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华茂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200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但是发展与环保工作没有同步进行,也就是发展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环境日渐恶化,反过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受到伤害的仍然是人类,为此发展与保护并举,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才是发展王道。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优势,强化生态理念,完成水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态水利;水利建设;运用
引言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生态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1生态水利工程具体概念
通常情况下,所谓的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等方面,而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时,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先对生态系统及水利枢纽进行保障,确保二者能够充分的结合在一起,为工程自身正常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将某一生物与工程内部的各个方面与环节进行充分的结合,以此来促进不同生物种群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进而促进现代生态系统统一性、协调性及多样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2.1加入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
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落实生态理念,加入新型生态技术材料。例如,利用先进的水闸技术或者翻板闸技术,操作简单、结构精简、作用效果极好。此外,在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可运用其他新型材料,如护岸材料,具体分为植草专用砖、石笼、膜袋等。未来,应不断深入研究新型材料技术,真正将生态理念运用于水利建设过程中。
2.2增加投入,支持环保
政府在水利工程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府部门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并建立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从而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另外,政府部门在建设水利工程项目时应选择多元化的方式,还应选择不同的投资主体,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保障生态水利工程的资金,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有效推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倡导环境保护,选择污染较少的材料,并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水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最终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2.3水利资源开发环节强调物种的共生互补
水利资源开发阶段,必须格外强调物种的共生互补。生态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在既定范围内物种数量群保持恒定不变。但是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将生态体系的平等直接打破,同时生态体系内物种群体数量间的平衡也受到直接威胁。为此,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将水利工程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机整合起来,必须严格遵照物种共生的基本准则,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高效展开,保障生态体系稳定,立足于这一基础实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4借鉴整体性水域生态发展模式
保障水域生态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高效发展,必须保障整体性水域生态发展模式高效应用,实现生态体系自我调节能力的高效提升,同时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格外关注与邻近水域间的高效衔接,高效满足水域流动性的前提下,强化提升生物活跃度,这样一来生态体系本身的分解能力、净化能力也得以高效提升。此外,还必须强调统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明确,规避邻近区域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额情况,使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体系相互作用效率的稳步提升。
2.5科学进行河道治理和开发
城市河道在人们的实际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租用,但是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河道内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可以可持续的发展,以保证人类的多项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并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要对城市的河道进行必要的治理和美化。在实际进行城市河道的治理美化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要保证城市在防洪方面的安全问题,要保证经过治理与美化之后的城市河道的过流截面,不能较比治理之前小,以保证在实际行洪时的水位不能被太高,在实际治理和美化中也要保证原有的河道堤线存在,严禁出现对实际行洪时的河道的挤占或者相关人文类的景观对城市河道阻水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河滩地的移除方面,也要积极采用谨慎的态度。虽然对相关河滩地进行必要的切除可以有效的增加河道中的实际水流面积,进而增加过流时候的面积,其从理论方面来讲对于实际行洪时是有正面的积极影响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没有必要的滩地的保护的前提之下,是会无形中增加洪水对于堤防的安全问题出现的,也会降低河道堤防的整体安全性,最终造成滑坡或者失稳的现象。
2.6环境工程与生态水利有效整合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既无法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也无法避免经济损失。因此,在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统筹规划,预想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防范措施。为满足我国当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工程设计理念与当下实际工程技巧有效结合,优化水质、水量的配置,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经济水平。例如,针对河道改造设计过程中常会出现的水生动物及动植物污染、植被破坏、大气污染等现象,应做好河道改造周围的绿化保护设计,有效保护周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建立在水利工程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和水质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水利建设的生态平衡。
2.7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并且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只有建设是完全不够的,后期的监督管理也是十分重要,而制度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有效保障。根据目前水资源利用的情况,国家已经颁布和实施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专业职管理部门,加强了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如今国家全面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资源保护问题不仅是我国所面临的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重视的资源问题。根据我国目前水资源利用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力度,从而为后续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起到反馈作用,实现水资源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理念极为重要,设计人员需要打破传统设计方式,提升生态设计目标的敏感性,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生态设计的标准,实现生态水利和环境工程相结合,坚持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创新技术、工艺、材料,满足当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推动水利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陕西水利,2018(6):275-276.
[2]马洪海.试论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物业,2018(8):82.
[3]陈育昌.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3-104.
[4]刘正茂,吕宪国,武海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