设计;几个问题;分析
1预制构件设计问题综述
预制构件是指通过预制构件对预制构件进行预先合理设计,这些构件被有效地运到施工现场,以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设计和施工项目。在这样的施工背景下,工程人员的施工量大大减少,不需要花费很长的施工周期,具有更显著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从而最能满足现代建筑的施工要求。因此,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理发展,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筑构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隐患。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工艺上具有很强的精细化使用特点,设计工作完成后,项目审核员还需要加强对项目方案的科学审核,必要时,有必要借助仿真软件对设计过程进行仿真,使设计工作在研究安全隐患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其次,模块化设计的发展。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设计过程和建筑构件的控制,比较设计过程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将模数转化为模块形式,促进设计方案的规范化。最后,推进成本精细化管理。在设计工作的合理背景下,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管理,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资金成本的增加。
2装配式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2.1装配式剪力墙的发展
19世纪末,这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欧洲首次出现。二战结束后,住宅产业化应运而生,为装配式剪力墙的深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上世纪60年代,这种结构模式已成为世界建筑领域的主流,并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对这种结构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步得到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种结构模式的诸多缺陷在实践中充分暴露出来,发展速度受到很大限制。直到21世纪,这种结构模式再次受到重视,这种结构模式在住宅产业化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应用优势,能够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实现绿色环保。
2.2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
裴考等人对预制装配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完整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即在更深层次上对结构的受力程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但并未考虑到正常情况下预制装配结构的相关受力,所以它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并不强。相关专家学者对预制混凝土板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预制剪力墙结构模型,利用现有模型对剪力墙结构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更准确有效的模拟混凝土剪力墙的情况是成功的关键。国内研究员陈金石等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选取了全预制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类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均远高于正常水平,且具有较为优异的抗震性能,符合国家抗震标准的有关方面。
2.3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受力钢筋研究
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竖向钢筋及其连接是设计的瓶颈。一般来说,有三种连接方式:机械连接、灌浆锚固连接和套筒灌浆连接。这三种连接方式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应用,其中套筒灌浆连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套筒灌浆连接是最适合装配式结构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是目前最成熟的连接方式,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然而,国内一些学者发现,这种联系对节能意义不大,能耗与现浇结构几乎完全相同。由此可见,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结构中较好的选择。为了达到更好的衔接效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施工。首先,施工中选用的钢筋直径不宜过小,否则会导致使用套管较多,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施工。
其次,在放置钢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用交错间隔的方法放置钢筋。这种布置方式可以节约钢筋数量,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3水平和垂直钢筋的连接设计
3.1预制剪力墙结构中垂直钢筋的连接设计
(1) 目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制结构竖向钢筋连接的方法主要分为机械连接、灌浆锚固连接和套筒灌浆连接三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方式是套筒灌浆连接法。在套管灌浆连接法预制构件试验中,机械连接法可提高装配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间连接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注浆套筒连接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有很强的相似性,在竖向钢筋剪力墙的安装过程中可以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2)在预制结构的设计中,施工人员应选用直径较大的钢筋。在套管安装过程中,应选择错开安装方式,既能减少套管数量和钢筋数量,又能改善竖向钢筋之间的连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另外,如果钢筋的结构刚度较大,则预制剪力墙上下层的安装应采用半刚性连接设计方法。同时,如果墙体本身的结构受到预制构件结构刚度的影响,则应将钢筋的两排布置改为一排布置。
3.2预制剪力墙结构中水平钢筋的连接设计
对于剪力墙的水平配筋连接过程,施工人员通常选择预留u型钢筋连接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剪力墙水平配筋施工的质量,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方便,降低施工操作难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在预制墙施工过程中发现组合板两侧钢筋有“打架”现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如果无人看管,严重时会给工期和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降低建筑整体质量。
4预制构件设计要素
4.1平面工程设计
在平面设计工程中,工人要做到平面设计与立面设计并重,在平面设计工作中,要根据建筑构件的装配性能进行尺寸和模数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内部结构的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空间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美观的稳定性。
4.2固体工程设计
立面设计和平面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础,而立面设计的工作比平面设计更具体,因此在这项设计工作中也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细节问题的控制。比如在外墙饰面上,可以添加多种质感材质,结合设计师与设计方案的统一。另外,在工程建设中要增加多重特色,充分发挥剪力墙的优势,加强门窗设计方案的立体调整,在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美学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的多元化发展。
4.3部件设计
零部件设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确保厨卫、阳台等特殊区域的施工标准化。其次,为了保证预制夹芯墙板和预制楼梯的标准化,很多建筑工程中只有一种户型。最后,加强了节点的规范化设计。预制构件和现浇主体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优势,避免出现施工和施工方案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5结论
随着近年来装配式剪力墙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行业制定了大量的装配式剪力墙标准。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领头羊,设计行业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真正对我国整体建筑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敦军,李宁,汪杰,许小俊.高层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5,45(12):54-57+33.
[2]赵唯坚,郭婉楠,金峤,兑鑫.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连接形式的发展现状[J].工业建筑,2014,44(04):115-12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