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期   作者:叶宝华
[导读]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叶宝华
        江苏久鼎嘉和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如何设计受到重视。目前,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住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企业应该在此背景下关注建筑设计,按照大众需求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建造满足大众需求的建筑。本文围绕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展开分析,指出建筑方案设计的现状,引出建筑方案设计优化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优化质量管理、建筑细部设计、建筑节能结构设计以及选择恰当结构类型等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完善建筑设计方案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始由传统的平面向立体化转变。面对我国土地利用容积率的不断提高,为了充分保证高层住宅良好的采光、日照、通风、绿化、停车等综合使用功能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国现代高层建筑的建筑规划设计大多过于注重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完全忽视了高层住宅环境和人性化的科学设计。因此,对现代高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这对促进现代高层建筑更人性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重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领域涉及的施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外的竞争环境也日趋激烈。建设单位为了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明显的优势,须确保建筑工程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法,规范房屋的变形缝设置,控制房屋高宽比和桩距,以保障新项目运作的盈利性。由于当前建筑业的工程结构设计需求越来越复杂,建筑体的实用功能趋向复杂化,建筑企业为了维持优势竞争地位,须不断升级自身审美观念、设计水平,合理设计房屋建筑结构,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房屋工程的设计,明确建筑工程的结构布置和设计要点,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落实工程方案,以提高施工质量。为了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工程项目施工应重视原有的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工程运作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升建筑体适应性、耐久性。房屋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重视工程的整体美观与协调程度,满足客户的现实需要,立足以人为本的建设观念,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
        2现代高层建筑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2.1节省用量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中,不合理使用资源的问题已变成一种困扰因素。在设计住宅建筑时,为了减少成本投入、明显增强建筑环保效果,应尽量节省各类建筑原材料的用量。此外,还应创新应用施工专业工艺技术,大幅增加建筑原材料的使用率,减小各种原材料的用量。同时,在低碳设计中,还应注意秉持美观原则。考虑美观性设计属于住宅空间规划设计的一大关键性内容,所以设计人员应积极打破传统的设计方式,充分融合低碳设计新理念,提供给居住者最理想的视觉感受与心灵体验。
        2.2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建筑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是建筑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建筑设计理念原则,能否充分考虑其满足当前社会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需求。在对大型住宅进行相关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善于换位思考,从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考虑小区整体建筑设计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建筑公共生活服务环境和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设计实施统筹规划,为建筑全体居民自身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公共生活服务环境。此外,在规划设计建筑内部建筑环境时,既要充分着眼于现阶段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充分立足长远发展眼光,为建筑今后的改造、升级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3.1选择恰当的结构类型
        建筑抗震整体高度、建筑功能、建筑用途、周边环境等因素都是设计人员在方案编制前需要收集的信息与考量的要素,因此要合理选择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要求以及工程信息进行深入的考量。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与框架结构是我国主要的建筑框架,三者的优缺点各异,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施工技术水平、项目成本、建筑功能,掌握相关因素,同时分析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在选择建筑结构后,还应对建筑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建筑结构是否适合此类气候环境。在结构选型完成后,工作人员应该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提高建筑连梁的高度,保证建筑拥有良好的抗震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连梁构件的钢筋含量,抵消连梁钢筋对建筑墙肢与连梁施加的分配应力。
        3.2整体平面设计
        (1)设置行人和汽车分流交通系统:设计师在规划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设置景观路径,连接各园区内景观环线的节点,从而最终形成景区内的景观环线,作为居民出行要道。停车场主体采用地上地下两层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布置,针对车辆通行的道路要直通停车场,全面禁止消防车以外的交通车辆在整个小区内违法通行。车辆联动分流控制系统不仅能有效改善整个小区的空气污染质量,还能有效保障小区居民日常出行安全,有效达到小区降噪隔音的目的。
        (2)整体总平面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整体平面设计中,需要综合把握采光、通风、消防三个设计环节,以保证大多数住户既能有良好的采光朝向,又能充分领略室外自然的美景。在认真调查研究各小区整体绿化景观环境,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选择合适的户型、确保各户型整体朝向良好,结构设计科学。
        (3)室内户型设计优化:室内户型设计与装修的基本功能要求是本户型室内空间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空间舒适。设计师的设计图纸直接决定着室内装修效果和应用效果。针对不同的户型设计师需要结合住户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在保证室内通风、采光等功能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利用空间。在每个细节的装修设计中都能充分考虑各种家电的摆放,使整个房间的居住环境整洁舒适。
        3.3控制房屋高宽比和桩距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控制房屋高宽比以及桩距,科学设计建筑结构,应确保设计方案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满足对房屋工程施工的需求。设计人员提出高质量的结构设计方案,可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严格审核已设计好的项目,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
        设计人员应考虑房屋建筑结构类别,综合非抗震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烈度,合理选择最大高宽比控制标准。非抗震设计水平为5、抗震设防烈度为8的框架结构,结构高宽比应控制在3以下。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应控制结构的高宽比在5以下。
        设计过程中高层房屋建筑高宽比设计难度较大,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适当增大最小投影宽度,缩减最大宽度。
        可根据房屋建筑宏观体型合理调整相关指标,在施工过程中优化组合软件的计算结果。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合理选定桩距下限的基础,结合以往项目设计经验,考虑现场土质影响、沉降、桩类型、群桩效应等客观因素,再科学设定的桩距。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建造大型高层住宅成为必然。它通过有效节约城市土地和建筑资源,实现现代城市的综合功能,满足现代人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求。因此,要通过人性化设计、实用性设计的结合创作方案,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现代高层建筑,以此来提高居住区人们的长期居住率和舒适度,从而有效保障国内住宅建设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冬江,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60-77.
        [2]孙慧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18):7-8.
        [3]郭永.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20(7):84.
        [4]雷秋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