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展路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类具有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特别是施工和运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发直接或间接的环境问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的土地淹没、水土流失、移民搬迁以及新的用水分配等问题都可能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和矛盾。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做到明确评价重点、合理布设生态保护措施并综合协调各方利益,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三方最优。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长期以来,水电开发饱受争议,其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较为重大的因素,但水电作为一项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为分析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以蒙氏模拟方法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模拟来分析其不确定性。首先将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分为主观、客观以及模糊化推论评价结果。模糊化评价结论是指结论中含有“可能”“或许”“估计”“大概”等比较含糊的语句。将评价结论分为三种分子因子,将其带入到蒙氏模拟算法,计算出评价结论风险概率。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png)
公式中,KP为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风险概率;K为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β为不同规划项目评价时所占的比重。利用公式可以计算出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风险概率。风险概率越高说明本文方法下的评价结论不确定性较高;反之,风险概率越低,说明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越低。根据评价风险概率确定评价结论的不确定性程度。
2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应对措施
2.1优选工程比选方案,协调环境与经济效益
工程方案比选是预防和减缓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是协调项目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之一。水利水电项目中工程方案比选应对坝址、引水路线、施工规划(料场、渣场、道路、总体布置)、移民安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逐个进行分析。方案比选是一个不断进行科学论证、优化选择的过程。方案选择应具有环境损失最小、费用最低、生态环境功能最大的赋性,比选过程需要对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等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敏感区、局部与全局利益、眼前与长远利益做出深入分析,获取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优方案,最大限度减小工程对区域环境的不良影响。
2.2采取动态环境背景分析预测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正常情况下该区域内的环境背景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但是由于环境背景变化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也因此会导致大部分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不会考虑该因素对评价结论的精度影响,这也是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不确定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要解决评价不确定性问题,需要对规划区域采取动态环境背景进行分析预测。以水利水电规划区域的自然环境背景作为参照,将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在了解规划区域环境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根据对规划区域过去10年环境变化规律,对其未来10年或者20年乃至30年内的环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将其作为区域内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因素之一。应针对不同的环境背景调整水利水电规划方案,降低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
2.3符合政策及规划,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建设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大,因而在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充分考虑项目与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规划的符合性,如中央相关政策、国家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流域综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以免造成因项目方案违反法律法规或与区域、流域敏感生态目标冲突等问题导致的工程建设进程受阻。例如某工程是一项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的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不涉及全国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所述禁止开发区域,工程建设与运行将有效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城镇工农业用水问题,改善当地居民生存条件及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因此该建设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符合国家各项政策和规划。
2.4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同步进行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要与规划方案实施同步进行,并且在规划项目正式启动之前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价方法对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了解规划区域内含有的环境限制因素,其中包括规划区域内自然环境保护区、河流区域、地质保护区、森林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以及规划区域内矿产资源分布。由于规划具有时间跨度大的特点,规划区域内的环境限制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对水利水电规划环境进行定期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水利水电规划调整参考。在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尽量避开环境限制区域,尽最大可能保护规划区域内资源和环境的原始状态。
2.5明确重点环境影响要素,合理预测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对象为水库淹没区和下游陆地生态系统,其影响内容有:筑坝截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引起不同河段流速、流量、水位的变化;入库的泥沙逐渐在水库中沉积使水库变浅;水库蓄水后造成水温分层;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导致淹没区植物、水生生物和陆地动物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高坝泄流导致的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鱼类生存造成威胁等。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常常是多种功能兼顾的,如引水、灌溉、防洪等,水库水体若污染将给水库的综合功能带来巨大风险。此外,还应特别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即自然保护区、稀有或重要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遗迹等。
2.6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对策措施,实现长期社会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及后期运营应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国家要求引调水工程遵守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在引调水之前,首先应做好工程区的节水、治污和环保规划,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长、运营期长、影响复杂而深远,必须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针对环保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对策措施,保证水库建设中的环境影响最小化和建成后的效益最大化,实现水利水电项目保障供水安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的长期社会效益。
结语
本次研究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有助于解决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困难问题,降低水利水电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对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向前.福建省福安市溪尾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稿)[R].福州:福建省建江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7.
[2]杨宇.福建省福安市溪尾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R].福州: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
[3]李洪鲜,金培鑫.水库水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实践[J].低碳世界,2020,10(08):52-53.
[4]杨美临,朱艺,郝红升.流域水利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案例分析[J].水力发电,2018,44(05):1-5.
[5]石瑾斌,迟永山,韩守江.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困难和不确定性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37(02):120-121.
[6]程玉珍,周绍江.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数据库应用初探[J].人民长江,1996(0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