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放疗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80例宫颈癌放疗病患,分组后实施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放疗期间依从度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对照组依从度为77.5%,观察组依从度为90%;观察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直肠反应、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护理的科学性、必要性、针对性,可显著提升宫颈癌放疗病患依从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颈癌;临床护理路径;依从度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属于较常见类别,当前临床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具有疗效好、适应范围广的优势。但宫颈癌病症的特殊性易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抵触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易产生不信赖感导致依从性下滑,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容易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加重[1]。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住院病患共80例,均需放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年龄区间处于47-75岁,平均年龄(61.89±3.72)岁。观察组年龄区间处于49-75岁,平均年龄(62.37±3.49)岁。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经我院确诊为宫颈临床细胞癌,研究期间生命体征稳定,宫颈癌临床分期处于Ⅱ-Ⅲ期,接受放疗治疗(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可正常沟通。
剔除标准:伴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进行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者,意识不清者。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放疗治疗注意事项讲解、日常用药监督、饮食指导、病情监测等,告知患者注意观察药物外渗情况、出血情况、分泌物情况等,及时表达不适感、情绪变化、疼痛控制等情况[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成立护理小组
由护理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组成小组,针对每位宫颈癌放疗病患实施个性化护理指导,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并结合其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等制定护理路径表格。依照宫颈癌通用护理标准,结合常规诊治进程以及患者个性化特点,将护理路径不断优化。
1.2.2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当日向其详细说明病房设施以及注意事项等,以温和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与患者展开良好交流,发放临床护理路径流程表格,告知患者宫颈癌放疗的准备事项等。在入院后一至两日内通过集中讲解方式让患者了解放疗前需做好的各项准备,包含饮食、活动量、衣着等。引导患者阅读健康教育手册,向患者讲解放疗治疗的优势以及成功性,减轻其对宫颈癌病症的恐惧程度,提升治疗信心。
1.2.3个性化护理
在放疗治疗阶段根据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患者展开入院评估、饮食指导、放射治疗护理等。在完成放疗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放射野皮肤护理,加强对膀胱炎、放射性肠炎之类的炎症预防性护理。
1.2.4健康教育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病房内电视播放视频、面对面讲解等多种方式让患者了解放疗的流程以及必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盆底肌功能正确锻炼、治疗期间饮食控制注意事项等。以图文配合视频的方式普及放疗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减轻对放疗的恐惧及抵触感。
1.3观察指标[3]
1.3.1依从度
积极配合——对放疗各疗程积极配合且对病情变化主动说明,生活行为规范,能够向医护人员详细表述不适感或放疗感受,主动参与健康教育课程;部分依从——对医嘱的遵守程度有待提升,需要在护理人员提醒、监督下完成检查、服药、治疗;抵触——对各项治疗操作存在明显抵触、抗拒情绪,在护理人员劝说下仍存在不遵医嘱行为。依从度=积极配合率+部分依从率
1.3.2不良反应
统计研究期间患者放疗治疗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包含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直肠反应、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骨髓抑制。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治疗依从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依从度
统计两组病患放疗期间依从度,显示对照组为77.5%,观察组为90%(p<0.05),详见表一。
.png)
2.2不良反应
统计研究期间两组存在的不良反应,显示对照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二。
.png)
3 讨论
宫颈癌化疗治疗期间患者心理上的波动实属正常,临床护理中应针对患者不良情绪病情变化、常见不良反应等实施针对性预防性护理,抛去常规护理中的低效率环节,通过更具人性化护理服务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继而提升其对各项医疗操作的接受程度。
临床护理路径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强调人文化护理及个性化护理。通过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家庭状况、文化程度等个性化因素,让传统常规护理更加精确化。通过制定护理路径表明确护理的重难点,达到专项化护理程度[4]。根据研究数据,在临床护理路径下观察组依从度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等操作可显著减轻患者不适感并提升配合度,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闾云.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110-111.
[2]马维,矫美玲,张春艳.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4):80+142.
[3]时晓玲,冯俊彩. 临床护理路径在宫颈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30-131.
[4]吴晶洁. 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04):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