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凯
身份证号码:32088219900929****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土地资源在使用状况方面也是日渐紧张,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之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使每一寸土地都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中,地基处理是一个较为重要环节,直接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所以,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展中需要格外重视起这一工作,需要综合工程建设情况,对于地基施工技术进行选择,从而为地基建设的展开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也是为了确保工程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可用面积不断缩小,建筑工程施工常面临着复杂恶劣条件,对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工程,具有容纳率高、占地面积小的优势,对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地基和桩基施工的研究,利用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1国建筑地基工程及桩基工程施工的几个重要特征
现在的建筑无论在施工上还是使用上,安全都是放在首要位置,然而地域上的不同对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1多变性
不同的建筑,地基形式不一样,不同地域,气候等条件也会不同。如南方多雨地区,地下水比较丰富,水害是影响地基工程安全及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在西北地区,地下水就比较少,但昼夜温差大,环境比较恶劣。地基工程为适应这些条件,需采用不同的形式及构造,具有多变性。
1.2危险性高
地基工程处于地下,由于水害因素或支护工程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坍塌等事故,这也是近几年地基工程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不可估量。
1.3施工难度大
地基基础施工为隐蔽工程,工序多,施工环境复杂,需采取降水、排水、支护、桩基础等措施,应采用适应当地特点的基础形式,施工过程严格监控管理,避免事故发生。
2影响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
2.1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力度不强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量相对较大,而且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是相对复杂的,尤其是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地下完成,而地下环境相对复杂,远远不及在地面工作,这也就给地基基础工程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从而会对其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保持工程进度不被延误,所以在工程开展中,过于重视工程效率,而忽视了对于施工现场的控制力度,还有一部分单位是本身原因致使的,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不够严谨,进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没能被发现,诸如此类因素,都会对地基基础建设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2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
无论是在何种工程的展开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都一定要做到位,因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对于工程的质量监管方面还是对于人员的督促上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就当前高层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方面而言,有一些施工单位在相关体制建设方面还有所欠缺,所以该项工作并未得到贯彻落实,导致质量监管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不利于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
3.1高压注浆地基施工
采取高压注浆施工前,先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处理,再实施注浆施工。钻机钻孔前,提前平整场地,保证钻机机械设备平整,钻杆垂直于地面。若发生偏移,偏移角度不允许超过1.5%。对钻机工作进行检查,确定钻机正常运行,安全措施保证做到位。完成准备工作后再进行灌浆施工。成孔施工应当根据土质条件,合理选择成孔工艺。若土层标准贯入值N<40,可使用钻机直接插入注浆管。一般情况下,先使用钻井成孔施工,然后再插入灌浆管。用钻机提前成孔,需要保证成孔的直径控制在75-130mm范围内。完成成孔施工后,再进行注浆施工。施工前需要检查注浆口以及输浆管,检查注浆口是否通畅,各管道是否存在泄露。对节点进行检查,没有异常后才能进行注浆施工。完成注浆施工后,拔管清洗干净。拔管后再进行清洗。若浆体凝固地基出现下沉的情况,还需回灌施工,保证回灌高度达到设计高度。
3.2钻孔灌注桩技术
现阶段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当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常见的技术,在地基施工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过程当中,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在平整的环境下进行施工。然后根据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制备符合施工要求的泥浆材料。在钻孔施工前,需要通过一些措施确保顺利开展钻孔工作,例如预埋护筒等措施,防治出现坍塌事故。在进行钻孔过程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3.3锤击沉柱施工
锤击沉桩设备包括桩锤、桩架以及动力装置。采用锤击沉桩时,应先采用“小锤轻落距”的方法,使桩沉入地基土1m-2m的位置,然后采用“重锤低落距”的方法连续锤击,直到桩头达到指定位置。沉入过程中,需时刻注意桩身的垂直度及桩身完整性。由于锤击施工噪声大,不适用在人群密集地区使用。
3.4强夯地基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强夯地基施工多见于粉土、砂土等松软性质的土地中,通过添加大颗粒材料强夯,能够构建稳定的地基结构。在强夯施工中,要提前进行强夯试验,观察在强夯过程中振动频率是否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对附近建筑物产生影响,还需要加强减振处理,保护建筑结构稳定。强夯地基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清理,保证场地平整,便于储存强夯施工设备。另外,要合理选择强夯地点,需要和附近建筑物保持15m距离。若距离不足,需要设置隔振沟带。建立隔振沟带需要将强夯地带包围起来,沟深度超过建筑物深度。准备强夯设备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保证强夯施工期间,起重臂杆不会发生偏移,钢丝绳不会发生摇摆。强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数据进行施工,达到强夯深度附近,要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夯击后及时回填土质,保证强夯地基下沉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5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预制桩技术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主要是在工程开展之前提前完成桩基的制作,由此来提升施工效率,在利用该项技术完成桩基预制中,想要从根本上确保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在展开桩基制作时,相关施工人员可以在钢管预制桩和混凝土预制桩两种材料之间做出选择,因为相较于其他材料而言,此二者无论是哪一种都具备一定优势,而后,在将预制桩打入地基这一环节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为合适的打桩方式,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的地基质量不受影响。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有大量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涌现出来,对施工水平要求也非常高,而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是这些建筑的根本。如果无法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建筑高层的发展也将成为一纸空谈。建筑行业需要持续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不断创新有效保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鑫.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35-37.
[2]林久.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9(05):63-64+116.
[3]刘锐锋.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讨[J].居业,2018(0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