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代友磊
[导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开采,随着开发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变大
        代友磊
        新兴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拜城  8423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开采,随着开发规模与强度的不断变大,矿山废弃面积变得愈来愈多,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已经变成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重建已经变得迫在眉睫。生态恢复是进行矿山废弃治理的重要措施,已经在很多国家普遍采用,可以更好地恢复地貌景观,起到美化环境、增加农田的效果,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重建技术
引言
        矿山生态修复主要针对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土地损毁等问题,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矿山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按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遵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建则建的原则,采取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等措施,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和生产矿山的生态保护修复,恢复和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生产矿山,坚持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修复,要将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利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实施,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1矿山废弃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以后形成的废弃地会破坏和侵占很多的土地资源,会对土地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还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矿业生产形成的废水会对地表河流造成污染,矿粉中重金属进入到土壤中会使农作物金属含量超标。地表植被由于矿山开采而受到破坏,地下开采易形成地面塌陷,还会引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大量的农田被损,会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威胁。生物的多样性也受到破坏,会使得土壤成分不合理,不具备良好的肥水保持能力,有机质的含量不断变少,植物无法在土壤中存活,有害物质的存在会使得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植物根系与土壤间的平衡会被打破,大量的生物群落受到破坏而消失。
2矿山生态修复理念
        生态演替理论是矿山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理,即是转变一种类型到另一种类型的变化过程。自身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是核心原理[1]。结合生态演替理论,在矿山植被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是引入先锋植物,并借助一系列的演替阶段,最终形成顶级群落。在自然状态下,生态自然恢复相对漫长,应用人工恢复生态的方式,则是借助人工调控植被,并结合一些管理策略,并与多种生态学理论结合,具体包括热力学定律、限制性因子理论、生物多样性原则等,对干扰有效去除,对退化土地的生产力有效提升,合理应用、保护现阶段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效保证。恢复生态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恢复矿区的自然生存原貌,而是需要在开采矿山的基础上,整治、修复生态系统。在恢复矿山生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矿山不同地区的人群需要、岩土性质、区域特点等,建立相应的生态重建目标。同时,在修复矿山生态系统时,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工作,从而提升矿山废气地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土壤的作用。如果不妥善处理矿山开采工作,对尾矿、垃圾物未全覆盖处理,在风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垃圾物到处乱飞,导致风沙的情况。在长期降雨的情况下,含有重金属的矿物会在地表中深入,对地下水污染,并对植物造成影响。
3矿山地质环境重建技术应用
        3.1政府宏观治理措施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离不开政府主导,应该积极加入到政府矿山治理项目中来,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来消除掉地质灾害,让矿山恢复生态环境,将矿山转变为适宜人居的区域。同时,要使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山环境的检查,促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协调与统一。明确矿权的归属问题,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行规范管理,对一些不具备开采条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小矿山应该依法关闭。

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明确不同职责部门的监管责任,加强对重点矿山企业的检查力度,使得此类违法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遏制,保证矿产资源的有序开采,防止私挖乱采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消除,使资源与环境得到和谐发展。
        3.2治理边坡
        对于边坡,是指与地平线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保证稳定的边坡是进行矿山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的前提。而对边坡的稳定性保证,需要结合坡面处理对地表植被有效恢复。优化边坡治理工作,对路堑边坡、危严边坡有效清除,避免出现峭壁的情况,对崩塌的隐患有效消除[3]。在植被恢复、边坡时需要对安全隐患有效消除,对边坡的稳定性有效保证。在进行坡面处理过程中,可以应用以下方法:(1)应用挡土墙法。挡土墙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砌体、砌块,应用整体浇筑、混凝土交租,长度一般为3米到12米。针对松散沿途边坡的情况,要更加重视对建筑物、生态环境等位置的保护工作。(2)边坡比法。借助开挖、边坡路堤、安全平台设置等方式对边坡高度、坡度有效控制,保证边坡管理技术的稳定性。应用该方法一般需要保证高度不能超过12米。(3)削坡平台法。一般情况下,台阶坡路堑工程是指高度超过1500米的土质边坡的岩石边坡。对于大规模路堑边坡工程,可能会导致岩石边坡超过30米,或是生态破坏的情况,在对边坡稳定性、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危严清理工作或是局部路边坡工程。对于地表破碎岩坡、坡度小于50度的边坡能够应用上述方法。其四,应用锚固方法。主要是借助锚杆传递张力到岩土层中,对滑坡、塔防等地质灾害有效消除。在土质边坡、岩质边坡的锚固中能够对上述方法应用。
        3.3地裂缝治理
        矿山采空区是导致地表裂缝的重要原因,持续的矿山开采所采用的支架顶板有所不同,还存在着质量的差异,这就使裂缝现象有所不同。地下采空区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沉降速度不同,地表存在拉伸变形而出现裂缝。可以采用监测、降低地裂速度、保护地面建筑等方式,对地表裂缝进行回填夯实处理。
        3.4不同规模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重点
        (1)中小型矿山。中小型矿山的开发总体上对环境的影响不大,但应注意,不要让中小型矿山的点状污染源(点状的渣土、植被、污水)变成线状污染源、面状污染源,则其环境影响不大。(2)大型以上矿山。大型以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无论修建厂房的面积、职工生活宿舍的面积,还是尾矿库的面积,均比较大。如果是露天开采(煤矿、铁矿、铝土矿等),则还需考虑排土场、露天采场的数量;如果采用地下绿色开采,由于尾矿库和排土场都在地下,则只需考虑修建厂房的面积和职工生活宿舍面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应该对现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措施,遵循环境治理理论与生态学原理,采用切实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与重建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植被的有序恢复。还应该由政府部门进行引导,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推进绿化工程的实施,建立起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利.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260+262.
[2]武少菁.豫北地区露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技术方法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98+200.
[3]邢书源.邓州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9,34(04):122-123+126.
[4]郜会东,王满.构建山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华北自然资源,2019(04):114-115+120.
[5]廖启龙.矿山企业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及会计核算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9(S2):186-187.
作者简介:代友磊   1990.2--,男,汉族,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 2011年毕业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矿山地质专业;现在新疆拜城县新兴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苏拉合马煤矿     从事地质技术员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