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唐柱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除了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和施工技术有明显影响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因此,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一定要明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产生的关系,以及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合理,进而降低工程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影响
引言
作为工程项目的首要工作,结构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着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优化结构设计,降低项目成本,使工程兼具设计性和经济性。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上的地位举重若轻。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费用在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中占比不到百分之一却对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有着百分之百的影响。如果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对于建筑结构应用理解不到位或对工程架构考察不明确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在根本上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2.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不仅包括前期的工程施工和建筑建造费用,还包括后期的定期检修和设施维护费用。这属于工程规划建造中的一部分,是经常性费用。这部分经常性费用通常与最开始的建筑施工费用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前期建筑施工费用较多,工程质量良好,则后期检修等花费自然就会相对较少。反之,如果前期建筑施工费用较少,工程质量没有得到充分保证,就会增加经常性费用。由于经常性费用在建筑工程中时必须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从业者不能因为要降低经常性费用而过多的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使得工程造价增加,应综合考虑建筑施工费用和经常性费用,寻求两者的平衡点,以达到造价最低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不足
1造价方法陈旧、单一,造价控制盲目、低下,这些都导致造价控制目标难以明确,造价计划无法有序落实。
2由于建筑企业的领导与管理人员,无法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造价人员素质低下,管理过程混乱,缺乏相应的标准制度,导致造价费用较高,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缺乏机制管控
无法有效控制造价成本,与机制管控,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缺乏机制管控,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建筑企业,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潮流,仍旧使用传统、落后、陈旧的机制进行管控。既没有设立独立的机构,也没有配套相应的制度准则,导致管控难度较大,无疑会增加造成费用。造价机制没有深入贯穿与落实,造价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展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管控难度增加。
(三)制度体系缺失
1由于上级领导与管理人员的不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规范性。
2管理人员忽视对工程造价的评估,导致管理方法单一,管理能力低下,控制方式滞后,只会增加成本费用。
3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既没有进行技术、方法上的改良创新,也没有遵循相应的准则要求。再加上工程造价的时间较长,十分复杂,无法展开全过程管理。并且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健全制度与应急预案,导致造价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思想认知
1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要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既要制定科学的造价目标与计划,还要设立专门的造价管理部门,对整个设计过程的造价,进行高效管控。
2加强部门协调。在造价管理中,还需要设立独立的机构,展开造价管控。然后相互交流,分享信息,相互配合,共同提升。作为管理人员,还要及时汇报各项工作进度,及时反馈上级领导意见与想法,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来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健全制度体系
在工程造价工作中,还需要健全管理制度与体系,为其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避免工程变更。
1设立全过程监管制度
无论是设计方案,还是设计过程与质量,都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及时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然后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完善应急机制。还要对设计人员、造价人员进行定期评估,考察目标与任务的实施情况,才能将其落实到各项工作环节中。
2设立岗位责任制
不仅要求每一位人员,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与规划,还要清楚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来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工作态度,时刻保持工作热情与细心,全身心的投入到造价管理中。
3设立保障制度
造价管理制度的实施,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就要与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赢得其信赖与认可,且主动合作协调,减轻管理难度。此外,可以为设计人员、造价人员,定期提供先进的技术、方法,为各项制度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与物资。并且不断进行总结反思,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三)更新造价机制
1借助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够保障造价机制的新颖、针对、全面、实效,进而实现信息化、高效化控制,降低造价费用。比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都可以全面掌控设计过程,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通过三维建模,来找出最佳设计方案,进行造价管控。
2建筑企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设立独立的管控机制,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与标准。比如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行造价机制的更新与调整;也可以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全面分析、考核与评价,来找出问题,分析影响因素,然后优化与调整设计方案,更新造价机制。
(四)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密切交流
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中,还要与造价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比如材料构件,既要质量合格,还要经济实惠;构件的位置要布置合理,尽量一次性完成等。都需要进行不确定因素的分析,施工重难点的探讨,才能保障结构设计的合理,造价费用的合理,促使建筑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2提供培训机会
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造价与管理人员,都需要在理论、经验、素养、技能上得到提升,才能做好相应工作。因此就要通过小组研讨、岗前培训、外出深造等,来实现全面提升,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各项工作的展开,贡献自身微薄的力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设计共由三个阶段构成,分别是方案、计算和施工图设计,在确定结构形式之后,相关工程负责人需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特点选择结构受力构件,最终确定承重的体系,工程造价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之中,并与每个环节息息相关,工程造价的多与少直接与施工环节、工程结构设计相联系,因此,优化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能够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勇.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门窗,2016,06:141.
[2]叶玉.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建筑安全,2016,310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