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技术的控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常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愈发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随之不断增加。
        上海城测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愈发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随之不断增加。现阶段开展建筑工程,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抗震性、防水性等各方面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技术进行控制至关重要。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使用,传统的混凝土技术已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的工程发展,所以各单位都在引进新的技术并逐渐推广开来,以此来提高混凝土技术的工作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基于此,笔者对现阶段建筑工程现场混凝土技术的管控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技术;控制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
        1、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是常见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指的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均匀的孔洞,一方面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孔洞可能会导致钢筋裸露,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配置时,如果没有按照原有的设计进行石子和砂浆的配入,进而导致混凝土的配比失衡,引起结构表面出现蜂窝。此外,虽然按照比例进行配置,但是搅拌过程不够充分,致使搅拌不均,也会导致蜂窝现象的发生。另外,如果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属干硬性原料,通过振捣等过程,也会引起蜂窝问题的出现。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2、出现钢筋暴漏
        在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暴漏问题也时有发生。如果发生钢筋暴漏,长时间与空气反应容易出现钢筋锈蚀,随着钢筋的不断锈蚀,周围的混凝土结构会遭到破坏,进而损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技术,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程度,减少钢筋暴漏的发生,从而有效的保护钢筋,也能增加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二者互补发展,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麻面
        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是建筑中常见的外部缺陷,主要指的是外部出现各种不规则的凹点,影响美观和结构的稳定性。首先,在混凝土浇筑时如果模板缺乏平整度,或在浇筑前未对模板进行充分润湿,导致浇筑时水分被模板吸收,而混凝土中的水分明显不足,进而导致麻面现象的发生。此外,浇筑并非一次完成,在添加全新的混凝土时如果未进行及时振捣,则混凝土就会提前凝结,影响振捣力度和时间,导致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得到充分的排放而留在模板中,因而出现麻面。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如果使用的模板之间缝隙较大,就会有混凝土漏出,减少混凝土泥浆的数量,这样混凝土结构表面就会出现凹陷,造成麻面。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控制技术分析
        1、进料配料系统的控制
        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全面结合建筑标准,在混凝土调配方面予以注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进料要制定一定的标准以免发生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

在进行配料时应该注意配料的合理性,一般工程需要设置一条生产线,对于较大的工程一般需要设置两条或以上的生产线,以防混凝土使用受损。另外,工程中需要设置搅拌站,由专业人员从事搅拌工作,做到原材料配比准确、搅拌均匀,确保工程质量。
        2、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在水泥的选择方面应该注意选用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避免选用水量较多的水泥,以防出现泌水现象影响工程质量。在采购水泥时应该检查水泥的质量,达到工程要求的水泥可以购进,确保水泥能够发挥理想性能。砂石选用方面也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确保砂石参数符合国家指标。
        在建筑工程中最为必不可少的原料便是水,工程用水应该选择无害的洁净水。建筑工程中不能仅仅应用水泥和砂石,一方面造价过高,另一方面无法达到建筑要求,粉煤灰和外加剂便被充分应用。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可以替代水泥,也可以润滑,增加搅拌物的流动性和保水性。为确保混凝土能够发挥防水、膨胀等特殊技能,还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内添加外加剂。对粉煤灰和外加剂的选择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控制
        配合比是混凝土技术的重要参数,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应用。配合比情况对混凝土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在制定配合比时应该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具体建筑要求、混凝土泵送距离和高度、所处的气温条件等。另外,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是统一不变的,不同的施工情况需要不同的配合比,在施工现场应该注意及时调整。对于不同强度的配合比,在运用之前应该进行检查,以便确保混凝土的合理配置,还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所需水泥、砂石等进行调整,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4、对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泵送阶段应该有所控制,在泵送前应该注意湿润泵管以减少水泥浆的流失,控制混凝土入泵的坍落度,入泵后要注意持续搅拌,避免泵送途中吸入空气,混凝土的泵送途中应该避免出现停泵、间歇、堵管等情况的发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后台混凝土搅拌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前期做好各种校验工作,使得配合比和计量能达到理想指标。且在卸料之前,应该确保混凝土已经搅拌均匀,准确添加外加剂和粉煤灰等材料,减少误差,确保质量。在混凝土浇筑阶段也应该有较好的控制,连贯浇筑、及时振捣、确保捣实都是保障浇筑良好的关键。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材料,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混凝土搭配,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及其与建筑工程的适配度是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技术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技术进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高速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好混凝土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唐勇,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控制技术探讨[J].工程管理前沿,2020(19)
        [2]杨开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的控制技术[J].防护工程,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