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海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永登县供电公司 730300
摘要: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在运行中由于地处野外,因此会受到多种外在环境的影响,如植物、天气、人为破坏等,对于输配电工程和线路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不良因素对于线路运行的干扰,确保电力运行稳定性,有效控制变电故障,突出供电系统的科学和可靠性。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解决
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概述
在获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方面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需要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1)从运行维护、材质选用等方面入手,可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性能优化提供专业保障,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确保电力生产实践中的供电状况良好性;(2)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深入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状况,处理好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保持这些线路良好的功能特性、应用价值等,完成好相应的电力生产计划。
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问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都处于室外环境中,还有部分线路设处于极为恶劣的山川树林之间,在恶劣天气环境中,就会出现线路故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二)线路质量
线路材料的元件在输配电工程运输电的同时亦扮演者关键性的角色,可以最大限度维护输送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然而,在用电工程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为数不多的企业将成本调控列入重点考量的范围内,对于有关电子元件制造时所选用的材料往往要求较低,未能对用电线路元件进行质量把关。与此同时,少部分企业未能充分掌握工作要领,生产出产品与实际规定和安全标准相违背。以用电工程的视角来看,如果所选产品的品质不过关、不达标,将会在施工中给用电工程项目质量造成成隐患,极可能出现线路受损、老化等故障。
(三)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输配电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十分常见的元素,若其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对电力运输工作形成较大危险,影响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选择质量不好的材料用于输电,不满足施工安全需求,从而发生安全运行相关问题。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效果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探讨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1)人为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因电力企业的相关人员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状况缺乏深入分析,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有待强化,维护及检修工作开展不及时,致使线路处于不安全的运行状态,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制度因素的影响。部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因这方面的管控机制不够完善,运行维护工作机制缺乏创新性,导致线路安全运行效果、质量及经济效益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应的管控工作、运维工作效率也会有所降低。
三、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全面保护输配电线路
设计线路时,就要考察当地情况,在熟知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特点及生物的分配规律后,设计一个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有针对性的输配电线路。在投入使用之前,要确保输配电设备没有质量、性能等问题。在进行线路施工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管,确保高质量完成施工。最后施工完成时,要彻底的对工程展开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没有问题后才能投入使用。
(二)加强对线路材料质量管理
线路材料是的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也决定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情况,因此供电企业要在落实对线路的检修维护工作基础上,加强对线路材料的质量管理。第一,供电企业要在采购阶段,科学选择线路材料生产厂家,不能够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盲目的选择材料,而不考虑质量问题。第二,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前,对线路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线路的绝缘性、跳闸情况,保证线路本身的安全性,为实际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维修技术水平要有新提升
首先在确保输配电以及用电线路安全、有序、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要及时地优化升级线路维修技术。以往,线路维修往往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工作模式,哪个区域电路受损了,就由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必要的检测与养护。实际上,对于线路工程整体性能和质量的把控并未有宏观、明确的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用电蒙上一层阴影。传统的维修作业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开展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陡很高。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进展,电力企业在执行维修作业时,可以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中配备一些监控装置,经由信息手段加以一体化监管,进而完成全天候监控电力运行的规范化操作,有效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全面提高线路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在这个环节中,还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置相关的传感设备,一旦区域内的用电工程线路发生故障,监控设备可以及时定位到相关的地点和方位,并事先展开断电处理,防止各种线路故障危及城市整体的用电状况。
除此以外,在线路日常运维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往往需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对线路运行的若干电力指标展开精确化测量。如电力技术人员可以依托当今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完成对区域内同期用电数据记录的专业化、系统化分析和研究,进而提高用电线路养护维修的效率。同时,经由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对线路运行过程中各项数据信息的实时化监控,按时查找线路故障点位,进而提高线路维修的综合效率。
(四)对于天气、环境方面的安全防护途径
针对天气条件进行的线路防护工作主要依靠天气预判、人工作业、设备质量等层面开展。技术人员需要对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线路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妥善解决。以大风天气为例,该情况容易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消极影响,各种人员应提前加固输电线路和配电工程,防止其出现断裂故障,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抗打击能力;通过加强杆塔基础牢固性,使其在强风天气中保证外形的完好和安全性;增加塔杆数量,提升其稳定性,起到防风作用,避免因风力过大过猛导致塔杆出现大面积倒塌现象。例如某220kV线路的直线塔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风口区,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导地线张力是30m/s,未考虑山区的气象条件,只选择普通的螺栓防震锤,最终导致防震锤松动甚至跑位。因此施工队伍加强了对风口区域的线路巡检力度,保障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安全性。
四、结论
我国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工作上还有较大的有待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增强安全运行意识,摸清、理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中所暴露的各类问题。同时,在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技术层面加强措施保护,编制可靠的线路运行方案,提升维修技术水平,优化安全运行技术,完善用电工程线路的质量管控机制,确保始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苏建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9):265-266.
[2]李骏.试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9,3(17):179-180.
[3]戴大治.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及其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0(12):52-53.
[4]刘旭,张少康.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2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