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秦开林
[导读] 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
        秦开林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199
        摘 要: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水土流失则成为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造成很多次生危害,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加强水土保持技术能够对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水土保持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出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水土保持技术;生态环境治理;管理制度;资金支持

        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质量,对环境污染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状态呈现出稳定趋势,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却在持续恶化,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应用水土保持策略来确保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现状并不理想,水土保持技术也有待创新和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环境情况来开展水土保持策略,以此来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效果更佳。
一、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防风固沙作用
        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才能够创设出良好的生活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1]。而通过水土保持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土地出现沙漠化现象,减少沙尘天气的出现。在部分风沙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可以通过种植植被来抵挡风沙带来的不良影响,将沙尘灾害进行有效的隔离。而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水土保持技术可以通过扩大植被的覆盖率来改善土地干旱的情况。
(二)改良土壤和空气质量
        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维持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土壤的性能更加优良,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可靠的环境,同时也可以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2]。除此之外,在当地种植大量的植物,也可以通过日常的光合作用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因为植物可以制造出更多氧气,而茎叶部分可以将空气中多余的粉尘进行吸收,进而可以具有改善噪音污染的作用。此外,通过种植绿色植物,还可以将生态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吸收,使空气质量更加优质。
(三)滋养水源作用
        通过在裸露地面种植合适的植物能够确保该地区的土壤拥有足够的水分,以此来涵养更多的水源,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总而言之就是,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技术的优势,就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的原则。
(四)蓄水防砂作用
        进行水土保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水土流失现象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3]。比如在一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水域内部都会存在超标的沙量,在水土流失持续恶化的背景下,这些泥沙淤积也会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本地水域的蓄水量,如果当地出现了规模十分庞大的降雨那么就很难确保水量得到有效调节,进而出现洪涝灾害。为了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需要利用水土保持技术来使需水量更加充足,减少水域当中的泥沙淤积。


二、水土保持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工作的优势,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那么就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了解发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保证修复方案内容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来制定出与生态环境修复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能够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4]。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时刻充满责任感。而对此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出完善的奖励机制,对日常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的内心能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更多先进的治理技术,应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水土保持技术能够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加大水土保持技术的支持力度
        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一项专业性技术工作,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5]。对此,相关部门首先需要确保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为水土保持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其次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设备,使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再有就是要让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国外以及优秀部门的相关经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不断创新,使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性质比较复杂,所以当地政府必须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以此来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正常运转,获取所需要的经费。此外还要确定好相关负责人,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三)加强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思想
        要想有效改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先加强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6]。而在此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宣传,积极引导并教育群众来强化自身的水土保持意识,让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到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宣传过程中,可以向人们普及有关于水土流失带来的典型危害事件,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灾害以及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构建起举报机制,引导大家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破坏水土资源的情况,公民就可以有权利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而举报部门则要及时响应,做出处理并给予其不同程度的表扬或奖励,也就是说水土保持工作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来完成,同时还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够使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更加良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随着泥石流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横,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水土保持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行业领域都要了解水土保持技术的重要性,并利用合理的手段来展开水土保持工作,以此来确保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更加有效,全面建设生态和谐友好型资源节约社会。
参考文献:
[1] 谭会国. 探究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J]. 环境与发展, 2020, v.32;No.164(03):198+200.
[2] 岩把. 水土保持规划对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保护作用[J]. 大科技, 2020, 000(007):108-109.
[3] 张晓锋.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水利工程保护中的相关思考[J]. 地下水, 2020, v.42;No.207(06):253-254+280.
[4] 赵明. 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分析[J]. 山西农经, 2020(18).
[5] 伏文兵, 王凯, 李尤孟.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J]. 砖瓦世界, 2020, 000(012):260.
[6] 杨韡韡. 小流域治理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分析[J]. 新农民, 2020(7):8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