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学
平度市水利水产局 山东省 平度市 2667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度持续增高,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和谐美丽城市建造,为此开展了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水土的保持控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城市安全的科学管理。文章通过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意义,以及水土保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对其提出科学的整改策略。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引言:我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科研技术的提升也促进了我国各项工程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有河道进行简单的调运清理,增加其自身的防洪排涝功能,还需对其进行科学的绿化建设,实现美化城市的目的。有效促进河道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平衡状态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对河道管理制定专业的整改方案,促进河道工程的稳定建设。
1.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指将现有生态平衡得到科学有效的控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占据稳定工程发展的重要位置,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水土保持可有效促进河道工程的稳定发展,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平衡,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减少因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危害。缩减河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淤泥及耕地面积减少现象,提升河道工程的防洪排涝功能,进而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美丽的城市建设[1]。
2.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现状
2.1水土流失问题相对严重
在现今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在整体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以及明确的规定,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频发,面对这一现象没有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较为缓慢,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水土保持的意识较为浅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为赶工期而减少工程开支,忽略对现有的水土进行科学有效保持治理,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2.2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现今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与施工管理人员缺乏水土保持意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并未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使河道治理工作进展缓慢,根据对现有数据分析结果证明,水土保持工作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影响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提前对现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加增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对水土治理的重视程度与基础认知,合理管控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确保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2]。
3.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对策
3.1提高现有治理方案基准
河道治理工程是我国目前为止的系统化民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优化,而传统河道治理过程中,过分注重淤泥清理、净化等功能,主要是为提升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但现今我国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加入了绿色城市的建设发展理念,为促进绿色美化城市的建设,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平衡,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其进行科学的绿化合理建设[3]。
在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融入绿化景观的布置与设计,相关设计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合理的勘测,确保设计的方案可以得到完整的体现,开始设计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地点进行实地勘测,科学分析施工的地理环境,对其进行人性化的贴切设计,以保证生态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结合绿化城市建设理念,融入现有先进绿化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例如:可用生态袋取代传统的水泥护坡,不仅为河道治理工程增添了绿色建设色彩,更是改善了原有的呆板形象,可促进透水性植物的快速生长。
3.2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
在河道治理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期间的水土保持设计,对任何的工序进行科学的测量,结合施工地点的气象环境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保证水土保持最佳比例,减少水土流失现象。若在工程施工区域附近存在废物消纳场所,可有效利用交纳场所对工程所使用的土体进行科学处理,若无法满足直接处理条件可将土体进行合理的堆放,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几率,也可采用临时工程所使用的草垫形式,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4]。
3.3结合生物措施有效减缓水土流失现象
21世纪我国智能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各项科研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加强对现有技术的优化革新。除现有工程措施之外,设计人员还可采用综合的水土设计方案,生物措施是有效促进河道治理过程工程的最佳方案。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可运用综合的治理方案,将河道的基础设计方案与生物措施得到完整的融合,为其提供优化的解决策略,以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有效推进。可建立石护坡,防止高速水流运行过程中对堤坝的冲刷而造成的损坏。除此之外,可在施工底部设置无纺布垫层,借助生物措施实现对河道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运用铺设的草垫种植水生植物,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在生物措施使用过程中,对于河道治理施工区域的水土环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为促进水土保持发展的顺利推进,生物措施使用过程中应对整体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为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可提倡自然的处理方法将工程的伤害降到最低,为促进河道工程治理的目标,实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有效结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生态与生产的双重利益收入,推动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3.4构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
为促进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稳定发展,需构建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得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加强对现有工程的监管力度,严格把控河道的污水排放现象,对知法犯法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批评。除此之外,在构建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应体现出对河道周围设施的保护,明确建设等级与范围,对于周围的违规建筑或随意摆放物品现象,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处罚,促进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促进绿色安全的城市发展。
3.5强化管理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
河道治理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缺乏水土保持到基础意识,为促进工程的顺利推进需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培养。借助多媒体的智能设备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水土保持知识宣传,使相关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投入到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的顺利推进。
结束语: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于现今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促进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生物措施的使用,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水土保持意识,构建新理念的设计方案,进而推动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构建安全的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建东. 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21(2):319.
[2]卢勇鹏,翁朝辉,覃莲超,等. 浅谈联锁式植生块生态护坡在沮漳河河道护岸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水电与新能源,2021,35(1):48-50.?
[3]李王芳. 分析河道治理改造中水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 低碳世界,2021,11(1):15-16.
[4]雷修明,马晶晶,汤传栋. 关于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与财富,2021(6):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