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以广西南宁武鸣区为例
黄爱华
南宁市武鸣区甘圩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南宁 530103
摘 要:“乡村振兴”是我党在十九大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议应将“三农”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以此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在编制存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其理性和科学性,真正地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南宁武鸣区为例,对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展开细致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规划编制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广西南宁武鸣区相关领导人员将各村庄规划编制提上日程,将其作为切入点,切实推进“多规合一”,以此使得村庄空间得到有效优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障,为推动广西南宁武鸣区更好发展提供了一定助力,以及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
一、村庄规划定位
所谓的村庄规划,其主要是空间地区的规划,但是并不单指农田山林规划,还包括对其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每一个村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甚至有一个存在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在进行村庄规划编制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以大局眼光进行村庄规划编制。
关于村庄规划的具体定位,主要包括全布局村庄的产业发展、旅游计划、幸存建设、生态保护,以及土地管理等。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村庄所特有的性质,要力求返璞归真,以此推动各村庄灵活发展[1]。
二、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在乡村振兴下进行村庄规划编制,需要遵守“一收、二调、三定、四优、五论”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以此使得村庄规划编制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以及具有针对性,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关于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具体如下:
(一)收
第一步的“收”,主要是指收集资料。要对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资料进行收集,包括自然条件、村庄人口量、经济发展情况、土地使用情况,以及最新国土调查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将最新影像图和国土调查数据作为基础依据,根据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用地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内业处理,并据此制成调查底图。
除此以外,还需要依据实地情况,对调查资料进行完善,并对形成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合理调整。
(二)调
此处的“调”,主要是指进行实地调研,以此完成对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现状分析[2]。在此过程总,将调查底图作为调研的前提,对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展开深入地实地调查,比如向村庄中的住户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村民大会等,以此了解村庄耕地数量、整体布局,以及农田规定情况、公共设施等,从而对村庄的现状以及规划编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发展,掌握村庄规划编制后的发展动向,了解其发展需求。
(三)定
此处的“定”,主要是指根据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功能定位情况,以及目前的状态,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进行确定,以此将耕地保有量、农田保护目标等具有约束性的指标确定和落实下来。
(四)优
所谓的“优”,主要是指结合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实地调研结果,以及当前村庄发展的目标,对村域国土空间进行统筹安排。同时,还需要通过各项活动,将生态保护红线等内容落实到位,以此实现对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等目标的合理布局。
除此以外,还需要注重即将进行规划编制的村庄环境和生态问题,要对其进行合理整治和保护,以此推动村庄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五)论
所谓的“论”,也就是在村庄规划编制方案进行确定之前,要组织当地村民开展相应的讨论大会,对大会成员公布文本、图件和表格等计划内容,也可将其放置到公告墙、村网等地方,以此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3]。与此同时,还需要邀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对规划编制方案进行论证,确保最终敲定下来的方案与村庄实际发展需求相符。
在经过上述环节后,敲定好的规划编制成果需要向上级进行上报,并对其进行审批和备案,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正式施工。
三、编制实例——广西南宁武鸣区各村庄规划
针对上述乡村振兴下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本文以广西南宁武鸣区为例,进行编制实例研究。
具体如下:
(一)广西南宁武鸣区概况介绍
武鸣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其幅员面积3389km2,其中丘陵占63.50%,共有13个镇,其户籍人口72.31万,耕地面积1.167×105公顷,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甘蔗以及一些果蔬,畜禽、渔业的发展也很好。受地理环境影响,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0℃左右。除此以外,武鸣区也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该地区的方言是状语的标准音,享有“中国壮乡”的美誉,并且每年在其城区内都会开办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在其境内有诸多景区[4]。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用到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部门最新国土调查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等,同时也有统计部门所统计的数据、实地调查数据等。
(三)编制过程
1、收集资料
为了更好地对广西南宁武鸣区相关村庄进行规划编制,按照相关编制思路,首先需要对村庄的各类资料进行收集,以此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前村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村庄的特点和规划编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确定发展定位及规划目标
村庄规划编制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有关要求执行,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留整则整的原则,明确规划的目标任务。
以武鸣区相关村庄发展情况来看,在对其进行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农业用地高质发展。首先需要保护好耕地红线,要使其农业发展优势得以凸显,并要打造区域内的粮食生产核心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优化农用地结构布局,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改良提升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传承农耕文化。
建设用地高效利用。按照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统筹农民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优化农村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序开展村庄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城镇低效用地以及其他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
农村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坚持“绿色、环保”发展的离线,对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充分利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等工作,优化生态用地布局,统筹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理、各类违法建筑违法用整理,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等,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农村生态和自然景观功能。
乡村风貌提升。统筹开展“三清三拆+”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厕所革命”、 污水处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庭院绿化美化等工程,推进村头村尾、公共区域的绿化美化,提升乡容村貌,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等历史文化遗产,延续村庄原有空间格局和特色风貌,确保实现村庄通透敞亮、干净整洁、管理有序、文明和谐。
3、合理安排各类用地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依据实地调研成果,以及当地发展方向,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安排,科学统筹农业、建设、生态、旅游等用地空间。
在进行农业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坚决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主要发展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业经济,同时还会加强工业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主要发展制糖、建材、矿产等工业经济。对于建设空间,主要是要预留一些农村居民点等建设用地区域,比如建造幼儿园、村委会等。对于生态空间,主要是为了提升农村的生态防护功能,对其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对于旅游空间,要对各景区进行合理改造,以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5]。
4、意见征询
在进行完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项目建设等内容的编制后,还需要将编制结果放到当地居民能够看到的地方,比如地方官网等,并要求广大居民参与其中,为此次规划编制提供建议。
最后,依据居民建议进行再次整改,确保能够符合当地村民意愿,以此真正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南宁武鸣区要想更好地发展,有效解决其下各村庄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注重村庄规划编制,要能够在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对各村庄的地方特色进行保留,切实保障规划的落实,不可盲目拆建,要做到“千村千面”,进而从根本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成佩昆,胡守庚,张鹏. 西北地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宁夏回族自治区Y村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3.
[2]周蓓. 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探讨——以铜陵市农林村为例[J]. 安徽建筑,2021,28(03):23+111.
[3]冯俊杰,王霓,柯清峰.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探索[J]. 山西建筑,2021,47(04):18-20.
[4]曾晓抒.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保质保量落实落地[J]. 房地产世界,2020,(22):9-11.
[5]李慧.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规划与生态修复策略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