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夫
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的推进对强化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效果有着卓越的效果,对适应社会交通运输业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的实践经验也说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管理完善的机电体系、高效的机电技术以及先进的机电设备。未来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将具有长远的前景。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探究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组成及现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一个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系统体系,由于其直接决定着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运营成本,其信息化程度也间接彰显着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合理的机电系统建设以及机电设备选用可以极大地保障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由监控室、交通检测、结算点、隧道检测、电力监控系统组成。
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大多重视性能与成本,而往往忽略了其管理与维护,很容易出现设备的老化损坏、管理混乱等现象。针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目前国内相关的规章标准空缺较大,在实践中难以进行具体操作,因此对于其管理系统的探讨具备较大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此外,近些年兴起的“智慧交通”理念在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理念旨在基于高新通信技术促进高速公路安全、舒适、高效地服务于人。而且这一理念的实现,正依赖于良好的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完成。换言之,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着智慧交通的完成程度。
2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概述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由电力、通信、收费、监控四个系统组成,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了高速、信息化、现代化、人性化的高效便捷服务,是高速公路投资管理部门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它技术含量丰富,覆盖多达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通信、交通工程等方面,因此它也是一项投资规模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快捷、舒适、安全的服务,保证了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秩序,还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效率。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和监控管理关系着高速公路的正常稳定运行,也关系着高速公路投资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保证机电设备和监控系统高效、稳定运转。当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和监控管理都是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收费监控数据、视频图像及语音不间断实时传输等形成机电系统正常运转的主要内容,为避免通行费流失、管理失控的负面现象发生,必须在法规、技术、经济等方面对高速公路机电和监控实行标准化管理,必须规范操作流程,细化考核办法。
3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设计以及管理
3.1?高速公路监控系统
在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中,监控系统的信息化占据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使用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来获取各路段及收费站等位置的信息数据,经过简单的数据处理后传输到计算机中,来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反馈。监控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可形象地分为“眼”“脑”“口”三部分,“眼”用于实现各位置信息数据的获取,“脑”指通过计算机软件、人脑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得出对应的判断与指令,而“口”则将指令传达到各系统进行调整,以此完成对于高速公路的调控。同时,还可建立收集—处理—反馈的机制,不仅能够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还能够显著节约管理成本。此外,监控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与交通运输的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联动,依据路况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根据其功能侧重方面不同,可将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即监控系统功能中的“眼”。其主要借助摄像头、测速仪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并依托各种采集设备的优点进行合理组合形成地面实况监控网,以此形成对路段的有效管理。随着采集对象的多元化,现在很多地方也广泛使用多种传感器来满足采集需求。
(2)信息显示系统。信息显示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设备采集的实况信息进行显示,其主要是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一种辅助补充而应用。为实现更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目前主流的信息显示系统在组成上可分为变化限速引导系统和情报显示板系统两个二级分系统。变化限速引导系统的作用是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通过变化限速对高速公路上各个车道的流量进行合理的调控,最大化地利用高速公路运输能力。情报显示板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对高速公路各路段路况进行监控,告知车主前方路况,并在必要时对行车发布警示和禁止通行的信息。此两者的协调工作,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信息传输基础。
(3)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即监控系统功能中的“脑”。其作为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与其他子系统相连,以此构建成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处理网,处理其他子系统传回的各种信息数据,并调控者其他子系统的动作。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组成上可简单分为软件、硬件两部分,前者由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硬件等组成,为监控系统的运转提供了设备基础;后者包括运行于其上的各种操作软件、设备驱动等,为数据的处理提供具体操作手段。
(4)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即监控系统功能中的“口”。其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步,也是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动作,在工作时主要接收经自信息显示系统收集、计算机网络系统处理后的指令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动作。交通控制系统在工作时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开展,分别是选择目标、确定方法和参数设置。其中,参数设置既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的情况来确定,又可以给定初始值后让交通控制系统自行调节。
3.2?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收费系统作为信息化管理实现的动力,在根源上支撑着信息化管理的完成。要想让高速公路长期良好地运营,就要完善且合理化收费系统实现盈利,同时收费回收的成本也可以反过来投入系统的维护上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而言,收费系统需要根据监控数据判断车辆型号、载重等因素,进而根据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并开具凭票。此外,还需要对通行车辆的基本数据进行记录,经简单汇总处理后上传至收费中心,由收费中心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保存。收费中心对保存的数据应定期进行分析并编制成报表储存,当需要时要能及时地调取相关数据用作参考。
3.3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与监控管理机制
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与监控管理人员中实行良好的绩效考核评价,做到奖惩分明,使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更积极投入设备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科学系统化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与监控管理工作质量监督控制机制,通过把问题控制在萌芽当中,减少不良因素发生几率,提高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与监控管理工作效率,以便更加全面的保证机电设备与监控系统的整体质量。
3.4采取标准化维护管理
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过程中机电设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需要针对其采取标准化维护管理。首先,我们要根据高速公路所使用到的机电设备种类以及厂家所提供维修手册编制出针对性的标准化维护管理方案。同时在该方案中需对每一种机电设备制定预防性维护内容,这样一来能够确保设备可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其次,机电设备标准化维护管理方案中还应明确出工作人员定时定点针对哪些路段、哪个设备进行巡查,并且需将人员安排顺序也编入其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的推进对强化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管理效果有着卓越的效果,对适应社会交通运输业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的实践经验也说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管理完善的机电体系、高效的机电技术以及先进的机电设备。未来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大力发展相关技术将具有长远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杰,金明.信息化高速公路巡检养护管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计[J].公路,2020,65(4):339-344.
[2]郭书翊.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20(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