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吴昆鸿
[导读]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合理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
        吴昆鸿   
        身份证号码:63212119880109****
        摘要: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合理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取得不错的施工效果。通过科学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呈现出强度特征,并降低土建施工成本。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合理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创新传统土建施工技术,灵活运用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应用
引言
        要想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研究力度。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其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裂缝问题,要想解决混凝土的裂缝,就必须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温度应力、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其不仅能够让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以完成,而且能够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分析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要求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面积比较大,地基基础很深,因此土建混凝土用量比较大,并对于施工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强预拌泵处理工作,能够实际符合施工部位的相关浇筑需求,并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的不同用途,合理运用混凝土补偿收缩性以及免振性等相关施工措施。针对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做好综合性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控制和勘测土建混凝土施工环境的实际湿度以及温度等,并通过季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循施工设计规范开展施工操作,避免施工中存在对施工工序出现随意更改情况。一旦在施工中需要调整土建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应和建筑商沟通协调。通过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合理运用分批监测混凝土质量的方式,满足混凝土在搅拌、混凝土运输、浇筑以及后期保养等作业环节,人们都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利于逐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施工配比
        在施工活动进行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类型与具体用量进行试配。在此当中,需要在保证满足工程施工设计强度要求的基础上,对水泥材料用量进行尽可能的减少。在混凝土材料当中,骨料具有较高的占比,需要能够选择具有较小膨胀系数、良好级配且表面清洁的骨料。砂子可以选择二区中砂,其中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碎石粒径控制在5~30mm之间。在具体配置当中,可以对一定量的粉煤灰加入实现对水泥材料的替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其在细度方面同水泥颗粒具有一致的特点,在对水化热问题有效缓解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水泥量节约的效果。而为了能够延迟水热释放速度、减少水化防热量,则可以选择中、低水化热材料,如矿渣硅盐酸水泥等,同时做好水泥用量的控制。
        2.2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的环节,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规范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良好的浇筑效果。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操作步骤也同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对模板结构的质量检查,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先检查模板支撑布置状态,查看各模板支撑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模板的固定效果,对存在松动的模板或缝隙较大的连接点位进行调整、加固,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良好浇筑效果。

完成对模板的检查后,即可开始进行正式的浇筑作业,灌注混凝土浆料时,要注意控制浆料的输送速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要保持匀速的状态,控制好混凝土浆料的灌注速度能获得理想的浇筑效果,进而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进而达到保证浇筑质量的目的。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过程中,还要同步做好振捣处理,良好的振捣处理可以清除混凝土浆料中掺杂的空气,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凝固后气泡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尽量保证主体结构能一次性浇筑完成,如果需分段、跳仓法浇筑,也要注意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以此保证各分段结构的连接效果,让整体浇筑质量得到保障。当主体结构浇筑完成后,还要注意后浇带施工处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施工浇筑进行合理设置浇筑时的振捣顺序应该按照施工方案和工程要求“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这样就能保证混凝土材料分布更加均匀。良好的振捣处理也有利于提升浇筑过程中热量的扩散效果,进而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振捣处理时应注意控制振捣棒搅拌幅度,避免振捣棒与模板之间发生碰撞影响振捣效果和模板的固定状态。
3探究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应用措施
        3.1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第一,水泥作为土建施工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应确保水泥材料质量实际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科学选择水泥类型。在选择时,需要保障水泥质量,并降低水泥采购价格,可以保障材料成本与质量具备均衡性。第二,骨料作为混凝土施工时非常重要的组成。针对骨料类型比较多,在开展施工项目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对骨料的类型进行科学选择。一般情况下,在路桥工程、房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选择人工或天然的骨料。第三,对于水质来讲,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中应充分意识到水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土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加强对水的PH值、硫酸盐含量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存在没有经过处理海水、水源等情况出现在施工现场,有效保障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
        3.2温度控制管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温度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外部温度来说,在实际控制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对此,则需要积极做好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控制。在施工当中,需要通过液晶数字电子测温仪对温度进行检测。首先,可以在混凝土上不同位置对温度点进行设置,通过测温仪对不同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做好温度数值的记录。在此过程当中,对温度点进行科学选择十分关键,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温度应力分布规律与对称性进行选择。具体来说,可以结合混凝土内部温度对不同温度点平均值进行估计,之后结合外部温度做好内外温差的计算。对于混凝土养护来说,需要保证内外温差在25℃以内,基底同基面间温差在20℃以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测试结果做好养护方法的选择,做好混凝土温湿度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中运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充分展现出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自身价值,这有助于逐渐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基本施工操作程序进行严格规范,逐渐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严格的控制整体施工质量,规范施工操作,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养护工作,在逐渐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全面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继红.浅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9(08):94+96.
[2]杨龙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27-128.
[3]张银芳,闫帅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0):85+14.
[4]高成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中应用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64-165.
[5]杨攀.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0):9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