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谢运龙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谢运龙
        桂林彰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管理方面的缺陷也逐步显露无疑,直接制约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文章重点对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作用
1.1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科学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可以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另外,通过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不但可以使企业重视先进管理理念,而且可以使建筑企业掌握和应用管理方式、技巧,为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2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建筑企业来说,应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发展机遇,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较高社会地位。创新管理模式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不但可以最小化投资风险,还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1.3使建筑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全面提高
        不断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人力资源和建筑资源得到更加科学的配置,进而大大节约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人员、材料成本投入,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路径
2.1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念
由于管理人员的思想与自身接受的观念息息相关,观念决定行为,因此,建筑企业需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挣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枷锁,与时俱进,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同时,建筑单位领导管理层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将实际情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结构,确保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另外,将理论思想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学的方式在内部宣传创新思想,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应制定相应的招聘方案,引进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团队,从而为建筑工程的的顺利施工、安全施工奠定基础。
2.2创新管理制度
为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制度,使内部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团队凝聚力。(1)不断健全激励制度,科学可行的激励制度,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健全约束奖惩制度,企业通过使用约束制度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可以使员工在遵守建筑施工标准、规定的前提下,更好完成管理任务;企业通过利用奖惩制度惩处违规操作的人员,可以使员工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3)健全风险预警制度,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均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和风险因素,通过不断健全风险预警制度,可以最小化施工风险,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基基础。
2.3创新管理体制
为保证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不断创新管理体制,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制定一套全新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2)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创新管理体系,在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竣工的基础上,最大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在选择管理方式时,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对管理方式进行确定,如建设项目为中小型项目,可以优先选择委托监管方式,关于项目的建设可以全权委托至监理单位进行监管,进而优化企业管理人员结构,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若建设项目为大型工程时,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直接管理的方式对整个施工进行管理,根据施工管理要求、规定,对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并构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通过优化资源,控制施工成本,在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创新管理技术
        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时,需不断创新管理技术,即更新建筑施工管理理论知识,引进新施工技术、工艺。通过创新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和质量,促进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
2.4.1对项目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建筑企业需全面掌握工程施工内容和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预算,进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换句话来说,即对工程施工方案和项目管理制度进行编制,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后期的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明确管理职责,协调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制定并落实激励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4.2信息化管理施工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信息化管理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因此,企业需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在最大化管理效率的基础上,最小化管理费用,并简化管理流程,作为建筑企业来说,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工程资金来源、资金总额、设备数量、材料规格、施工工艺、工程面积、工程结构、施工方案、重难点问题、应对措施、应急预案等信息全部录入系统,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信息支持。在构建完成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大对信息采集与收录的重视程度,以便在施工管理中,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查询系统获取相关资料,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4.3应用新技术对施工进行管理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管理技术日益增多,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时,可以应用各种新技术,对施工进行管理,从而大大提升施工管理效率。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涉及的数据量较大,通过构建相应的智能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快速解决施工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便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施工进度、现状。通过在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复杂工程的建模工作,并可以通过动态方式监管建筑工程的施工,从而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2.5强化过程监督
        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应加大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具体如下: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严格对其工作进行审查监督,若在审查监督中发现有管理人员存在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的行为,应予以相应惩罚,贯彻落实施工管理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完全按照规定完成;加大监管施工技术的力度,明确每个人员的工作范畴、责任,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从而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探讨[J],城市地理,2021(4):185
[2]周杰,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研究[J],四川水泥,2020(4):122-123
[3]于丽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36):12-14
[4] 朱清,浅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J],工程技术研究, 2020(4):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