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胜勇 胡小伟 周超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市孝南区供电公司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必须以电能为基础,所以电力资源的重要价值显而易见。目前,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不仅无法保证供电质量,还会出现资源浪费问题。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对此种现象进行系统分析,采用恰当的方式实现线损管理目的,同时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稳定性,践行节能降耗的理念。为此,本文就针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展开探析。
关键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
导言: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现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
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管理工作不到位
正常来说,线损管理需要由专人来负责,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于线损管理的目的和手段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来加以解决。现在电网建设的智能化水平还在不断提高,输电配电工作和线损管理工作都在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也是电力企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在管理工作当中,大多数电力企业其实并不热衷于线损管理这项内容,甚至并没有委托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也就给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线损计算精确度很差,情况非常严重。
1.2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现阶段的电力企业管理体系中,普遍缺少对线损管理的规范以及安排,通常将其与其它管理活动混为一谈。尤其是在线损率计算、电能计量、线损因数调整等方面没有建立起有机的关联。同时线损管理的流程没有得到有机的落实,导致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观能动性大,管理工作开展混乱。并且在管理标准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以及规范,导致工作的有效性大大缺失。此外,在监督制度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导致监管工作的开展缺乏依凭,监督的效果难以落实。
1.3 技术落后
当前由于电力用户的增加,用电量的上升,部分没有改造的线路其承载能力较弱,一旦用电高峰出现,则会导致线路出现超载的情况,当超载功率达到一定限度时,电线则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部分供电所在供电用户增多的情况下增加了供电面积,但却没有对自身设备和设施进行更换,这样就导致线路顾承载压力加大。再加之技术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对线路进行安装,线路连接处存在着松动的现象。
2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2.1 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
2.1.1要确保线损管理人员能够对线损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能够认真、负责,了解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1.2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应当注重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线损管理人员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其能够规范化管理,防止在线损管理和维护时发生安全事故。
2.1.3在线损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让线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化,以便于更好的推动线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2 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体系
电力企业应当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体系,并按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国家电网管理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条例为准,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中建立一个健全的线损管理制度体系。在进行线损管理时,电力企业要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实行合理的监管,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线损管理制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也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线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第一,要建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小组,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让线损工作人员之间互相监督,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要完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抄核收费管理制度,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漏电、窃电的现象,提高线路的线损率。
2.3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结构布局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和进步,线损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此过程中,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降低电能消耗,是线损管理过程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此过程中,要加强对不同等级供电半径进行确定,对电压容载比和电网布局相关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制定正确的供电半径。供电半径的制定,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供电路径过长,给线损带来不确定因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线损产生的几率。同时电网结构优化过程中,对于农村低压台区的线损问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此过程中,需要根据负荷密度和受电设备容量对供电半径进行确定,合理的对电站进行布局,力求降低线损值。
3 减少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的技术措施
3.1 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的类型包含3种,如表1所示。其中,有功功率表示在系统期间所需要的功,即负荷功率;无功功率就是损耗,相互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负荷不变,同时功率也不发生变化,那么要想减少无功功率对应的数值,需要提高功率因数,即cosφ。
.png)
3.2改造电网升压
发动机中包含3种功率,即视在功率、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并且总是同时存在,三者关系为S2=P2+Q2。所以要想实现线损管理的目标,应在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对电网的电压的提升,减少电网元件的电流。其中,改造电网具体的升压措施如下。(1)缩小线路中电流的密度,实现对负荷的分流;(2)大范围应用节能型号的变压器,如S9;(3)积极调整布局不合理的线路,实现对线损的有效控制。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目标,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2 提升计量的准确性管理
要想对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加以进一步的提升,除了新的电能表以外还应该对旧的电能表加以更换以及进一步的改革,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计量装置发生损耗的情况。让使用时变得更加准确,当前应用的电能表基本上是智能化的电能表,这种电能表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抄表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应的计量精度。在对专线用户的线损管理中,需要对失压记录仪进行加装以及更换,并且推荐其使用具有更高精度的电子式电能表。为了防止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线损现象,还要求用户增加IC卡表。
4 结语
综上可知,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电能需求而言,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而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有利于节约电力资源,进而节约供电企业的成本,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电力系统其自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特别是输配电工程,所以对其的管理也是很复杂,并且要求管理技术性强。为此,通过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建立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体系以及优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结构布局等管理要点,从而提高线损管理水平,推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军,许万奎.配电线路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及功能分析[J].2018.
[2]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2018.
[3]杨小东.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