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郭火炎
[导读]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想要是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予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是关键所在。
        身份证号码:44090219830909xxxx
        摘要: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想要是施工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予以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是关键所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是一项要点,我们需要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予以明确,并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作用
        引言
        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现代化建设脚步快速推进,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建筑企业如果想要谋求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对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相应创新,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意义
        在现代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重要的组成内容,重要强调细致性的管理,借助数据化和标准化的举措有效结合系统化和细节化管理要求,从而准确落实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所指出的精细化管理,就是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采取精细化原则实施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成本、进度、质量、安全性等等方面。
        在建筑工程管理期间,对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十分重要。首先,可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借助精细化管理,有效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最大程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避免成本过高,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次,能够有效改善施工方案,管理人员借助精细化管理手段可以更好的把握施工细节,对施工方案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单,从而有效改进和完善建筑施工方案。再者,借助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予以提高,针对工程建设工作的各项责任,在精细化管理中进行了详细划分,对各个工程人员责任予以明确,从而将其责任感调动起来,便于对施工质量予以保证。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管理不够重视
        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却并没有逐步改进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现代管理学方面,我国起步交晚,缺乏完善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没有尽快采用现代管理学,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方面,也缺乏专业性;其次,是由于当前建筑行业入行门槛较低,大部分为农民工,这些人员本身不具备管理能力,另外加上企业方面没有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针对精细化管理制度更是缺乏建设和完善的意识。而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简单点仅仅会导致建设成本提升或者施工进度难以快速推进,如果严重还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2.2管理制度混乱,缺乏执行力
        在当前建筑领域,一直以来就存在管理制度混乱的现象,在当前很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单位内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企业内部结构,一些家族式企业,可能一名人员监管多个部门或者职务,但在任职能力上又明显不足。由于企业规模并不大,在专业人才方面又不具备,管理人员不能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制定,实际施工建设期间,仅仅依靠业务、个人等方面的经验,管理工作缺乏细致性和规范性。由于存在昏乱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建筑企业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较为形式化。在管理人员工作中,自身身兼多个职位,自然分身乏术,并且也难以清晰明确各项责任,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无人执行的现象存在。
        2.3信息化管理手段利用不充分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也逐步应用到了建筑领域。在建筑工程中,借助信息手段有效实施了前期规划、施工管理等工作的。但在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管理人员并没有详细掌握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且针对性信息化管理措施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也没有予以重视。


        3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应用
        3.1培养精细化管理理念
        在当前建筑企业中,面对具体建筑工程项目,在对经济效益予以保证的同时,也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而借助精细化管理,则可以保证最大程度上实现这两个目标。在建筑企业中,首先需要给予管理人员鼓励,对精细化管理知识进行积极学习,对以往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并对传统将个人经验作为依托的管理方法予以摒弃,对先进的管理措施予以掌握,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思想。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借助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对各个部门职责、责任予以明确,保证责任可以追溯到部门到个人,保证顺利实施各项工作,并促进对优秀精细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3.2建立完善的精细管理体制
        想要提升管理水平,仅仅依靠建筑人员自制力并不现实,需要对精细化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以此提升管控的效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详细了解,并对环境、社会等因素予以详细考虑,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制度。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期间,需要清晰、明确区分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监理制度,对制度制定者也遵守这一制度的不良现象予以避免,减少混乱的施工现象。
        3.3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施工项目的所有阶段
        在施工准备工作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并到市场中对施工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力资源等信息进行搜集,对施工工艺、设备等进行科学选择,制定施工方案并对其性价比予以保证,落实对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之后,实施责任分工制度,详细划分权责;再者,就是要积极培训管理、施工等方面人员,充分协调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在准备阶段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临时招聘的施工人员,同样需要开展培训工作,针对以往施工期间工人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了解并予以解答。另外,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制定,并积极寻求工程师意见,进一步对施工方案、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予以保证,在施工建设期间密切联系专业人员,针对可能产生的问题,保证可以及时沟通并解决。其次,在施工建设阶段,也需要开展精细化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工作中,需要将精细化管理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对各个细小环节予以关注,比如对作业区域进行严格划分,保证有序摆放施工场地的各种施工材料、设备、成品和半成品等,禁止胡乱对方建筑材料,并且需要做好垃圾分类和排放,另外,对施工人员待遇问题也需要予以关注。在建筑企业方面,可以积极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阶段,对每天的工程量进行准确计算,并向各个施工小组、施工人员进行分配落实,保证可以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再者,就是需要详细检查施工以后的项目成果,该项工作主要是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妥善收工,在工程完成以后需要全方位检查并核实工程,将施工既定项目计划作为依据,相应查验施工建设成果,以此对工程建设质量予以保证,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4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建筑领域,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得到应用,针对施工现场逐渐应用了实时监控技术,可以对现场动态信息予以实时掌握。同时,借助远程监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现场施工的开展,实现更具规范性的施工建设工作,借助互联网,可以与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寻求意见和建议,减轻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并对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予以有效加强。
        结语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想要对施工建设成本、质量、效率等予以保证,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建筑工程管理,并且现阶段逐步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吴云.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9):184-185.
        [2]倪红云.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157-158.
        [3]钱智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2):147.
        [4]王晓龙.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07):162.
        [5]邓伟.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8):187-188.
        [6]刘晨辉.基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8):161+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