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龙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猛,以高层、超高层等为代表的构筑物施工中频繁的应用了大体积混凝土,不仅赋予了建筑结构整体性更高的强度、耐久性、耐腐蚀性和抗裂性,同时保证及加快了施工的整体质量。然而,因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具备较高施工技术要求,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就无法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所以,有必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本文简单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概念,并探讨了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旦在浇筑、振捣或养护等环节中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结构,尤其是大幅降低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和耐腐蚀性,进而导致高层建筑出现使用安全隐患。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不仅要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要点,且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同时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全面规避任意可能发生的风险或危害。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几何尺寸均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也表示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后改变了温度或收缩中会有裂缝出现的混凝土,具备大体积、结构厚实、条件复杂等特点。高层建筑由于具备多楼层、大规模及长工期等特点的缘故,因此其施工难度也远比普通低层建筑高[1]。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多以基础筏板为主,如果没有严格把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高层建筑质量及安全性难免会受影响,例如水泥水化热比较大时,结构物变形的可能性极高;又如平面尺寸较大时,约束作用会加大温度力,滋生出现裂缝的风险。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了保障质量,有必要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
2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且会对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构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材料入场前应当认真检测材料质量,确保使用材料拥有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相适应的强度等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抗渗性和抗裂性等,材料质量如果不合格坚决杜绝进场。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方面,应以高层建筑实际情况为根据,同时结合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和施工工艺特性等,保障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常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涉及了水泥、水、石、砂、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拌合物的使用,在物料配合比前应当实施现场施工取样试验,以试验结果为根据合理进行各类拌合物用量、稠度、和易性的确定,同时明确混合物拌合时间,如此即可最大限度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2做好施工过程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是至关重要的阶段之一。具体浇筑中,浇筑方向及施工顺序必须提前确定好,同时在遵循墙体、柱、梁板顺序的前提下开展施工,这样会形成一个为整体的浇筑部分,有利于整体结构性能的提升[2] 。以筏板混凝土浇筑为例,由于浇筑方量大,为保证连续浇筑,在浇筑前,必须确定混凝土供应情况、运输设备配备情况、混凝土运输车通行线路、施工人员配备情况等;明确混凝土浇筑方向、浇筑顺序及分层浇筑厚度,测温点设置情况,同时应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在浇筑时遵循由低到高分层连续浇筑,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浇筑,监督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振捣作业,要做到振动棒“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间距一般为300-400mm,上层振捣要插入下层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振捣时应依次进行,避免漏振,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浇筑完成以后,做好覆盖及养护工作。
2.3优化应力控制工作
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一种常见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裂缝,提高结构物表明抗裂性、极限抗拉强度,应当提前在混凝土中掺加泵送剂,这样即可保障结构物的抗裂性能达标。
通过使用泵送剂,能够充分吸收多余的混凝土能量,可以有效地约束和控制混凝土内部细微裂缝。同时,在控制温度应力方面,在建筑施工混凝土时就应当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如此一来可将水化热积聚现象规避,进而缩减温度应力。此外,结合二次振捣作业,能促进混凝土结构密实度的提高,并通过二次抹面作业,规避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的现象。
而有关混凝土浇筑体自约束应力方面,为了控制应力,施工实践中可通过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降温速率等措施[3]。同时,也有必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监理及业主单位应当积极履行自身监管职能,密切监管施工各环节,为施工各环节的衔接质量提供保障。此外,施工现场中要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及技术标准,在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的同时,赋予高层建筑工作质量保障。
2.4加大温度控制力度
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并规避裂缝,控制温度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测量多点温度,统计并记录各个测温点数据。为了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测温时温度计切忌不能直接接触钢筋。同时,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后温度、外界温度及混凝土散热后温度都会影响混凝土温度,且浇筑中的外界温度影响颇深,施工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一旦出现外界温度骤降的情况,混凝土会出现较大的内外温差,此时由于内外面临不同的应力作用,所以会有裂缝产生[4]。要想将此类问题规避,在施工中就需要引入降温法,如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设置降温措施,或引入保温法,即用保温材料设置在外部,减缓降温速度,使混凝土强度受温度的影响削弱。
2.5加强成品养护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成品养护管理主要可从下述几方面入手:其一,保温与养护阶段中,需面向混凝土结构内表面温差与冷却速率展开监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控制中,现场动态温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实际开展中应以现场测量的具体结果为根据,同时准确掌握有关施工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冷却速率及绝热温升等数据,同时以获取的监测数据结果为根据合理进行保温维护措施的调整,确保与温控指标要求相符合。其二,在确定混凝土需要进行保温时,需要以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及温度应力为根据,保障合理性、科学性。其三,保温养护混凝土时,混凝土表面需要维持一定的湿润度,水化热阶段中通过大量水分的吸收,可适当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能[5]。同时,处于湿润养护环境下的混凝土,相比干燥养护过程的混凝土而言,通常具备更大的极限拉伸值。其四,混凝土保温养护中,应选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保障养护效果。其五,保温养护中,切忌采取强制性的保温养护措施,以免引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其六,昼夜温度变化相对较大的环境中,在拆模大体积混凝土时,需要对寒潮侵袭、空气干燥及温差骤降等影响因素予以综合考虑。木模板兼当保温板时,在拆除木模板时,应以保温养护实际要求为根据合理确定拆除时间。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拥有相当复杂的物理反应,且本身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加之施工中往往会遭遇一系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仅会降低混凝土本身质量,且会对高层建筑整体质量构成影响。基于此原因,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通过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做好施工过程控制、优化应力控制工作、加大温度控制力度及加强成品养护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为高层建筑提供质量达标的结构,夯实高层建筑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舒开明,胡金华.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20,(24):190-191.
[2]李成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20):186+189.
[3]支岳春.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91.
[4]陈志文.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2):108-109.
[5]张丽.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