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期   作者:刘贵斌 章飞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质量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是提升整个项目品质的关键
        刘贵斌   章飞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2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质量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是提升整个项目品质的关键。它关系到人民群众利益、国民经济腾飞、建筑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所以工程质量的管理是建筑企业工作的重点。相关文件中提到,需要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建设单位负首要责任,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负主体责任,通过健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来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监管。这一文件为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行业需要摆脱传统管理思维的束缚,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高新技术的运用,按照高标准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作业,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0引言
        建设行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助力,房建项目是建设行业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是与民众、社会休戚相关的一类工程,所以近年来受到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房建项目的构造向着更加繁杂的方向转变,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品质隐患的出现概率,加大作业质量的管控力度已成为不容忽略的一项工作。
        1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质量就是建筑企业的生命,良好的工程质量能提高建筑企声誉。品质卓越的项目就是建筑企业施工技术水平的代表,也是建筑单位开辟市场的利器,更是帮助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所以进行质量管理,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
        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质量管理,保证了项目主体的质量安全,为人民打造了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空间,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实现建筑项目的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2.1?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无法有效协调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果施工进度较慢,就会导致施工企业出现违约的情况,给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就无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因此,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之间动态平衡关系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的普遍问题,甚至存在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达到约定的工期,而出现偷工减料以及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的现象,导致建筑质量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2.2?建筑材料问题
        第一,建筑材料采购方面存在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导致建筑市场的原材料供不应求,许多建筑企业利用违法手段采购劣质的建筑材料,导致施工材料与相关施工标准严重不符,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二,建筑材料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建筑材料管理人员质量意识较差,当建筑材料入库时,未对其进行质量检查,无法确保入库的建筑材料与采购时所要求的质量一致,并且未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对原材料进行管理,导致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质等情况,严重影响施工建筑的正常使用,进而对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3?缺少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若想有效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工作态度消极以及工作不认真等情况,加上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地优化与完善,导致建筑施工新、旧管理模式相冲突的现象出现。一方面,传统的施工建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建筑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新型的建筑施工模式以及施工技术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导致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2.4?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仍处于主要地位,机械设备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有效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所招收的施工人员都是临时招聘的,每个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各不相同,进而导致施工人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施工质量也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加上施工企业在实际的施工之前,并未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及施工指导,使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建筑施工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对策和措施
        3.1创新政府监管模式,推动行业自律。
        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政府监管贯彻始终,尤其在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方面;但现有的政府监管机制创新不足,存在地区间监管标准不统一,执法“宽松软”,监管效能不高,监管方式应用不足等问题。着力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监管模式,推动行业自律,企业自治是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坚持厉行法治,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严格、公正、权威、高效的监管制度,推动行业自律,完善行业约束与惩戒机制,进一步推动企业自治,使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主动革新自我提升,塑造建造品牌。
        3.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施工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
        在施工质量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中,人员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关键因素,对施工质量有最直接的影响。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如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加快企业自有建筑队伍建设,有目标地建立优势互补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加强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培训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层和作业层的重要举措,施工企业应完善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体系,建立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以提高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施工现场执行力。
        3.3优化质量责任制,保障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转
        质量管理责任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系运行的基础,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状态与每个岗位的责权设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秉承以质量为先的基本发展思想,针对工程质量影响要素优化质量责任制,科学细化质量管理目标及责任分工,划清管理责任界面,促使项目实施主体质量责任和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细节,并辅以必要的、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以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
        3.4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加强智能信息化管控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应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借助科技智能化手段,参与新基建发展,提升工程数据化、信息化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以物联网、大数据、AI智能等先进技术为载体,融合工地可视化、管理实名化、检测实时化、人员定位、机械设备监管、车辆管理智慧应用,形成贯穿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成本、进度、造价等智能管理应用实践,实现施工现场立体化、全方位、全时段的安全高质量精细化管理。
        结束语:建筑施工管理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节奏,逐步提高自身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保证建筑施工产品质量,同时需要树立自身的企业品牌形象,为自身未来持续发展努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安合,高强,冯飞鹏,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0):184-185.
        [2]李芳黎.研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9(8):217-218.
        [3]韩德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1):165-166.
        [4]冉俐.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物业,2019(7):151.
        [5]姜红卫,吴旭阳.建筑工程房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