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7期   作者:任大伟
[导读] 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是满足农村地区用电需求的基础保障
        任大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市忻府区供电公司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是满足农村地区用电需求的基础保障,为保证供电质量还需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设计,引入智能化技术,打造先进的配电网系统,提高农村供电质量。文章通过对农村配电网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智能化;配电网;农村配网
        引言
        智能配电网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利用物联网,5G等技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现在的能源发展,可再生资源等均可以运用,智能配电网在此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发展趋势,发展力度也不容小觑。智能配电网具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碳环保、提高居民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力损耗等优势。
        1新形势下农村智能配电网概述
        智能配电网是整合可持续再生能源并入中国发电行列,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来实现电网的自动化调度,提升电网的自愈、兼容及抗干扰能力,维护电网系统的稳定及可靠性,利用信息、通信、自动化、互动等技术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及用电过程等流程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使生活、生产更加便利。我们可以将智能配电网理解为集成应用先进的传感测量、通信、信息的电网。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的新型电网,和传统电网相比较,智能配电网在运行可靠性、交互性、集成性及信息互动化等诸多方面均占据优势。众所周知,变电站是维持电网内电力资源稳定传送的重要装置,在电力生产实践中,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加大变电站运行可靠性的维护,进而让智能配电网将自身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常情况下,电网会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外界环境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如暴风、强降雨等恶劣环境条件会使电网陷入瘫痪,导致出现大范围的停电。智能电网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维持供电能力。智能电网中还存在有安全防护系统,能够预防部分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来破坏电网运行,明显增强了电力信息的安全性。第二,具有高度集成的特征。高度集成是智能电网的特征之一,电力系统包括发电、变电等不同环节。智能电网可以为电力能源应用构建统一化平台,有效增强电网管理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借助数据库来储存与整理电网信息,加强电力信息的集成性与共享性。另外,电网能够对技术的功效进行有效的动态评估,为资产的运用能力提供保障,确保资产能够在更大的负荷中保持运行稳定。
        2新形势下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方向
        2.1审慎编制农村配电网的智能化目标方案
        进入新时代,将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技术运用于农村配电网规划中已是大势所趋,这有助于配电网智能化目标的透明化,也使农村供电获得了更多保障。在现实运用中,农村配电网在运行期间,往往会受到各类要素的制约,电力故障会频繁出现。推行智能配电网技术有助于整体提升配电网的运作效率,达到全方位监控的效果,提升电压获得质量。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积极稳妥地做好配电网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慎制定配电网规划目标,结合电力企业自身运营状况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方能使农村配电网智能化同现实状况相契合。在设计时秉持“理顺情况、划定分区、明定目标、分步骤推行、闭环评价”的理念。当电力系统产生相关故障时,切不可盲目地处置,而是要科学查看故障点位,用专业化的知识,辅以扎实的经验,经由配电网供电来完成相应的修理,进而使用户获益,提升智能化管控的效率。在开展农村配电网规划时,要自觉站在专业化的视角上,稳妥锁定规划方案,进而不断地提升农村配电网规划的科学化程度。


        2.2建立客户档案,确保精准施策
        围绕存量低电压客户与增量低电压客户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建立低电压客户档案;建立低电压治理里程碑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倒排月度推进计划,并将实际完成情况纳入部门或个人绩效考核;建立低电压治理销号制度,并以台区为考核单元,只有“真正、真实”并已全部解决才能纳入低电压销号范畴,对以前按形象进度考核的,如即将完成、近期完成的低电压客户均纳入“未解决”的范畴。
        2.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拥有强大的互联网传输能力,且储存容量大、计算能力强,在智能配电网中改技术可以用于进行智能配电网调度、智能配电网数据分析等,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第一,智能配电网调度。伴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完善,电网结构也愈加复杂,规模也不断增加。为了对智能配电网实现实时监控并合理调度,则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物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能够以总线技术将分布于不同区域调度系统的功能,利用系统结构化进行高度整合,以打造实时、全面、准确的电网调度平台,以存储海量数据,完成智能配电网调度。第二,智能配电网数据分析。智能配电网规模的扩大,伴随而来的智能电表、传感设备、信息系统等不同数据持续产生,最终形成海量数据。结合物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用户、电力设备情况的数据分析。智能配电网的数据分析能够进一步强化电网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调节、优化智能配电网服务。
        2.4利用物联网技术展开全方位的使用
        5G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兴起,给智能配电网创下了一个巨大的契机,智能配电网能够利用5G技术对家居中的电力作出有效合理的安排,在快捷效率的同时又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低碳节能,智能配电网的发展无疑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大便利,将生活的安全保障作出了提高,对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后台的系统监控,不仅能避免恶意攻击和数据非法提取等现象,还对设备的工作作出了监视,清楚地了解到家居设备的运行与安全保障。在智能配电网对家居的运用上,降低了经济性,它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云端数据与计算,保证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货比三家,具有高性价比的特点,对我们的使用提高了很大的兴致,在5G技术的运用上方便,简单,快捷。对事物的连接方便简单,容易操作上手。
        2.5配电网拓扑技术分析
        配电网拓扑该技术是智能调度系统中的精髓,拓扑的结构可始终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高效分析,并在设计闭环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拓扑结构的能力。目前配电网内部的拓扑结构重点是由深度搜索和广度搜索两种方式组成。深度的搜索优化具有很强目的性,在实际接收到访问目标后才能更好地提升访问效率,但意多数访问的节点会有所不同,一定要在完成所有深度搜索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深度搜索。广度搜索是在同一时间搜索所有广度节点,这样自然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有节点的访问。
        2.6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在传统电网建设时期,由于技术及设备的落后,在输电配电环节只能采用交流电的配电方案,随着直流技术的发展及直流输电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及低损耗等优点,直流输配电方案绝对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配电方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继交流输电技术和常规直流输电技术之外的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为核心,并且是目前可控性、适应性都极优秀的输电技术。这项技术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至关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配电网建设规划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智能配电网特点,搞好对配电网的整体设计,提高城市智能配电网运行品质。审慎编制城市配电网的智能化目标方案,着力打造智能配电网信息化服务平台,切实提高农村配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智能化框架进行配电网规划,结合农村配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升级改造,满足农村地区用电需求,推动农村供电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伦惠勤,王佳,胡扬,等.智能配电网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J].电测与仪表,2015,52(08):10-15.
        [2]赵春雷.电力市场环境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46-48.
        [3]曾春盛.浅谈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