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5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并得到全面发展。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从而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据此,建筑企业应对施工加强管理,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要求,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管控 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只有全面提高质量和保障工程进度,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建筑工程管理最大目的是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帮助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1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材料因素
在房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对房屋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监管,认真核查每一次材料的选购,保证房屋的质量。如果房屋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质量不佳,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从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部分管理人员采购材料方式不当,需要在正规的地方购买材料,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1.2环境因素
气候环境也是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重要原因之一,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天气,就会影响施工的进程,也可能会导致房屋施工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足够重视环境因素。在房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了解施工区域地区的环境,提前观看天气预报,减少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还要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气候变化等进行相应的检测,减少突发情况对施工的影响[1]。
1.3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房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设备,如果设备存在问题,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需要技术人员及时修理,如果修理不及时则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施工的进程;其二,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投入,选择不添购新设备或者购买二手设备,虽然减少了资金投入,但是施工进程难以开展,也难以保证建筑的质量,对企业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设备因素是可解决因素,必须保证建筑工程需要的设备完好,才能更好地促进施工的进行。
2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在执行成本投入的过程中不够科学、规范和系统。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认为,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降低成本的投入,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他们没有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目标体系,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最终使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实际的施工活动管理存在很大的出入,甚至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可以落实成本管理的目标。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在执行成本管理的时候,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配合,所以其他部门会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如此就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这也是主要的问题[2]。
2.2施工管理不够规范
化近年来,规范化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中。然而,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管理却普遍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施工企业没有树立规范化的管理理念,采取的施工管理手段过于传统,管理内容单一,管理任务分配、管理职责划分等存在诸多问题,缺少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不能通过施工管理及时解决施工突发情况,且各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交叉,容易互相推诿责任,给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3]。
3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工程管控工作的对策
3.1严控施工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品质对建设项目品质有直接影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选择和采购材料,并对材料供应商的市场口碑以及实际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考察,选择信誉良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严禁在施工现场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当前,市场上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出现,要时刻关注新型材料的发展趋势,选择材料时不仅要基于低碳环保的原则,还要考虑项目的适用性和建设成本。工程材料进场前,需要科学规范材料的管理与保存流程,确保材料质量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严密监控实际材料的使用过程,做好材料回收与后期处理工作。
3.2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施工设备
是建设项目的关键,有效使用机械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进度并确保项目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在建筑设备中,塔式起重机的管理尤为重要,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属于高风险操作,因此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有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在操作前,塔式起重机设备必须经过详细检查,以确保性能安全,塔式起重机的严格管理,不仅要保证工程质量,还要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这一点不容忽视。此外,应制定相应的工作系统并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筑设备最好由专职人员管理,确保权利和责任明确,并在第一时间找到设备使用的负责人,此外还需要加强各种机械材料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以保证各种材料和设备的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因素。
3.3加强现场环境管理
住房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现场环境水平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现场内部风险因素的全面控制,以确保各种施工作业更符合规范,保证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整体运营效率符合工程标准。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从施工过程和风险防范计划等方面进行管理干预,其次是通过实施合同机制为现场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根据合同规则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管理范围,确保管理效率更加突出[4]。
3.4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控制力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健全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将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清晰划分施工管理职责,加大施工管理制度内容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员工大会、企业官方微信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宣传模式,使企业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全面了解施工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并将其融入自身岗位工作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全员参与下落实施工管理机制,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
3.5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也无法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所以,一定要加强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帮助建筑工程企业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还需要加强建筑项目的管理和内部的管理,内部的管理包括人员管理、部门之间管理等。通过管理可以发挥企业内部的潜力,降低资源浪费。而通过对项目的管理,可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降低项目的投入成本,加强各种审批制度的建立,这对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非常有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的内部管理制度[5]。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现状开展的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应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力度,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造价、安全加以重视,全面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培.信息化背景下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1(07):117-119.
[2]张松.影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控制对策[J].中国建材,2021(04):137-139.
[3]辛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优化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21(03):88-89.
[4]孙俊亮.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与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03):202-203.
[5]于素成.基于施工方角度看提高施工管理效率的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1(0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