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6期   作者:李永昌
[导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昌盛,
        李永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繁荣昌盛,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面对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建筑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一定要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重视起来。同时建筑施工安全和社会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能够确保施工人员工作更好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了要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器。由于场地狭小,在作业时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同时,由于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状又多种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工作要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作调整。由于围护工作受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的危险度增加。
        (2)施工周期长和露天作业使得工作环境恶劣。由于建筑成品体积庞大,施工周期又长,而且整个工程的70%都需要露天作业。施工者要忍受着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3)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建设是要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由于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中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装备、资金等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比较单一,很多还是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没有详细统一的管理标准。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施工安垒监理不到位
        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垒监理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安垒监理认识模糊、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监理单位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安垒隐患不能够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安全监理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2.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垒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垒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垒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2.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2.4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垒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垒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一项目部一班组一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明确安全管理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有很多的环节,存在一些隐藏的不安全因素,要是不能及时发现,再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甚至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项目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而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就能够保护相关人员的安全,减少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提升施工管理效果。对于安全技术措施,就需要结合工程特点以及施工安全因素,合理的进行明确和制定,基于现实经验教训,认真地依据相关规定,对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2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应该从抓制度入手,主要抓落实,定人、定岗、定责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充分意识现象安全管理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带动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
        3.3 加强施工安全风险把控
        施工现场应正确辨识危险源,包括:材料、设备安装、环境等各方面存在的危险;辨识各类危大工程以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的危险;明确影响施工安全的诸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等各类危险源部位,实事求是设立符合项目特点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标准。一、编制危险源清单,落实审核、审批制度,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动态,随时介入重大风险源管理; 二、及时组织安全技术交底:涉及危险源作业的,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交底;监理单位总监必须对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交底;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复核。三、做好三级安全教育管理,通过晨会、晚会、班前交底、安全培训等各类方式进行宣贯及风险教育,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四、严格落实安全动态管理各类制度,项目安全员每天应检查危险源整改进展,对新增危险源列出清单、提交整改方案、工人交底、检查落实情况。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每月应制定计划、完成各类危险源方案、实施情况检查、通报、追责处置工作。
        3.4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为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让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实,企业各职能部门应根据需要,及时提高、投入更多安全设备、费用,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同时在日常施工管理中,积极使用先进安全管理设备,例如设立监控中心,依托重大风险源的视频监控设备,对项目较大安全危险源进行视频监控,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及安全管理技术,积极在施工过程中推广使用,技术的发展进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同时在组织项目施工前,应积极组织各类安全培训,有效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一线人员安全,有效控制施工安全危险源。
        3.5 强化安全控制措施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大查处力度。安全控制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为此,企业职能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熟练使用各类机具工具,主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通过奖惩制度以及考核制度,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能力,更好的投身到施工建设当中,最大程度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提升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例如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等等,能够更好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满足我国建筑事业快速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49-50.
        [2]贾佩佩.试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中),2020,(06):13.
        [3]李月生.面向BIM技术下建筑住宅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5):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