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工业工程方法对装配线进行平衡改善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6期   作者:周青青1 贾舒媛 卿馨予1王超1曾庆1
[导读] 实地调研家用电风扇的装配现场
        周青青1 贾舒媛  卿馨予1王超1曾庆1
         (1 攀枝花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实地调研家用电风扇的装配现场,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产品的装配流程进行测时,采用分支界定法进行平衡问题的求解,重新设计一条高平衡率、高产能的装配线。
        关键词:装配线平衡改善,分支定界法,秒表时间研究法
中图分类号:TH181
1 现有装配线分析
        企业要想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其装配线的平衡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课题选用电风扇的装配线为研究对象。实地对该企业风扇装配线的具体的流程进行考察和记录,通过现有装配线布局并结合产品工艺,绘制出了该装配线的网络图。
1.1 测时
        根据装配线的流程图,采用秒表时间研究法(Direct Time Study-Intensive Samplings,DTSIS)对各工序进行作业时间测定。首先将每道工序测时10次,运用三标准差法对预测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剔除异常值,其步骤如下。本文以工序1为例详述,其余工序以此类推:
        首先计算其平均值为:

       
1.2 标准工时的计算
        根据此流水线的现状,其工作时间小于30min且所测员工为正常操作员工,因此本次所给出的评比系数为1,并且该产线为流水线团体作业,按照公司要求其宽放系数设定为0.1,本次所有计算出的数据均四舍五入取整数,该产线装配流程网络图及各工序标准工时如图1所示。
1.3 平衡率计算
        公司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该装配线日产量在670台,生产节拍为37秒,装配线有24个工位,每个工位有一名操作者。该生产线平衡率=各工序时间之和/(瓶颈工序*工序数)*100%=523/(37*24)*100% = 56.66%。可以发现,目前该装配线平衡率低,非瓶颈工序等待时间较长,瓶颈工序WIP堆积较多,且现有装配线工位有24个,占地面积大,故该装配作业线急需平衡改善。
2 装配线的优化设计
        分支定界法是利用分支界定并寻找最新活动节点的原理,求出可行的作业组合方案,然后一方面依靠回溯检查,消除明显不良的作业组合方案,另一方面求出能使装配工序数最小的作业组合方案。这种方法不一定能得到最优解,但是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得到至少是效果不错的可行解。分支定界法对于小规模问题体现不出优势,但是问题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方法比精确求解方法要快很多。本文将用分支定界法在不改变产品工艺流程的情况下,对装配线进行装配线平衡设计,愿求得一个平衡率更高的装配线。
        1、生产节拍
        如前文所述,该产线工人每日实际工作时间=8×60×60-30×60=27000s;生产节拍=工作时间/计划产量=27000s/670件=40.3s/件。向上取整后其各工位的理想节拍应为41s,在进行工位界定的时候,每一工位的界定应取与41s最为接近的那个方案。

        2、分支定界法求解
        在满足产品的工艺流程要求,既必须要满足后一工位的工作的前置工序要在之前的工位中完成,并且每一工序有且只有一个工位作业。界定顺序为从最前工序1开始进行求解。
        (1)工位1的定界求解。
        对于第一个工位的工序的选择,只能在工序1,工序2,工序3中进行圈定,在符合产品工艺流程的情况的下,工位1的界定情况有6。计算各个圈定方案的节拍T,取CT差值最小的那一种的情况的分配方案。当圈定工序2、3分配至工位1时,工位1的生产节拍为46s,与理想节拍41s差值为5s,6种方案中最近41s的方案,因此,工位1所安排的工序为工序2和3,其生产节拍为46s。
        (2)其余工位的界定求解方法依次类推,最终设计出的装配线工站与工序具体情况是:工序2,3∈工位1;工序1,4∈工位2;工序5,8∈工位3;工序6,7∈工位4;工序9,11∈工位5;工序10,12∈工位6;工序13∈工位7;工序14,17∈工位8;工序16,19∈工位9;工序15,20∈工位10;工序21∈工位11;工序18,22∈工位12;工序23,24∈工位13。
        调整后各工位情况显示,工位1的作业时间最长为46s,负荷率100%。工时最短的工位为2和7工位,作业时间均为34s,负荷率为73.91%。平衡率=523/(46*13)=87.46%,平衡率超过了85%,平衡效果水平“良好”,相较之原有装配其平衡率增加了30.8%,工位数由原先的24个减少到13个工位,节约产线用地37.5%。平滑指数较小,说明该方案工序分配更好,各个工位的劳动负荷更加平衡。
3  总结
        本课题对某小家电有限公司的家用电风扇装配线深入研究,找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支定界方法进行装配线优化,该方案使产线平衡率得到提升,平衡性能达到良好级别,也使整个装配线负荷更均匀。通过装配线优化设计完成装配模式的改变,为实现均衡生产提供条件。
        本项研究成果受攀枝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赵蕾. Z公司B系列产品生产线精益改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 赵晏林.多品种小批量环境下的家具混流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J].林产工业,2019,46(1):66-72.
[3] 贾舒媛,田亚凤,彭玲玲等.Lingo法在装配线平衡设计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8.40(10): 125-127.
[4] 贾舒媛,李高升等. 手机装配单一品种流水线的平衡改善[J].制造业自动化,2020.52(5): 98-100.
[5] 庄立敏.精益生产技术下的汽车电子生产企业设施规划方法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 周康.基于精益生产对生产流程与设施布置的改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5.
[7] 蒋伟伟.好孩子推车事业部总装生产线优化设计[D] 2013 东北工业大学
[8] 李红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M手机组装生产线系统化设计与规划[D] 2012 华南理工大学.
[9] 汪碧涛.A公司机加车间单元式生产方法与应用研究 [J] 2012重庆大学

[本项研究成果受攀枝花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