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亮
身份证号码:37120219900412****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形势的不断转变,社会各界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基于此,城市电网改建与扩建工程也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当中。但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暴露出一些技术问题影响到施工的整体安全,为了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将对电力工程技术问题以及施工安全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从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产业的完善来看,配电网的规模以及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于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力输送以及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电能供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电力的更好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关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
1 电力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
1.1 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主要是指电力工程存在的相应的技术的问题,导致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损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人们对电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配电网系统无法满足目前人们对电力的要求,电力工程的改进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配电网都是采用架空线路,架空线路本身就存在诸多的传输问题。(2)因为城市都在快速的发展中,很多的项目都直接在附近的架空线路上面引线,这样无法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为供电系统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3)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地区电力系统的科学合理规划显得较为紧迫,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等缺陷,使得电力供应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以上三点是导致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供电系统相对较为复杂,这种外力破坏的问题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1.2 不科学运用无功补偿设备
把无功补偿设备引入电力工程,主要是要促使电网功率因素的提高及电力传输中电力损耗的降低。这是一项重要的电力工程技术,它可有效保障配网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但是,在实际中若是不科学运用无功补偿设备,则将带来谐波干扰电力系统,并影响到变压器的正常工作,从而阻碍电力电能的正常转换。而在实际电力工程中经常存在着无功补偿设备不合理运用的现象。
1.3 过电压问题
受到技术和资金的限制,过去配电网络设置中过电压问题频发。这主要是因为供电设施使用年限较长,跟不上电力工程发展速度,已经无法提供相关支持。电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没有及时对老旧的电力设施进行更换。落后的供电设施无法承担电压,进而导致过电压问题。如果不及时对该问题进行处理,那么整个供电系统都将遭到影响。就目前情况来说,配电设施故障情况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弧光接地过电压最为常见。指的是当过大的电流流经电网时,超过了配电设施的最大负荷,从而使得配电设施被损坏,进而造成整个配电系统的紊乱。在严重的过电压情况下,甚至会发生漏电等问题,威胁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配电网结构
完善配电网结构是我国电网优化的重要内容,其包括简化供电电压等级和合理选择配变容载比。电力在传输的过程中,其往往采用的是逐级降压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在降压的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为导致电能的浪费,对电网的运行不利,而且给远距离输电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浪费,所以简化电压等级不仅仅能够减少变电站的建设,同时能够降低电能降压时的浪费。完善配电网结构,不仅仅需要简化电压等级,还需要根据用户的情况进行配电,同时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来控制配变容载比。目前经济发展很迅速,原有的架空线路存在的问题较多,给供电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需要采用新型的电缆供电方式进行电力的供应,保证电力输送的安全稳定,同时需要对用电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
2.2 做好定期不定期维护
就电力工程的施工线路而言,不管是已经完成施工的,还是尚未完成施工的,都要切实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整个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整个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出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妨碍施工进程的安全事故的出现。此外,电力相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样,才能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电力工程中的安全性。
2.3 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
只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能力范围内不断引入高质量人才,增加人才的流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性;制定合理的优秀管理经验,促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水平提升,同时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相关人员必须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提升工作效率以便为配电网安全和相关技术提供支持。
2.4 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从电力工程的特点来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通过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工作,彻底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其次,有关部门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上的完善,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补充,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维护和保养工作。另外,针对电力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等资料管理工作,有关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个文件档案在管理中的清晰明确。
3 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电力施工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从多个角度上对细节进行完善,做好危险作业、普通作业等方面的区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危险地带进行排查,依次设置安全警示牌,必要时还可以安装照明等灯,对工作人员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其次,在具体的施工作业项目中,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施工责任体系,由施工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工序上的合理安排。另外,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需要对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制度上的划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从安全的角度进行技术的审核。
3.2 加强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在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架空线路、杆塔、变压器等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些设施的安全管理直接决定着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线路管理,需要根据输电的环境,做好施工计划,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照图纸进行,防止安全隐患的遗留。杆塔架设主要考虑的是稳定性的安全,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杆塔底部的埋深常常不足,这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变压器最常见的故障是线圈的损坏,所以在进行变压器安装的时候,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并且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最大化地保证变压器的顺利运行。配电网工程施工,各个方面都需要按照施工的指标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电力工程一旦存在着技术及施工安全问题,势必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制约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持续快速发展,并对广大电力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就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和施工安全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探讨,这对于我国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转、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坤.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研究[J].居舍,2021(03):78-79.
[2]鲍宁宁.电力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与对策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106-107.
[3]王一鸣.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