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萌
13100219931209****
摘要: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其中尤为严重的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其治理难度非常大。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人们要加强污染防治工作。本文首先概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然后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以期有效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现状;环境保护;治理方法
引言
在新形势下,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污染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挑选。目前,重金属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污染形式之一,而环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治理效果,以至于重金属污染难以有效解决。因此,人们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段,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有效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1重金属污染概述
工业生产期间,重金属元素随着固废、废水、废气等进入外部环境中,最终导致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物大都来自工业生产,例如,电子行业、矿产冶炼等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废气和工业垃圾。如果没有妥善处理污染物,它们会进入自然环境,最终造成严重的污染。重金属污染物一旦进入河水,会给水生物带来严重的影响。目前,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有铅、汞等,其一旦进入环境,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仍然处于污染在前、防治在后的状态,缺乏预防意识,导致环境保护效果整体较差。
2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和危害
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对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具有污染范围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很难被降解的特点。重金属通过大气烟尘沉降、污水灌溉、垃圾填埋处理等方式逐渐进入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性,污染很难逆转,不容易被微生物降解,导致土壤与底泥成为重金属的储存库。重金属会不断富集,然后被农作物吸收,甚至转变成具有较大毒性的甲基化合物,它最终会通过食物链蓄积在人体中,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大部分重金属属于过渡元素,原子独有的电子层结构会导致其在土壤环境中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重金属可以在赋存情况下出现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可变价态,并且价态存在差异,其活性与毒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其次,重金属属于中心离子,可以形成配位络合物,还可以和部分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腐殖质等形成鳌合物。这样的重金属盐很难溶解在水中,非常容易在土壤环境中发生迁移,使得污染范围扩大。
3重金属污染现状
3.1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这不仅使管理难度增加,还容易扩大环境污染范围,企业需要消耗大量资金来治理重金属污染。受空间和时间因素影响,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3.2项目审批不够平衡
目前,有关重金属污染的建设项目,国家相关项目审批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同的项目存在重金属防治、检测、风险预防不一致的问题,以至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可信度较低。
3.3项目竣工验收较为困难
建设项目涉及的重金属污染较为广泛,如工业废气、废水、污泥等。项目竣工验收时,重金属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必须有效区分,但是目前很少有企业进行区分。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有效验收,就无法及时排查环境污染风险。
3.4日常监管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没有检测重金属污染的能力,检测频率较低,点位分布较少。另外,有些企业没有规范记录污染情况,导致污染源普查和动态更新难度增加,环境污染监测陷人失控局面。
4新形势下的环境污染治理原则
首先,要坚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的原则。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成功经验,从源头进行治理,彻底排查涉污企业,关闭重污染企业。其次,要坚持民生保障手段积极融入的原则。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重视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扶持力度。最后,要坚持绿色环保低碳的原则,进行重金属污染治理。想要有效防治二次污染,需要不断研发和改进污染治理技术,有效融入低碳绿色治理理念,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综合效益。
5新形势下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5.1完善污染预防体系
我国高度重视从制度层面落实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出台了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划。相关规划明确要求防治重金属污染,目前已经获得一定成果。现阶段,我国已经把防治重金属污染作为重点工作,相关部门要从源头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我国要转变污染治理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以防为主和防治结合,对重金属污染进行重点防治,降低其负面影响。没有被重金属污染的地区要加强预防工作,以防受到危害。重金属防控机制建设要以国家为中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地方机构为主干,自上而下,做到全面参与,进而构建一套完整的防治体系。与此同时,要对全国各地的潜在重金属污染区域进行严密监控。要想有效贯彻落实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有效地利用行政手段,严肃处理涉污企业,引导其改进生产工艺。
5.2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
人们要重视研发和改进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治理属于长期工程,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严重缺乏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专业人才。要想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开发新型技术,构建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体系。治理技术需要保证高效、清洁,尽可能恢复污染区域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5.3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和修复力度
相关部门要注重检测和排查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来治理污染。首先,要对污染防治技术的实效性进行研究,针对各地的污染类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创建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基地,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其次,要科学评估重金属污染排放企业,进行风险等级评定。部分农田污染严重,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有效治理,因此不能种植农作物,需要调整土地用途。最后,要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构建相关数据库,确定涉污企业的法律责任。
6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防治效果,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了解金属污染危害,结合当地重金属污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平,为人们创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新宗,项羽丰.探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19,(9):219.
[2]宋欣欣.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4):122.
[3]刘俭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